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对比大学生
本帖最后由 普仁 于 2018-10-12 12:53 编辑说几句自己这些日子琢磨的:
1.国内多数民营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都比较差,机械行业从业人员收入、待遇比较低,学生对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的前景没有信心,影响在校学生的学习热情;
2.家庭教育有问题,中小学时代在教师和家长逼迫学习,早早耗费完了那点心劲,到大学失去了进一步探索的学习兴趣。
3.大学多数教师忙于自己的所谓“科研”,为了出论文、评职称、申项目、晕银子、在外办公司,没有心思花太多时间与精力在教学上,上课照念PPT,全堂讲下来与学生无交流,学生更没兴趣了;
4.即使到了大学三年级阶段,学生也普遍对自己的专业没有清晰的认识,这个责任在学校和教师,在入学之初就应该开设一些如“机械工程学科概论”这种介绍性课程,告诉18、19岁的大一新生:什么是工程学科、机械工程在工科体系中的地位、机械工程的学科分支以及各分支之间的关系,学了以后能干什么,什么是工程师,科学、技术与工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相关领域的知名企业及这些企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怎么能进入这些企业,自身需要做哪些努力等等;
5.各学校普遍在压缩学时。不可想象,以我们当年经历做对比:00年入大学,高等数学每周6学时,每学期96学时,共两学期,现在是普遍压缩到周4学时,我们当年每周上课六天,周日半天还要参加英语培训,除了周六晚上在宿舍楼前看露天电影,基本没有其他娱乐。现在假期+周末放掉的太多,当然学校是从压缩运营成本考虑,但是这样造成的教学结果,呵呵。。。还有外边世界对学生的诱惑。
6.文凭乱发,没有控制。我们当年只要期末考不及格,就进入重修,没有补考这一说,重修交重修费,累计四年重修16学分取消毕业答辩资格,我04年毕业,有的班一半人拿不到学位(班级规模在30人左右),我们班当年是8人没有学位。现在,放水严重,学生有恃无恐,根本没有任何压力。(当年16学分很容易达到的,高数一学期6学分,英语一学期4学分,大量学生最后只拿了毕业证)
7.物质条件好了,年轻人成长环境比较顺利,普遍不愿意学一些过深、过难的学科。机械专业,别的课不说,拿电机与拖动来说,讲到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展开图,单叠绕组和单波绕组的绕法,学生就不太想听了。再到后边的电枢反应,电枢磁动势和主极磁动势的叠加造成的气隙磁密的不均匀,学生就完全眼望天花板了,更别说后边的感应电机的旋转磁场。。。工科专业如机械和土木、道桥、岩工等大量学生都是调剂过来的,反而是市场营销、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等专业报考的很多。参加过今年本省的高招咨询会,很多家长询问表演、播音主持专业的,咨询土木专业的三五个,咨询机械的基本没有。
8.即使主动报考机械专业上来的学生,很多没有逻辑性思维,大一的学生高等数学、大学物理都学不好,这应该是中学教育的问题。
认同放水太严重了!但是不给毕业证,学生都去跳楼。。。。。老师也承担不起责任啊......:L 1.我本科的时候,老师说又一年一个学生论文查重没过,打电话给老师说,我现在在某某宾馆XX楼,论文不过心情特别不好。吓的老师亲自给他(or她)修改,过掉了.......
2.教我们机械设计的老师也说,某年带了一个妹子,结果到了要交毕业设计的时间,妹子搞不出来,天天去办公室找他哭。。。。最后老师痛定思痛,自己花几天时间给她把毕业设计做好了...... 感觉中国的大学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lol 说的很详细 那怎么办?我现在大四,什么都不会,就会cad、solidworks、ug和计算机二级水平C语言,过几天参加宣讲会和招聘会了,是不是完蛋了? 我们班当时五个没有学位证的,找学校领导去了 多年后来拜读多老师的文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