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巴佬一辈子都别想翻身。
首先,你爹妈是乡巴佬。你能收到怎样的基础教育?父母没法言传身教。小学时代,你就会和城市里的孩子拉开巨大的差距。小时候的这种差距可怕吗?当然可怕,因为你几乎考不上高中,你没有机会考上高中。
我当时的初中,能考上高中的,不管什么高中。我记得非常清楚,全年级6个班,一个班60个人,总数不多于20个人上高中。
然后再就是极差的营养条件,小学初中高中的营养条件是极差的。会严重阻碍智商发育,我的智商发育,严格来说是茜茜让我吃饱了。
然后就是信息封锁,你没法读书,你的课本就是故意让你读不懂,不让你简单高效的摄取基础知识。
等你到了18岁,你就完完整整的成为了社会主义乡巴佬的接班人。老老实实当苦力,给大旱精英层吸血。
相信我,应试教育,乡巴佬是没有任何资格能比得过城市里面的孩子的。所以这个时候,95%的乡巴佬继续当乡巴佬。
好不容易,你考上了大学,看上去和城市里的孩子,在一个教室里面上课了。此时你人生,唯一一次显著提升自我的机会,出现了。
结果,大学稀烂,老师稀烂,哈哈哈哈哈!你自己不读书,教材也非常滞后,你毕业了也是个P。
就算你好不容易毕业了,也尽量让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好了一点,但是你面对现在的就业环境。
你还是个乡巴佬,哈哈哈哈!
我家那个城里人的亲戚,耗费了巨额成本读书。结果回来呢?还是找关系进企业当财务,干了一年觉得没意思。
他爸就说:那你自己去外面找找试试。
教育的封锁和不平衡,对知识的封锁,国企的垄断和封锁,是遏制社会层次之间人员流动的三个核心因素。
所以是绝对不允许私人办大学的,也绝对严格控制出版书籍,也绝对不允许私人企业形成行业竞争力。
我想的啥呢,以后的制造技术如果快速发展,屁民自己在家就能造木仓,大旱估计要从内部亡国了。
穷人是有烙印的。记得高二的时候吧大概是06年吧,学校组织篮球比赛,咱那个时候哪穿过篮球鞋啊,非要让家里给买一双。记得老爹陪我在县城买了一双鞋,还不是篮球鞋,花了60元,记得非常清楚,老父亲心疼的说以后不能买这么贵的鞋了啊。
当时并没有怨言,但是感觉到了贫富的差距,那种无力感。现在对于我的孩子,衣食学玩等,不能说给她最好的,但是基本上跟同龄人保持一致,只是为了不让她有自卑感,被时代抛弃的感觉。 你现在明白了?佛爷说,他们小时候 ,你不可能遇到他们,怎么可能?没有条件,既然遇到了,举手之劳,拎起来,
我说,你怎么不?回答 ,佛家也不都有那个力 ,哈哈,
拎出来,告诉他们 ,井外的天空啥都有,要啥呀有啥!所以你看我从来不反对小家伙睡妞,那是人生经历,你在长大,
八次狼这点极其恶毒,阿拉发现类似孙子 ,这一路都踩死, 一个乡
初一,一个班80个人,
初三,只剩下30个了。
考上高中的,大概5个。
县城的高中,一个班,大概5个能考上二本。
大学毕业,都玩厚黑学,回老家,考公务员之类的。
苏州,很多普通工程师,是接着外资的薪水才能买的起房子。 上学啥用呀花费那么多还容易被同学欺负。。。上学时一大半心思都是避免挨打想法坑仇人。。。表面还得和人笑嘻嘻。。。说不想上学家人直接揍。。。就不能让俺们自己选。。。还有个两脚羊爸妈。抑郁了呜呜呜回顾自己前半生。。。 我是青铜三 发表于 2025-4-13 19:51
上学啥用呀花费那么多还容易被同学欺负。。。上学时一大半心思都是避免挨打想法坑仇人。。。表面还得和人笑 ...
哥们不容易。 所以要制造愚蠢,星爷的《鹿鼎记》陈近南的对话“我们需要的就是蠢人”,年纪稍小的时候看还不太理解 本帖最后由 sixmonk 于 2025-4-13 20:35 编辑
经历非常相似,老家豫南应该离色猫老家不远,儿时我爸还去湖北挖过藕挣钱贴补家用。
我们镇上初中初一7个班,初二5个班,初三大概就3个班,每个班大概50人
考上我们县1,2高(其他高中都是私立高中,需要花高价)的全校大概就20人
初中于我依旧是噩梦存在
每周日需要自己带米,带饭盒到学校,每次吃完需要自己用饭盒淘米,放进食堂锅炉蒸饭,吃饭学校学生基本全在食堂或操场站着吃,学校食堂打菜每顿2毛,荤菜5毛。素菜基本就萝卜白菜土豆 油腥很少。荤菜基本全是一丁点肉裹上很厚的面疙瘩(但油腥多),我初中三年没咋长个,之后考上高中不再住校,住在县城我奶家,营养跟上了,高一那年才窜了一截。
我英语一直不咋地。初一那年刚接触英语,英语课是数学老师兼了一年,同时这老师还兼了大半年的政治。那蹩脚的发音想想都TM操蛋。
今年过年开车回我们镇上初中,向媳妇讲述,媳妇感觉我跟他不是一个时代的(因为她们当时小学上的是国企的子弟学校,英语在她小学二年级就已经有专门的大学生给小班启蒙过),所以你看同一个时代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本帖最后由 色狼一条 于 2025-4-13 20:37 编辑
上学到底有用吗?个人经历呀高中时候有个疑问历史 地理有啥用呀都新社会了
历史我就不展开了 地理 :为什么要选开封洛阳南京北京。。。做首都重庆做陪都。。。 各位深追过 他们的地形吗为什么蒸汽机出来后才能殖民全球 地球上有块地区叫无风带了解过吗。。。。。对不起小时候的百科全书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哈哈 sixmonk 发表于 2025-4-13 20:20
经历非常相似,老家豫南应该离色猫老家不远,儿时我爸还去湖北挖过藕挣钱贴补家用。
我们镇上初中初一7个 ...
带米这事确实出乎意料,没经历过。听着像粮票时代。
小学第一家学校是私人的,烧炉子让每个学生带一袋子棒骨,就是玉米剥完了剩的心,烧火使。
后来三年级的时候,一年级新生就招上来七个,学校倒闭了,集体搬着椅子排着队,和别的学校并校了。
我们班主任要体面, 嫌我们走的不齐,嘴里喊着一二一,一帮带着小黄帽搬着椅子排队走在去往合并的学校的胡同里,画面感来了。
四年级在新学校上,这学校英语课二年级就有,还有电脑课、钢琴课、书法课,进教室穿鞋套。
两个学校,在一个胡同的两端,条件差距也是挺大的。 sixmonk 发表于 2025-4-13 20:20
经历非常相似,老家豫南应该离色猫老家不远,儿时我爸还去湖北挖过藕挣钱贴补家用。
我们镇上初中初一7个 ...
我初中也差不多,骑车驮着拿麦子去食堂换粮票,菜五两票一份,稀饭/馒头3两一个,菜很少吃,辣片一两一片夹到馒头里吃,打饭都用塑料袋盛,喝的时候都是站着一手提着另一端。我初三5个班,将近三百人,考上县一三中的寥寥几人,再有差点分的,花6-8千块也有上的,初中跟我一届一起升学的同学,最后都考上的民办吧,上学这条道还是很难走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