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设备采买
(1)处理量。工艺流程已经确定,不能更改,工艺设备服务于工艺,无条件满足。变工况的东西,处理量确定小了,担心后面不能满足产能,处理量选大了,担心一次投资过大,设备闲置,所谓抬杠的发源地,哪个人都能扯两句。
这事情,其实没有好的办法。
有统计数据,那么根据频率算期望;有统计数据,但不用期望,用不保证率,这个在暖通里有应用,其实也挺好的;没数据,要求没办法量化,参考场地,同行,供应商的成熟产品系列,凑合吧,比拍脑袋强点。
最后大头目,听了众人各种说辞,根据他心中的预算,参考供应商的样本,定了,事情过去了。
(2)询价资料。
商务部分不管,就说技术部分。一封邮件,各专业逐渐补充汇总。
其实参考标准规范,供应商的样本资料,现场的条件,说的七七八八的,一般性的事务工作。一些人的恶习,就是要他说的时候,啥话都没有,终版文件发出去了,到处是问题,定好的事情,纠缠,得他理解了才算过去。
心情好的时候,学女人,从头打量到脚,笑笑,考虑一下;心情不好,低头,没听见,再叫,嗯?考虑一下。
胆小与贪婪。
询价资料里面说的东西,一本正经的,不管用不用得上,反正带进去,都想用好东西,好材料。这样,有事情好推脱,都已经用最好的了,还不行,那也没办法了,好说辞。
知道自家以往采购的东西都是什么水平,什么货色,上面给的什么预算,非要把一大堆高大上的东西填进去,最后最低的报价都击穿预算,于是降标准,技术协议就跟招标文件没关系了。西门子换成正泰,就那么着吧,哈,知识分子。
(3)布置安装。
一些人读图水平不行,技能不合格嘛,这个多解释,忍了,不能到处冷言伤人,四处树敌,见人三分笑,这个得习惯。
现场也是苦差事,但凡打来电话,肯定有难处了,能帮就帮了。事情完了,要安装照片,听调试过程,日后好见面。
(4)头绪
事情不怕大小,不怕繁琐,得知道怎么做,所谓P&C,Procedure & Checklist,弄顺畅了,像个专业人士。
跟供应商多聊,尤其是会议前,有些人就是利用信息差,肆意吹水,胡说八道的样子,可自信了。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自己摸爬滚打,混久了,哪个孙子啥德行,能分辨,哈, 1.先做工艺验证,用小治具,手动设备;2.工艺定了,根据市场,产能预期,定设备数量;3.每台设备先做好方案或者和供应商一起讨论出方案形成PPT,每个细节都要符合逻辑,怎么来的数据;每个部门开会,形成会议记录发邮件抄送;4.layout,提前和厂务,IE 拿出 layout 图。特别跨部门不好合作,各种各样的人都有:L 最近搞给产品新导入了一个小feature涉及到在ODM的产线里添加人工操作和机器。之前把相应的机器调试问题反反复复在自己lab调试。最终给出了方案和推荐供应商机器型号。反复和ODM产线沟通提醒。
前几天第一次build,产线仍然用了自己不知道哪里找来的机器,结果人仰马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