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办法给自己留牌,
我跟人家说,不能把自己手里牌都打光了,要想办法给自己留牌,关于这样,你要学习米国,米国还有不少牌可以出,而你要没有了,未来就不太妙,讲到米国,哈哈,我了解米国的熟悉程度跟了解小霍差不多,米国就是有牌,比如说,不再依靠他人,到45年,就准时结束二战,有这底气,还有牌没有出完,而德国与小鼻子,牌打光了,哈哈,
有牌,跟有效率一样,俺爱举很具体的例子,哈哈,‘民科’以前跟俺探讨过许多详细问题,比如,我说,汽轮机给水消耗大概百分之三点九的能量,这个,他原来不知道,他就会想,我不用这个大泵了,投资还少,把水放一个大罐子里面烧,这不就效益最大化了吗?哈哈,
哈哈,其实,他不知道这是所有循环里面效益最低的系统,哈哈,提高效率,必须高温给水,用高压把水给压住了,即使320度的水,依然是过冷水,哈哈,还能提高温度吗?当然能?只是炉子受不了,哈哈哈,
再有,就是希望把柴油机爆发的气体引出来,在外面做功,哈哈,无论谁,只要动了这念头,就没有效率了,不说引出来,任何带预燃室的,效率都低于直燃,这是热力学定律里面讲的,
说‘我才不管什么定律不定律的呢!’,哈哈,到此,他就是没有牌出了,
人在没有牌出的情况下的后果,非常可怕的,人家有牌,你没有了,你袒露唧唧站在人家面前,非常可怕的,起码我不敢,哈哈,
就跟我玩热力学计算一样,慢慢算,因为国内已经没有会这些的了,你就甭着急了,多数人,已经没有类似概念了,你还怕什么?哈哈,
牌得慢慢出,一张一张打,就跟撤退,一步一步退是一个道理,可惜现实已经不是了,多数人已经不会计算钢梁了,好多人已经不会按钮了,哈哈,牌,已经出没了,
小心,拿好你拍,别被老普看去了,拿好了,一张一张出,哈哈,
本帖最后由 迷茫的维修 于 2018-6-25 17:24 编辑
大概在五年前,八爷就说过一句话。
美国打压中国的高端,抬升中国的物价,使中国空心化
工作在机械 发表于 2018-6-28 12:56
前辈,我查过吴士宏和唐骏做的其实都是管理类的,唐骏虽然表面上有理工科的学历实际也没怎么做过技术,那 ...
不谈别人,说下我自己,你就明白我怎么想的。
我最开始进外资企业实际上是做翻译,英语翻译,还是自学的,很多词不会说,但当时只够做这个,因为门槛最低,只能面对现实。
后来发现,做翻译只能拿2K,但如果再多努把力,了解点产品,多付出一点,多承担一点,收益比翻译大多了。
然后做销售,一切工作以营销为导向,目标是卖产品赚钱,建立扩大品牌知名度,然后卖更多产品赚更多钱。
然后产品卖多了,其他支持要跟得上,一方面公司投入要跟得上,一方面自身能力要跟得上。
公司投入,就是建立国内架构,老板投钱在国内开公司,最初肯定是为国内市场服务的,市场为王,包括建立各种架构,招募各种人员,提供各种服务,市场宣传拓展等等;
但要长时间生存,必须利润为王,公司要赚钱才能生存,没钱都是屁话,而要赚钱,只有开源,或者节流。
开源,就是开拓新业务,这是我一直在国内推进的,然而,这和母公司策略和利益都是违背的,但从我和国内人员现在和以后的利益出发,必须开源,宁可被炒了我也要推。而且,现在国内市场行情好,还算有点资本,等到国内市场消亡了,就完全没有推进的资本了。
节流,上面所有支持环节都转变为成本,老板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只能自己学着了解和控制过程和成本,学着怎么看待和对待“钱”。
反之,如果国内公司不赚钱,远离市场只卖产品,必然死路一条。
所以对我来说,并不是我可以选择只做销售,或者只做管理的,而是在这家公司,并不存在这种选择。
要推动国产化,国内公司必须能对过程和结果负责,否则什么都通过欧洲,不但没进步没收益,还只能背锅,而要在国内负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己控制,即使不能自己动手做,也一定要懂,最低限度不能被人轻易忽悠,所以我要学着做,收获也很多。
同时,大公司稳定,中小公司尤其我这种他国辅助员工,风险太高了,说没就没了。
所以得自己另外挖洞做好准备,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不依赖别人,但这需要本钱,也需要一个过程,很累,但不挖不行,不挖就完全把生死交给老板了。
说到底,我觉得只要内心还是向上的,也有行动,总会有往上的途径和办法,虽然这是大道理。
本帖最后由 what 于 2018-6-27 21:33 编辑
前辈7年前说过,吴士宏能成这样,不容易,但也就这样了;而唐骏不同,就是唐骏除了这些,还有别的。
这句话教育了我几年,确实是深刻教训,得给自己留牌,没牌得赶紧抽牌。
我现在手上有2.5张牌,第1张是一个可以转向市场领域的销售或者代理;第2张是一个中小规模拓展型外资企业的经理人;还有0.5张是一个项目经理,但目前我还不能独立控制住全程和结果,我还需要时间成长,也还需要时间积累资源,所以只能算0.5.
把这个0.5熬成1的过程会比较难受,很累,不是累在身体,现在时间很自由,锻炼身体的时间比以前多了很多,但心里有点累,脑袋非常累。
多存牌。多留技能。 散热计算 感觉还是那么复杂比如IGBT的怎么精细到结温,简化模型肯定不准,不知道要做多少实验 what 发表于 2018-6-27 21:31
前辈7年前说过,吴士宏能成这样,不容易,但也就这样了;而唐骏不同,就是唐骏除了这些,还有别的。
这句话 ...
前辈,我查过吴士宏和唐骏做的其实都是管理类的,唐骏虽然表面上有理工科的学历实际也没怎么做过技术,那唐骏的牌到底比吴士宏多在哪里了? 之前8爷说的时候我就没搞明白,谢谢。 what 发表于 2018-6-28 18:09
不谈别人,说下我自己,你就明白我怎么想的。
我最开始进外资企业实际上是做翻译,英语翻译,还是自学的 ...
前辈,冒昧问一下,为什么开源开拓新市场和母公司的策略和利息相背呢?是因为这个风险老外不愿意担吗?
如果不方便回答,前辈就miss掉这个回复,没关系。
谢谢。 工作在机械 发表于 2018-6-28 21:19
前辈,冒昧问一下,为什么开源开拓新市场和母公司的策略和利息相背呢?是因为这个风险老外不愿意担吗?
...
因为大家利益不完全一致。
我老板追求的是利润,宁可不卖,也要保证利润率,对于小企业来说,这样做是没错的,风险低,回报高。
如果他要扩张,比如在国内建个大厂,首先就要投入很多成本,光是工业用地就要不少钱,而且,他不能且不愿把欧洲厂子关了,然后转移到中国来,也就是不能让中国大过欧洲,两者同一规模已经是极限,我观察很多欧洲机床企业都是如此,这既是客观现实,也有主观意愿,有点意思。
所以,如果要在国内扩张,实际上是老板建两个厂,考虑到财务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产品风险等等,因此,结果是保持现状。
如果我是老板,可能会做同样选择,因为利益所在;但我是打工仔,必须从自身利益出发。
我的利益是稳定,待遇,和个人提升。
稳定
大公司就算要关门,也有个渐变的过程,不谈别的,就凭资金流也能耗一段时间。
小公司就像股市,庄家赚得盆满钵满跑了,我这种打工的小散只能一脸懵逼。
待遇
我不太计较待遇,至少现在不是待遇导向型选手。
提升
包括职位和资历上的提升 和 个人能力及素质提升。
前者好理解,大公司架构大,官位多,可能你就是个打酱油的,但头衔和资历够漂亮,可以唬到不少HR和东家,尤其国内现在鱼龙混杂的环境,能准确清晰辨别衡量你的人,根本不会停在相人的岗位上。
后者是主观因素
你作为一个领导,带领并维持团队,发现并留住人才---注意是人才,这些都要靠钱,但是,如果你招来的人,纯粹是冲着钱来的,那一有更高收入机会,他马上就走了。
因此,留住人才必须靠钱,但光靠钱,是不够的,因为时代在发展,人的要求也在提升。
人才这种稀有的商品,虽然也要考虑柴米油盐房车美女,但和廉价的混世俗人,还是有些差别的,除了钱,他们还有其他的,各种各样的主观需求,比如,学习的机会,施展的空间,自身的价值等等。
所以从开始招人,我就要找上面贴子里说的内心向上,有行动力的人,然后在工作当中引导并培养他,尽量创造合适的空间让他学习成长,即使因为待遇他最终还是要走,也会把现在的环境榨干,能学都学到了,没有遗憾了,才舍得走。
我们在公司的平台提升我的能力,和公司利益不矛盾,而且,这样可以保持人员稳定--至少一时稳定,对公司肯定是好事。
同时,对最坏结果必须得有准备和对策,不能闭着眼睛瞎折腾的,既要前进,还要控制风险,每个人都有空间和机会,优胜劣汰,这样对我们这些打工仔才是最好的结果。
当然,欧洲那边并不大愿意这样想,也不太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这个也好理解。
还是说句大道理:打工,就是打工仔和老板互炒的过程。你跟不上老板的步伐,老板炒你;老板不让你前进,你炒老板,这就是现实。
what 发表于 2018-6-29 21:53
因为大家利益不完全一致。
我老板追求的是利润,宁可不卖,也要保证利润率,对于小企业来说,这样做是没 ...
谢谢前辈这么全面的解答,很透彻。职场的本质如此,只是市面上大多职场的所谓培训根本说不到这个点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