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鸦片
转至微博南山林雪萍:工业软件是容易上瘾的,就像毒品一样。软件的依赖性一旦形成之后,很难更换其他品牌。这种依赖性是怎么形成的?许多软件企业在很早之前就发现了这个奥秘的发源地,那就是大学。
许多软件企业,会通过捐赠和赞助的方式,让大学科研院所在教学和科研中使用其软件,包括传授软件的使用操作。这种方式,本来也没有什么。但如果大学的体制如此孱弱,教学课件也完全依赖这些软件商提供的课程的时候,那么软件的人才培养,就走上了一条死路。
一堂物理课,要做出一个简谐振动的演示。如果用MATLAB,一个正弦波,马上可以做出来结果,可视化效果非常好。然而,这种给学生看的结果,真的启发了心智吗?而在十几年前,要想得到这样一个演示,要么真实做实验,要么用C语言写(从底层写)。而不是简单地动动手,输入一个参数,然后伸着脖子直接看结果。
有些志向高远的导师,对于新来的研究生,直接要求把MATLAB删除掉。听上去这是很奇葩的要求吧?其实这正是培养的奥妙。一个傅里叶变换,修改几个参数,结果马上就出来了。学生根本不用太多的思考。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参数应该怎么设置,如何做,而不是只看结果。大学培养的教育,需要的不是这种看结果的工具,而是要培训学生的过程思维。这就需要深入到底层通识。
大学科研院所在无论是在理论、算法,还是程序设计、接口等能力几乎丧失。这一点,去看看任何一所大学的教材就知道了。例如仿真领域最为经典的有限元理论,基本就是国外 CAE 仿真软件的培训说明。授课老师第一段,将有限元理论,此后就只讲CAE 软件的操作方法。老师,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国外CAE的培训师。而学业结束,该学生心满意足地带着这种技能,进入了社会。
这种人才教育方式,就像一种病毒,悄无声息地从大学开始。大学将病毒传给学生,留在学校里的教授继续传递;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在工作中只认这一种品牌。其他品牌往往就会处于被封杀的状态。这样一个循环下来,国产软件其实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学校没有老师去教,学生学会了也找不到工作。这其中,出版社也是最大的帮凶。他们出版的教材,基本都是以国外品牌软件的功能作为出发点。只有这种书好卖。
跟工业界没什么两样,大学同样也是急功近利,教授们也没有沉下心来好好备课。学生们的工业软件教育,变成了某种品牌心智上的膜拜。走出象牙塔,这种蒲公英种子会传播很远。大学成了”鸦片窝”,而工业界则是遥远的受害者 #工业软件风云录#
这个原因也是近二十年来,工程师整体技术水平和知识结构越来越差得重要原因。培养出来的“按钮”工,大学校成了软件培训中心,教授成了软件培训师,现在吸按钮鸦片成瘾了,瘦骨嶙峋,奄奄一息,无可救药了。
这个东西一但‘抽上了’,再无解,
而鸟的大基尼,自己不弄这个,专门研究这种‘药’给人家用,自己再琢磨新药,自己靠卖药为生,而自己不抽, 大学里用商用软件计算的很多,985高校用的也很多,少数教研室对于特殊的课题,商业软件算不了的,或者不满意精度的,会有有自己的程序,那也是前人编好的,后人也只是修改为主。无论商用软件还是修改程序这样子省时可靠,能按时完成任务。也是一种均衡吧。当然自己开发程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对个人帮助最大。 幸好当年的我买不起电脑只能用纸画图。。。。。原来是贫困救了我。。。。。 唉,真他妈的无解,鸟的格局大,从根上掌控一切,咱呢,也是作死,文化所致,无解;汉人独自运作一个项目,何其之难啊,当下,几乎可能; 事实是,我们中的很多人,连软件都不会用,更不要说用笔纸算了。 今天按纽有馒头,不按没有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