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24-9-26 15:22:18

回火索氏体和回火托氏体分别是如何得名的






索氏体由铁素体(Ferrite)和渗碳体(Cementite)组成,与珠光体相似,但其结构更为细小和均匀。
索氏体主要是通过正火处理或长时间退火得到的,但也可以通过特定的回火处理获得。

当淬火后的钢在500-650°C范围内进行高温回火时,马氏体会分解成细小的铁素体和渗碳体,形成索氏体。
这个过程类似于正火处理,但起始组织是淬火马氏体,而不是奥氏体。


托氏体并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金属学术语,,更可能是“屈氏体”(Troostite)的另一种音译,是在中温回火(350-500°C)过程中形成的微观组织。
这种组织比回火马氏体更细小,但比索氏体粗大。

淬火后的马氏体在不同的回火温度下会经历不同的组织转变。
低温回火(150-250°C):主要形成回火马氏体,硬度较高,但韧性较差。
中温回火(350-500°C):主要形成回火屈氏体(Troostite),硬度适中,韧性较好。
高温回火(500-650°C):主要形成回火索氏体,硬度较低,但韧性非常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火索氏体和回火托氏体分别是如何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