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文本的形成与早期传播》
陈君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年7月出版本书详细考察了《汉书》文本的形成与早期传播,努力探求文本背后知识与权力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尝试获得关于《汉书》的一种系统性和整体性理解。作者认为,《史记》与《汉书》确立了帝制时代中国历史写作的基本范式,但二者又有根本的不同。司马迁《史记》颇以《春秋》自比,洋溢着个人情怀与批判精神;班固《汉书》则是以“文章”颂美汉室之“成功”,对皇权积极配合。汉代以后,《史记》、《汉书》为代表的“正史”开始取代“正经”,成为帝制时代王朝制作的典范。在这一经史范式的转换中,《史记》因其不尽符合统治者的需要而被有意忽略,《汉书》则以其在现实考量与历史写作之间灵活的把握获得皇权的青睐,遂成为新的“帝典”范型。
陈君,字温其,又字彬之,河南鹿邑人。北京大学文学学士(1999)、文学博士(2006),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硕士(200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出版专著《东汉社会变迁与文学演进》,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国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近四十篇。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2008-2009)、英国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学院(2018)访问研究,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荷兰莱顿大学、日本佛教大学等学校发表学术演讲或参加学术会议。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15)、第三届“董治安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研究奖”二等奖(2018)、第八届“胡绳青年学术奖”(2018)。
目录
绪论
一 经传汉事:《汉书》文本的形成
二 共识与共谋:作为王朝史学的《汉书》
三 帝典:经史范式的转换
四 比肩五经:《汉书》的经典地位
五 自由与秩序:中国史学传统中的两种力量
上编
第一章 《汉书》编撰前史
一 零散的诸家“续《太史公书》”
二 班彪《史记后传》的整齐化
第二章 从冲突到合作:政治影响下的班固《汉书》
一 永平五年的风波与“中兴纪传”的写作
二 永平十七年明帝的干预
三 建初七年班固所上《汉书》面貌之推测
四 《汉书》的续补与署名
第三章 包举一代:《汉书》的文本世界
一 广采博鉴:《汉书》的材料来源
二 纂组成文:《汉书》的编撰方法
三 有关《汉书》编撰的两种异闻
第四章 《汉书》的政治观念与文本权力
一 周汉一脉:西汉王朝的历史定位
二 盛衰之变:西汉历史的演进线索
三 “双轨制”:两汉历史的衔接问题
第五章 昭著汉德:《汉书》的历史使命
一 两汉之际的史学趋向
二 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工具
三 遮蔽:历史书写的另一面
第六章 构建认同:《汉书》的中古传播
一 汉晋之间的广泛流布
二 东晋南北朝传播的南盛于北
三 隋唐时期的繁荣局面
第七章 中古时代的《汉书》注释传统
一 从“音义”到“集注”
二 《汉书》学的南北分流与绾合
三 集大成的《汉书》颜注
下编
班彪班固父子年谱
引言
凡例
正文
主要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书名篇名索引
后记
页数: 308
定价: 78.00
装帧: 平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