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米高的载人机甲来了 让我们组团去打怪吧
这台来自韩国的机器人名为 Method-1, 足足有 13 英尺(约为 4 米)高,重达 1.5 吨,由铝合金与碳纤维打造而成,无论是在体型、力度还是手臂伸及范围上,Method-1 都是目前业内的翘楚:更重要的是,Method-1 是一台可驾驶的载人机器,驾驶员通过体感控制器来操作,双手做出什么动作,机器就能做出什么动作,看过《环太平洋》吧
Method-1 由维塔利·巴格罗夫(Vitaly Bulgarov)操刀设计,他曾经是暴雪的概念美术师,也参与过电影《终结者》、《变形金刚4》里机器人的设计。因此,Method-1 才显得科幻感十足,跟一般的工业机器人完全不一样。
当然,打造这么一台庞然大物可不是为了好玩。2011 年 3 月,受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导致大量的房屋坍塌,至今灾区还有大量放射性物质。为了能在核泄漏地区进行灾后重建工作,韩国未来科技公司(Hankook Mirae Technologies)斥资 840 万美金打造了 Method-1 载人机器人。Method-1 座舱的密封性极好,有利于其在辐射区开展工作,同时,强大的机器人能做的事情也比人类多得多。只不过,要把 Method-1 投入实际应用,仍面临不少的问题。首先,要让这架 4 米高的庞然大物像人类一样灵活行动可不简单,在 Method-1 被真正设计出来之前,它只有一个金属骨架。Method-1 的机身安装了 46 个扭矩马达和超多的传感器,目的就是为了能让机器人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驾驶员双手一个微小的动作。为了让 Method-1 像电影里的机器人那样灵活,从仿生学上来讲,这就要求机器人的每个关节具有恰到好处的摆动幅度和灵活性。比如,机械手臂就是参照人的手臂来设计的,具有三个运动轴,类似人手臂的肩,肘,腕三个关节,机械手臂的运动同样需要三个关节进行协调。
平衡性也是 Method-1 实用性的一大挑战,驾驶员目前还没办法直接控制机器人走动。机器人必须通过算法软件来调节臀部和腰部动作的平衡性,前后移动也要依赖于头顶的两根缆绳来保持平衡。为了驱动这么一个庞然大物,需要配备大量的电力,而目前还没有哪一家工厂有专门的电线来为其充电。此外,要想满足特定的工业需求,机器人还需要有精准操作的功能。为此, Method-1 很可能会引入直觉外科(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的「达芬奇」的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Da Vinci robot-assisted surgery system)。通过这套外科手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机器人操作的精确度。未来,还可能为 Method-1 设计一套触感反馈系统,当机械手臂抓取东西遇到阻力时,座舱里的人也可以得到触感反馈。 相当给力 高达的雏形,搞不好以后我们真的要开着坦克去打人家高达...... NB! 1k年后历史会说它是高达之父么? 虽然受制于科技与我们概念中的高达性能上差远了,但是就跟第一架飞机一样. 高量的核辐射对电子元器件的损害是很大的,当初切尔诺贝利苏联用月球车清理反应堆厂房屋顶的放射性残骸,没用多久就失灵了. 结果还是派人上去 去抓金三胖的吧:o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