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24-10-15 17:47:27

铝铜合金固溶与时效时的原子变化







钢材主要是一种铁基合金,通常含有0.03%到2.1%的碳,以及其他可能的合金元素如铬、镍、钼等。钢材可以具有不同的晶格类型,这取决于其成分和热处理历史。
在室温下,纯铁通常以体心立方(BCC)结构存在,称为α-铁或铁素体。当温度升高至912°C以上时,铁会转变为面心立方(FCC)结构,即γ-铁或奥氏体。随着温度继续上升到1394°C以上,铁又会转变回BCC结构,称为δ-铁。

铝铜合金是由铝(Al)和铜(Cu)组成的二元合金,有时也会添加其他元素来改善特定的性能。铝的纯形式在所有温度范围内都保持FCC结构。
铝铜合金中,铜原子可以溶解在铝的晶格中形成固溶体,这种固溶体通常是FCC结构。


将铝铜合金加热到一个较高的温度,加热的目的是使铜原子在铝基体中有足够的扩散能力,从而溶解到铝的晶格中。


在高温下保持一段时间,保温的目的是确保铜原子充分扩散并均匀分布在铝基体中,形成均匀的固溶体。


从高温迅速冷却,通常采用水淬或油淬的方法。快速冷却的目的是阻止铜原子从固溶体中析出,保持高浓度的过饱和固溶体。
淬火后,合金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其中铜原子高度过饱和地溶解在铝基体中。



将淬火后的合金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几天到几周)。在这个过程中,铜原子会自发地从固溶体中析出,形成细小的第二相颗粒。
自然时效可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但效果相对有限。人工时效可以加速铜原子的析出过程,形成更多的细小第二相颗粒,从而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铝铜合金固溶与时效时的原子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