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穆特战役谁胜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明确双方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俄军的战略目标是:
1 2022年秋天,赫尔松战役溃败后,俄军高层认识到自己的本钱不足、部队素质差,机动作战只有挨打的份。于是决定改回5-6月份拉平上将的打法:在靠近己方补给基地的顿巴斯打自己擅长的仗。
也就是说,利用炮兵+人海战术,把敌人钉在必守之地狠打,让乌军的机动作战优势、战场感知能力优势无从发挥。再复制一个北顿涅茨克、马里乌波尔。
2通过不断消耗乌军有生力量,迫使乌军原计划使用于扎波罗热——梅里托波尔轴线的反攻集团(当时约4万人)东调巴赫穆特,无形中化解俄罗斯恐惧的乌军南线反攻。
3在拖住乌军反攻脚步的同时,给俄军工兵在全线构筑并加强“大纵深防御体系”赢得时间。
4打下巴赫穆特,向乌军顿巴斯核心阵地推进。
乌军的战略目标是:
由于乌东战场战略纵深狭小,退无可退。当前应在构筑有强固工事的巴赫穆特固守,全力阻止俄军向顿巴斯核心阵地斯拉维扬斯克的推进,同时,将俄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之一“瓦格纳格鲁乌特种兵集团“碾碎在巴赫穆特。
那么,俄军打得如何?
首先,10个月的巴市战斗结束后,由于“战斗群轮战“的战术得当,除了几个国土防卫旅,乌军21个参与轮战的主力旅没有一个伤筋动骨。瓦格纳给乌军放血的计划完全落空。
其次,乌军在去年秋天,本来就不具备发起反攻的必要条件——坦克、战机、弹药。所以,即使瓦格纳不在巴赫穆特打这一仗,乌军在去年冬天也不会在扎波罗热反攻。
最后,虽然瓦格纳打下了巴市的市区,但却发现乌军在巴赫穆特以西几公里处,早已构筑了远胜巴赫穆特强固的防御体系。
打下了一个阵地,又是一个更强的阵地出现在面前,等待俄国人的,似乎是永无尽头的阵地……
最后,从教条上来说,几乎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在陆军进攻战役中,双方投入主力对要地的争夺,本质上只是手段,进攻一方的目的,通常是通过对敌方必守之地的攻击,来吸引敌主力进行会战并歼灭之。
例如二战中的库尔斯克战役,德国人要库尔斯克干什么?无非是想把突出部内这100多万苏军一网打尽。
再比如1948年的辽沈战役,双方投入主力争夺塔山、锦州,目的均不在要地本身,而是基于战役布局,通过争夺这些要点取得优势部署、战略主动,最终歼灭敌主力。
再如,淮海战役的轴心是徐州,但杜聿明在形势恶化后,根本没有守徐州,而是直接把部队向西拖往永城,意图转进淮河,改善局面,更是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所以,俄军拿下了这片废墟又如何?在表面上似乎取得战术胜利的同时俄军在整个战场局势上,已经愈发不利——面对隐藏在重重迷雾中的乌军机动集团,极度紧张的俄军指挥员,已经陷入全线处处设防、处处危机四伏的窘境。
因此,不论从任何意义上说,通过这场长达10个月的残酷血腥的巴赫穆特战役,俄军不但没有达成战略目的,甚至也没有完成战役目标,只是完成了一个象征性的政治任务而已。
F16战机的入场背后,标志着西方在乌战政策上的重大转变,随着双方制空战斗机进入交战,空战结果将对乌战乃至未来的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扎卢日内,到底在做什么? 本帖最后由 洗鲁雅 于 2023-5-24 15:32 编辑
不管死多少人占了多少领土,只要丁丁不死永远是他赢,其他人都是输家,乌克兰赢了又怎么样实际一样是输家死了人国土糜烂,其它国家哪个不受损失的,尤其是为战争买单的肿锅人。战争是啥,对于毒菜者而言就是内杀强民并将矛盾转移到锅外啊,商鞅这个最毒最坏的家伙几千年钱就把这逻辑将得非常清楚明白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