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3 天前

标注与否并不能直接决定封闭环或组成环的角色


https://s3.bmp.ovh/imgs/2025/05/04/2988100cd82d8b79.jpg



尺寸链的相关概念与图纸上标注的尺寸并不一致,以图中为例,A0才是封闭环,因为它不是直接加工出来的尺寸。
封闭环则是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最后自然形成(间接获得)的环,它的大小由组成环间接保证。
封闭环并不等于图纸上不标注的尺寸才是封闭环,图纸上哪个尺寸标注与否,是由设计意图或者叫设计基准决定的。
但尺寸链的封闭环是由工艺基准决定的,当设计基准与加工基准重合时,通常加工余量则成为封闭环。
比如图中的A0尺寸,假设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都是右端面,那这种情况下A0尺寸一般不标注。

而如果设计基准与加工基准不重合,假设在零件加工时,右端面为主要加工基准,相关的尺寸A0是在进行镗孔后间接获得的。
这里,孔中心的设计基准对准了右端平面,因而这就形成了封闭环A0。
但设计基准是左端面,即A0尺寸必须保证精度,是功能尺寸。
但这不矛盾啊,设计基准与加工基准本就不是必须重合。
标注与否并不能直接决定封闭环或组成环的角色,而是要根据尺寸链的形成逻辑和加工顺序来判断。
封闭环是间接形成的尺寸,即它是由其他尺寸(组成环)加工或装配后自然形成的。
组成环是直接加工的尺寸,其变动会直接影响封闭环。
组成环可以是标注的尺寸(如工序尺寸),也可以是未标注的隐含尺寸。
譬如加工余量、设计基准转换工艺基准后的尺寸,图中的A2尺寸。
https://www.sohu.com/a/841619085_121850900链接中的文章也是讲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不重合的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标注与否并不能直接决定封闭环或组成环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