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躺平式”官员
《中国新闻周刊》11月28日刊登一篇题为“多地‘躺平式’干部被调整背后”的文章,该文提到中国多地开始整治“躺平式”官员。文章称,近日,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8名“躺平式”干部被调整岗位。文章指,当地一些干部存在“躺平心态”,作风拖沓、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中共中央纪委监委网站11月20日也曾对麻章区“躺平式”干部发表评论。
何谓“躺平式”干部?官方的解释是,有些干部工作消极、安于现状,见到工作两手一摊,碰到问题两眼一黑,直接“躺平”。
实际上,治理“躺平式”干部,上述广东麻章区并非全国首例。2022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发展改革局、标溪乡、自然资源行政执法队3个单位和乡镇获评该县首批“躺平者”,这些党员干部被指不作为,甚至是乱作为。
2023年6月,云南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活动。两个月后,云南识别了1410名“躺平式”干部。
另外,江苏、四川、西藏等多地干部因“躺平”受到处分并被实名公开通报。
还有的落马省部级官员也被指“躺平”。2024年5月,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杨克宁被立案审查调查。官方“双开”通报称其“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打折扣”,懒政怠政,主动“躺平”。
《求是》杂志今年3月曾刊登习的文章,文章提到“大党治国的独有难题”,并称“从严治党”不是要“把人管死,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明方向、立规矩”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