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波讲演录:日本如何走出30年低迷
本帖最后由 辰宇 于 2024-7-13 15:37 编辑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产生了泡沫经济,之所以会在经济高速发展期产生泡沫,有以下六大原因: 1,家电产品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令日本出口大增,企业浮利增加,银行面临巨大贷款压力。
2,1985年的广场协议签署之后,日元翻倍升值(240→120日元),国际热钱大量流入日本,导致日本银行实施宽量货币政策,产生大量过剩流动资金。
3,银行扩大向不动产、零售业、个人住宅等融资。“土地神话”抬头,地价和房价狂速提升,银座1平米土地价格冲上70万美金(约500万元人民币),东京23个区的地价总和达到可购买美国全部国土的水平。《纽约时报》因此向美国人发问:到底是谁打赢了二战?
4,“历害国”思潮的出现,令国民坚信“明天会更好”,导致消费膨胀,攻陷纽约。日本三菱财团买下了美国洛克菲勒中心,索尼买下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日本人实业家横井英树买下了帝国大厦。
5,随着股票价格上升,日本人购买法拉利、劳斯莱斯等高档轿车和海外古董名画的消费热潮也不断高涨。高尔夫球、滑雪这种奢侈的运动,在日本也成为平民运动,一套几百万日元的高尔夫球杆,在日本卖断货,抢都抢不到。
6,许多企业获得的大量资金没有去搞科研,扩大生产,而是疯狂投资股票、炒外汇、炒楼市。投机活动波及所有产业,连毫无收益可能的偏远乡村土地也作为休闲旅游资源被炒作到高价。当时乐观的观点认为:只要对土地的需求持续高涨,那么日本经济就不会衰退。
1990年,日本政府终于认识到,日本经济里负债比例已经占到90%,全国都在玩“击鼓传花”,整个日本都在“先富剥削后富”。中产和资本家在狂欢,底层老百姓却揭不开锅,更买不起房。再这样下去,日本会崩溃,国家会破产。于是,决定刺破泡沫! 当年3月,日本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对土地金融进行总量控制,收紧对不动产的贷款,这一人为的急刹车导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经济加速下落,并导致支撑日本经济核心的长期信用体系陷入崩溃。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不动产业的贷款。
于是,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东京、大阪等主要城市的地价、房价暴跌了一半,银行大量不良资产产生。由于日元高企,出口受阻。因为对于未来经济失去信心,日本民众捂紧钱包,消费急剧降级。这一结果,就直接导致了产能过剩。产能一过剩,企业就开始裁员降薪,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于是就出现了“10年就职冰河期”。闲着没事的年轻人躲在家里打游戏、吃方便面,也没劲没钱谈恋爱,日本出现了“宅男宅女”的社会问题。
全文 https://mp.weixin.qq.com/s/5x5_LN6I8iKi9ma7NX6Kvw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