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末的国产三维设计系统今何在
文中没详说,目前能找到的信息是
1986年大型计算机IBM4341被625所引进,有了一套5080彩色图形终端处理机系统,安装了一个用户的大型机版本的CATIAV1.0;1988年初603则引进IBM4381、带五个5080图形系统以及相关的CATIA软件。
南京航空学院的周儒荣等人适用于复杂外形产品设计与制造的B-SURF(3D-CAD)系统,已经跨入了三维的门槛。南京航空学院的周儒荣等人适用于复杂外形产品设计与制造的B-SURF(3D-CAD)系统,已经跨入了三维的门槛。可以建立两种型号无人机的全机数模,在IBM4341(当时需要几十万人民币)的图形终端上呈现了全机及各部件的各种透视图、切面图等。
莫非文中所指的外国软件是CATIA不成,可CATIA已经有了在波音的无纸化全数字设计的业绩,而且又是法国公司,即使不降价又会如何,哪来的自信认为是被降价击败的。
今天的基于3dexperience的CATIA,别说中国了,全世界的大型飞机都离不开它。这时候还用过时思维看待世界,注定要吃屎的。别说商飞,中国化工行业能离开小霍吗,为什么增殖专用发票开票系统还基于win系统呢,不是应该第一个应用在linux系统上的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