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17-6-17 22:15:10

“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谈中国工业设计

柳冠中,清华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副会长兼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曾作为主要设计者,完成毛主席纪念堂灯具设计并主持工艺、技术实施。 其“节点”设计获西德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轻工业部首届工业设计一等奖。

筹建了国内第一个工业设计系,创立了“方式设计说”、“事理学”理论、“设计文化”学说、“共生美学”、 “设计学”、“系统设计思维方法”等理论,被世界先进国家该学科理论界承认及引用。并成为中国设计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曾被“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 名古屋年会邀请大会发言,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世界设计最高讲坛,被“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评为“世界设计名人”之一。
柳冠中: 大环境而言,中国的工业基础比较弱,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苏联引进了第一批工业产品,虽然有了工业和技术,但我们负责的只不过是加工,正如我们解放后,头三十年的工业口号: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在中国没有工业的时候,选择引进是有好处的,但是引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1956年,苏联援建,中国引进了第一汽车制造厂,不仅有了车,实现“零的突破“,而且引进规模特别大,一汽的年产量相当于全日本的卡车总产量,国人开始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真是这样吗?从1956年到1987年,三十年的汽车工业也改了造型,提高了产量,效率也提高了,用这样的车来拉钢铁,拉零件,拉粮食,拉棉花,拉人,完全够用。换句话说,汽车根本不必设计。但最大的问题在于,核心技术——流水线、技术、图纸包括模具都是苏联的,是早就完成的,中国在工业发展的这三十年中,负责的仅仅是加工,所以造成工业一直徘徊。在汽车之后引进的冰箱、洗衣机等等,也都是引进了现成的流水线。所以说中国是制造大国,更确切的说,中国是加工型制造大国,这个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根本解决。
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企业最大的成功点是什么?是商业模式。没有人关注引进的技术会不会有问题,只要流水线成功运转,加工数量就能保证,唯一的担心就是卖不卖得出去。所以,企业关注的都是经销,全国设分销点、营销部、销售经理,哪个企业都是管销售的老总工资最高。现在的商业竞争多残酷,降价也好,做广告也好,包括做品牌,也是只做“牌”不做“品”。你的产品能走远,不是靠牌,而是品,这些现象可以帮我们看到中国的工业问题并没有解决。
柳冠中:正因为企业只做“牌”不做“品”的现状,他们要的人就是做外观的,所以中国设计等于外观,即便工科院校也不例外,也在搞外观。中国工业没有基本数据,都是成套引进的,清华美院在建系时,引进了三大构成,这门课讲的是偏艺术层面的艺术创作,可以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但是设计、尤其是工业设计,最大的问题是解决矛盾,因此,三大构成不适宜作为工业设计的基础课程。于是我们在建工业设计系的时候,首先设立了设计基础,设计基础到底是什么?我们讲求功能、形式、材料、结构的整体化教学,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分割。如果先功能,后形式,就容易培养出只求美好、涂脂抹粉型的设计师,那种教学是在做表面功夫。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工业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我们不讲灵感,中国设计动不动就讲灵感,灵感不能拍脑门得出来,但是可以源于十几二十年的经验积累。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就是教你设计从哪一点入手,而不是拍脑袋,我们最反对为了好看而做出来的设计,设计得拿出道理来,为什么要这么设计,这就需要思考,需要研究,中国的设计往往就不研究,一味的抄,或者拷贝或者山寨,调整一下、改一改就能交稿。有些人所谓的民族风设计就是加点中国的色彩、元素进去,这样的设计不解决根本问题,是我们最反对的。有些设计师压根没有做研究的设计思维。
柳冠中:中国的工业制造,“制”是人家的,“造”是我们的。制是规范、制度、标准、工艺,都是引进的、人家的;我们就是个“造”,农民工进厂,三五天就是熟练工种,因为只需要做一个动作就行。工业设计起源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得工业与手工业得到彻底区分,而它们的区别就是工业必须先建立体系,设计师做设计师的,管理做管理的,工程做工程的,工艺做工艺的,工人就是工人,所以我认为中国有工业,却没有真正的完成工业化。很多人过去做桌子,开始转做电脑;过去做电脑,现在转做机器人,这叫转型?这是转产。所以现在中国的教育问题也是这样,三十多年培养出的人才,不管重点大学或者普通大学,或者是职业学校,都是一样的教材,都是在培养最底层的设计师,而这些设计师基本是搞造型的设计师

ValiantS 发表于 2017-6-18 10:37:06

最近长安汽车弄了个长安汽车造型设计院。除重庆本部外,在意大利和日本各有分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谈中国工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