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浅的外资
本帖最后由 Deep 于 2018-10-23 11:35 编辑这是我这些年在外资以来的真实感受。
先澄清两个概念,外资强并不等于在外资的中国人强,老外厉害也不等于在外资的中国人厉害。
这些年一直在外资,也和国企私企经常打交道,总的来说我感觉国内的外资比国企私企还肤浅。我所在的外资都是在某个行业数一数二的外资,由于我本身的关系,坐井观天也说不定,不过我说的都是自己的真实感受。
关于外语
外资英语好的确实很多,这个无可争辩,外资本身招人的时候就会进行英语筛选,这几年留学回来的海龟,各种派出培训还有出国的大量机会,所以外资英语好的人很多,相反这点也就是国企私企的劣势,毋庸讳言。
关于技术
这点是我要吐槽外企的地方,遇到的很多里面的人技术都很肤浅,偶尔遇到一两个厉害的,仔细一问原来并不在外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纯外资成长起来的多数比较浅。
案例一,某技术副总,在公司20多年了,某次请教一个老外很基础的问题,老外解释了好几遍吧还是听不懂,老外干脆停下了不讲了,看得出老外外表虽然不说话,内心肯定是愤怒的.
案例二,某外资技术总监,这是我面试遇到的,当时给他说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的时候,这哥们突然一个嘲笑的表情,说他理解的不是这样,我马上严肃请教,仔细听他讲,原来他混淆了,我用英语解释了一遍,又用国语解释了一遍,最后还用打靶的图给他看。
案例三,某外资技术经理,去给客户谈判的时候,由于技术不足,被客户下了套(这个客户也是接甲方的单),最后费了好多精力赔本才做出了客户需要的技术指标。
外资的肤浅其实也是有根据的,老外的产品大多是成熟或者积累了几十年的,他需要的只是修修改改troubleshooting,至于研发,会放在中国?再加上技术的保密壁垒,里面的人温水煮青蛙肤浅也是正常的,一个成熟的产品后面的人知道的始终有限。这也就是为什么好多人觉得外资学不到东西,无风不起浪嘛。
有人会驳斥说学不学到东西要看个人,那按这样的逻辑,关门自学几十年必定技术很牛逼了,又何必念什么大学,又何必去大的平台?再说个可以佐证的常识,如果在外资的中国人都很厉害,改革开放几十年,那老外还能继续下去吗,老外岂不是喝西北风了?
最后我承认我自己也很肤浅的,所以发这样的感慨!
干事务性的工作,到哪里都肤浅。
想干主力解决事情,哪里都需要深度。 “深浅看人,和企业环境住几星吃多少钱没关系,关键是自己内心想进步且有行动,能坚持且有结果。”
一句评论引发的争论。 哈哈,
你说的这些东西都是真的
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我就遇到很多,没法交流,真的没法交流。
随着国内工资飞涨,外资的职业经理人们,没有跟进,
导致招的人,越来越差,
比如,土老板,牛人,
但是,牛人是内地培养起来的,核心是因为外资开不起价格招不起本行业,本地区的人。
所以才有了土老板的机会。
某巨牛车企的维修工程师,看不出来某结构里面是个活塞,
看不出机械装配图上,和实物是怎么对照的,叫不出零件名称。
你卖高端产品的,因为找不到人,找了个外行来,一问三不知。
而且,35岁了,再跨行学专业知识,完全不可能了。
哈哈,外资,很多奇葩的。 要这么说土老板已经浅薄的如一张白纸了,这下打击一下土老板那膨胀的内心了。;P
照楼主的说法,那私企和国企反倒有技术积累了。看来998又胡说八道了。;P 哈哈,你说的这个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有,没错,既然如此,就换一个外资,比如你去GE试试看,那里水就很深,适合你玩几年 但是有个疑问外资招聘的时候都是要技术好的人,这些人已经算搞技术好的了!有技术应该不会留在私企了,除了自己做老板了 是的,合资里面,外资在国内要看,有的外资就是国产化和做支持类衍生项目,涉及主动开发的很少,那就会有这个问题
至于你说国企,国企的确有牛人,一方面是要自己探索,一方面是经验教训慢慢的积累了 我还遇到过一次,
外资的技术总监,
说油缸的内泄漏。
我但是,硬是忍住没笑出来。
内泄的油会流出来吗,
哈哈 如果这些年你都认为你所服务过的外企"肤浅",那你应该抓紧换个工作了
如果换了好几个东家了,你还这么认为"肤浅",那你就应该调整心态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