不小看日常工作,起码不歧视日常工作,
我们多数家伙,其实都从事日常工作,哪怕你在米国一个顶尖公司,大部分家伙也是日常工作,纯‘研发’,有,但没有多少人,我知道杜邦有,哈哈,所谓纯研发,就是没有日常计划的,因为老板不知道该给你什么工作,无法安排你,只能你自己玩,美国有这类工作与地方可以去,中国没有,起码我知道没有,米国许多公司的技术副总裁,也大部分是日常工作,我见过几个,每天也是鸡毛蒜皮的事情要处理,我相信马斯克也是每天处理大量具体问题,连敲不死与库克,也每天面对工艺问题,这就是日常生活吧,
每天上班,我就面对大量要处理的各种技术问题,早年在国企也是如此,方案做好以后,你要自己画总图,本身很忙的,还要处理大量具体问题,因为你不解决了,下面具体给你设计设备的,做部件的就没法玩了,
举个例子,预精轧机组有个罩子,检修时候要翻起来,简单吧,那个年代,国内没有预精轧机组,欧洲的罩子是用意大利的一个减速机带动的,挺好的,看见过,但很贵,引进是有计划的,要批,不可能批这么个减速机,哈哈,
画罩子的就把这个给你提了,剩下人家就不管了,回去画图了,等你处理结果了,你就必须给处理了,你也不管?哈哈,那就成了国内许多设备了,没玩下去,因为都不管,哈,你现在走到国内许多厂子,就看到那个旋转油缸,边上有个便携泵站,哈哈,看到了告诉阿拉,哈哈
日常工作,就是这样,每天谈方案,谈技术,处理各种琐碎详细的东西,有些是以前纯粹没有的东西,比如炉内用的切割机,高温机械手,大型卷板机,大的矫直机,大型层压机,包括大型齿轮的特殊床子,就得讨论谁出银子,是该引进呢,还是自己设计制造,
再琐碎的事情,就是跟人家大公司有长期协定的,要随时给人家处理各种技术故障,某些细节,
还有就是人家拿过来新玩的东西,比如废炮弹要全自动化拆了,从卸卡车到壳体皮子切开压成金属块,整个流程都是自动化的,
还有就是人家特大型公司要技术谈判的,有协议,你要去的,
我有时告诉人家,别轻视日常工作,因为我们大部分时间就是处理日常工作,没有谁例外,包括阿拉,就是玩这些,
我玩销售。现在主要是日常工作。没什么开拓性的事情了。
好久好久没出差了。出差费用成本。我常年倒数第一。
很多事情就放着。我不去开拓。公司也放着。哈哈 我搞生产制造的是绝对的日常性工作;上海这边公司都是项目拉动的,给上下游配套的,从概念设计与讨论、设计样机、工程样机、图纸冻结、工艺开发、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跑线调试直到SOP后,顺当了就交给维持的家伙了,这些也是日常性工作,都是有既定计划的都是按周来排的,短则半年长则两三年,完成一个项目就开始下一个项目,上海纯维持性公司非常少,没新项目拉动很快就要搬离了或关闭。没有严格计划的研发性工作,很少的。 日常处理繁琐事项的技术人员,基本不画图,虽然嘴上说烦死了;P。
关于引进的话题,小私企虽然谈不上引进,但市场上存在的通用的,系列化的设备不想买,却老想着自己做。过去国家大项目不引进您说的减速机,说是为国家省钱,还能骗人;但私企老板硬是不买市面上有的成套设备,再拿省钱说事,只会显得格局太小。 不用减速机而改用液压缸,是因为起动力矩太大了导致电机和减速箱都很贵吗?我感觉又是一个拖动性能与经济性相互博弈的过程 图纸要求表面粗超度Ra0.4以下,并且有峰值超过0.6um的点不超过45个,1.3um的不超过10个,1.9um的不超过4个的要求。材料是65Mn冷轧板,使用湿式砂带磨抛光。国内能保证粗糙度,但是无法保证峰值的要求,奥地利的工厂都可以满足。目前认为原材料是可能原因,请8爷谈下材料的哪些特性会影响到表面质量?非常感谢! ccbqhya 发表于 2018-6-6 15:57
图纸要求表面粗超度Ra0.4以下,并且有峰值超过0.6um的点不超过45个,1.3um的不超过10个,1.9um的不超过4个 ...
基本判定是材料原始问题,锰系,夹杂有时有问题,表面硬度有差异,控制这些,一个是原始冷轧工艺要控制好,包括轧辊,原始材料有问题,你后期无法解决,弹簧钢国内质量很不稳定,假如必须在国内采购,你可以与厂家谈,专门为你订做,国内市场随便买了料,肯定不行的,不用再试验了,没有意义,
举个例子,啤酒瓶盖子里面胶垫那个成型模头,要高光的,不粘,我本身玩材料的,都没辙,最后用了进口模具钢,国内材料就是表面无法完全抛光,也有你说的这个凸点问题,国内批量小的时候,我都没辙, 不是歧视日常工作是歧视不赚钱的工作 原来如此。又涨见识了 好接地气,八爷无论侃还是讲这些工作,都栩栩如生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