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先生 发表于 2017-9-1 18:11:42

这周谈俩小投资

       准备上个项目,自己兜里实在拿不出钱,就算拿出来也差的太多,所以打算找投资了。正好参加个活动,有感兴趣的,这周见了两个,挺有意思的。
       之前谈过,都是把东西玩好了,放眼前,这次是没东西,就坐这说。
       第一个来的,知道这东西,先聊几句行业,然后开始聊具体了,工艺流程,细节,关键点,跟别人差别在哪,然后问了最关键的一句,之前玩成了吧,哈哈。了解完了,说说财务的事,基本就结束了。问能出多少钱,说最多一千万。
       第二个来的,名头很大,递过来的片子都是博士,看看现场,听听介绍,先互相吹嘘了一会。然后说,“你告诉我哪个材料必须是进口的,咱以后得研究这个,咱不能让让美国人掐脖子。研究不出来?现在大学生那么多,肯定能搞。你得搞工业4.0啊,以后少用人,坐屋里下个APP就行了。前期资金用来做样板间,后期大资金复制。”最后也不知道我们到底要做的是啥,俺是全程没理他。
       第一种公司就是小老板,手里有点闲钱,又没多大资源和实力,不知道干啥能赚钱,真玩钱不够,能玩的又看不上这点钱。听到一个好项目,就想可能以后会爆发,前期进入,几年后翻倍。这种投资公司注定失败,投进去也是瞻前顾后,生怕那点钱打了水漂,要了他的命。
       第二种公司,凭着头顶上的金字招牌,国家有政策,政府有资金,银行有关系,还有大型国有企业来沾光。手里攥着几亿、十几亿,都不是自己的钱,他们低息、甚至0息拿到资金,转投公司,作为这些资金的中介,说是职业投资评估人,凭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替这些背后资源赚取未来收益,实际,顺应了创业创新的政策,政府有了创投的业绩,国有企业有了和最名牌大学的合作共赢,他们自己成了公司董事。这样的钱好花,没负担,但收牵制多,周期长。至于成功与否,失败了毫发无损,成功了皆大欢喜。当然了,投资就是这样嘛。

大色猫 发表于 2017-9-1 18:15:59

原来纳税人的钱。就是这样被糟蹋的。哈哈

迷茫的维修 发表于 2017-9-1 18:18:26

半先生,眼光独特,社区最典型的3个人,猫,销售路线,what技术路线,半先生管理路线

leftwall 发表于 2017-9-1 18:29:41

老板求带:loveliness:

2266998 发表于 2017-9-1 18:59:36

我遇到这类问题,首先‘不打听’,我谈‘我玩什么吧’,切给我一部分,掏银子,没有银子的,你别多搭搁,往往不妙,哈哈,

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17-9-1 20:37:01


  今年以来,一个关于区块链的融资渠道逐渐火爆起来,晦涩难懂的词汇与技术模型,并没有阻挡投资者的热情——哪怕只是个想法,搭上了ICO的快车,企业甚至是个人就能轻轻松松融资上千万。“ICO项目融资特别容易,多不靠谱的项目都能融到资。”李枫(化名)的公司主要做区块链技术,此前他也想通过ICO为公司融资,但是最终因为“ICO融资的项目都太不靠谱”而放弃了。
  不过,就算融到的不是法定货币,融资者也很容易将其变为囊中资金。
  李枫向北京晨报记者介绍,很多ICO项目只有个“想法”,不少ICO发行平台只要求发行项目提交一份说明书、公司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等证件即可发行。“说明书十分粗糙,与IPO的招股说明书完全没有可比性。有的平台为了冲规模,连营业执照也不需要,只要有发行人身份证即可。”李枫表示,平台往往也不会针对ICO平台进行审查和挑选。
  值得注意的是,折合人民币上千万的ICO项目融资时间仅仅三四个月即可完成,这相较于正规融资渠道半年以上的时间来说,已经算是神速了。
  国家互金专委会发布的《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通过对国内ICO情况的检测发现,国内提供ICO服务的相关平台共43家,上线并完成ICO的项目65个,累计融资规模折合人民币约为26亿元,ICO融资规模和用户参与程度也呈加速上升趋势,参与人数高达200万人。
  所谓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缩写,即首次代币发售,是区块链初创公司以发行数字加密货币为项目所进行的融资方式。通俗而言,ICO与IPO的意义类似,只不过发行ICO的公司融资的是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而非如人民币、美元等法定货币。投资者得到的也不是股权,更多的是该项目所发行的代币。
  火爆的ICO引来了监管的注意。互联网金融协会在风险提示中表示,国内外部分机构采用各类误导性宣传手段,以ICO名义从事融资活动,相关金融活动未取得任何许可,其中涉嫌诈骗、非法证券、非法集资等行为。
  “ICO项目资产不清晰,信息披露严重不足,投资活动面临较大风险。”协会指出,投资者应冷静判别,谨慎对待,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what 发表于 2017-9-2 11:42:43

迷茫的维修 发表于 2017-9-1 18:18
半先生,眼光独特,社区最典型的3个人,猫,销售路线,what技术路线,半先生管理路线 ...

我显然不是搞技术的

我们评判一个人是干什么的,首先看他的成绩,有实际成绩,就盖棺论定;没成绩的,就看他的思维模式。

你看998前辈写文章,看起来随口说,实际上都是从头写起,谈历史讲渊源,说知识讲体系,先摆事实再谈结论,要深谈什么首先确立好现实切入点再往下谈,这些都是典型的技术人的思维模式。

而我说话没有体系,因为不具备“体系”的能力,我的所有回贴都是针对某一件事,把我想说的既有思维表达或者灌输给某些人,我吹牛之前,总是会先看清楚:要吹的对象是谁,有没有价值,对不对得起成本。

如果我觉得不好说不该说,或者说了没用没意义,就不会开口。

这是工作让我养成的习惯,也是需要遵守的原则。

佐佐 发表于 2017-9-2 11:51:42

第一个故事我想到了当年上海身边一帮人借着钢铁发了财,然后去山西搞煤炭,结果现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要是当初接着钢铁上了房地产的车,现在应该稳稳当当了。第二个故事其实像个金融领域的故事,在国内但凡是充斥着国家扶持的,都有这号人物,这哪是搞技术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周谈俩小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