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时候发现没跟上鸟的,哈,
我突然发现跟世界有差距了,是我迈进高中那个班的时候,以前没有感觉,我上初中那个学校,有一半是农业户口的,大家也玩的挺好的,光屁股在河里游泳,哈哈,一进高中,有天地翻覆的感觉,那是70年代,很封闭的岁月,我父母是了解欧洲的,了解英德法,很熟悉,但不懂北米,对鸟基本没有认识,那个时代就是如此,那时,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鸟在阿拉的前面,哈哈,未来,一定要跟上,空气动力学有些东西不懂,强行背下来,不扯蛋,我知道一点,未来一定有大用途,因为鸟懂,阿拉必须懂,哈哈,后来,果然有大用途,咣咣一侃,无人反驳,哈,
说说你是什么时候知道跟臭鸟有距离的?知道这个了,才能寸步不离地跟着,阿拉知道怎么把碳纤维与凯夫拉压在一起,怎么做过渡,怎么加电容测量点,怎么知道有层间撕裂趋势了,什么时候时候就要裂了,
当然,有些东西一直有差距,人家熔体泵的硬化层超过一毫米,我要这么厚的硬化层梯度就无法控制,面层就会被压裂,阿拉把那东西摆桌子前面,天天看,哈哈,直到今天,
说你吧!,你跟鸟有多远的距离?50米?还是100米?哈哈,
本帖最后由 心心相译 于 2019-2-14 15:55 编辑
哈哈,氫能源行不行還是需要做一系比較,首先是自己比較自己,做1kg液氫究竟需要input多少能源,液氫設備需要消耗多少能源和CO2,最重要的是和其它能源作对比,比如生物能源,風能,太陽能,哈哈,沒有對比風險很大,对比可能需要一個研究所100個研究員加上數年時間,很多企業都望而生畏不敢投資進入,
小布什的氫經濟時代,俺跟风也搞過一段時間液氫,最後都是不了了之,好在其中的一個分離系統被用在海水淡化處理
八爷,你说的碳纤维与凯夫拉,是你最近在玩储氢罐吗 是碳纤维耐高压?还是陶瓷耐高压?俺说,绝对是陶瓷,因为碳纤维耐压到一个水平,就分层破坏了,分层先于‘溃’,就是还没有溃败的时候,失去‘组织’了,逐层失去稳定性,形成多米诺效应,而陶瓷,要经历‘粉化’过程,即使局部粉化了,周边还可以支撑,形成新的‘拱状结构’,直到完全失去稳定性,才最终破坏的,最终是一个‘坍塌效应’,是立即的,就跟房子倒了是一样的, 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发现不止和鸟有巨大差距,我还没跟上皮俠! 最早了解点外面世界,是通过高中外教老师Linda,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太太。
她是澳大利亚的,据称会英法西德意等多种语言,教鸟语生动,讲生活有趣,起码咱不惧鸟语了!
幸而鸟语一直没丢,词汇渐长,乡音也有收敛,从标准/流程沉闷中偶然得机会接待老外。
这些年供应链的各色老外都有陪同,抛开品牌质量技术等,日常咱是struggle而人家是enjoy。
好在老外多有敬责的职业素养和虔诚的生活理念,耳濡目染,也为体面尊严的小日子努力读书,认真工作。
目前来说,下个时代可能和我有关系的大约是那个英国佬的新电机。
慢慢学习计算,我想好了,如果说做什么最容易跳到别的车道上去,大约就是理解。底层的物理和数学关系了吧。
学好力学,学好电机励磁。虽然新型电机和原来的模型完全不同,不符合原来电机那种定子转子趋于对齐的模型。但是一样可以从磁场角度分析。这玩意是理解新型电机必须分过程,
而动力学是运动控制必须懂的过程,根本绕不过去。
总结起来,就是别超近路。老老实实把这个学好。别耍国人的小聪明,别企图用一点点经验应对各种新玩意。 8爷好,我是找工作踢几个国内公司的门毫无压力,可敲GE门没回应,小霍是进去耍了两把,还是没让进,自此感觉离鸟还有一段距离,还需继续趴地上努力
6
本帖最后由 zero321 于 2019-2-13 21:15 编辑之前在欧洲呆了几个月,去了法国德国研发中心,很想留在那边。公司内部目前还无政策可以转到总部去。998前辈,还有其他可行方法可以去欧洲吗?留学找工作?德国免学费,留德政策好
和鸟肯定有差距,鸟也不好追,但是我知道跟着8爷跑就行,哈哈~
以前咨询过8爷怎么处理大规模集装箱储能系统的热管理、安全和消防问题,8爷给的答案如下:
经过前期的计算和测试,按照“小仓”单独管理的模式已经开始实施了,再看看后期的验证,预计效果应该不错: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