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劣质电动车正大规模倾销尼泊尔
数年前,尼泊尔的电动汽车市场主要由韩国品牌现代和起亚主导。2020年到2022年间,印度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塔塔汽车通过推出紧凑型SUV车型Tata Nexon改变了当地市场格局,超过韩国品牌跃居第一。然而,从2022年开始,比亚迪和名爵等中国品牌以低价及种类繁多的车型占据尼泊尔进口电动车市场的头位。中华经济研究院国际经济所副研究员戴志言表示,大部分的中国车厂没有能力在海外去建工厂,而要建当地经销商的体系。这些经销商可能也是中资背景,然后想办法找当地人挂名营运。也有当地的公司背后的股权大量被中国企业收购。当地政府则将之作为吸引投资的重要政绩。
2024年10月,尼泊尔当地媒体fiscalnepal.com发文批评,“尼泊尔成为低品质中国电动车的倾销地:火灾和不合格标准的风险令人震惊。”报导说,尼泊尔已成为中国电动车的试验场,但标准低、充电基础设施不可靠、安全风险频发,引发了公众安全的严重担忧。
文章举例,一辆车牌号码为Bagmati Province01-029 Cha5950的Seres3电动车(东风小康)当月在加德满都Sitapaila起火。之前另一辆中国电动车在布达尼尔坎塔市也发生了类似火灾,同样来自中国的名爵汽车制造的名爵ZS EV在充电时起火。
文章说,随着中国电动车发生多起起火事故,专家和消费者现在对这些中国电动车的长期永续性和安全性提出质疑。政府必须迅速采取行动,避免将尼泊尔变成有缺陷且危险的中国电动车的倾倒场。
但这篇文章后来被下线。
fiscalnepal.com网站另一则报导,记录了2023年底在布达尼尔坎塔市发生的中国名爵电动车起火事件。报导说,名爵ZS EV似乎使用了不合格的电池和电源电路系统,导致了严重的损坏。
今年4月,当地南亚网据《共和国报》报导,有关人士呼吁对进口到尼泊尔的电动汽车制定明确标准。在尼泊尔汽车经销商协会(NADA)汽车对话活动中,他们表达了对各类电动汽车不受限制进口可能使尼泊尔沦为倾销地的担忧。但报导没有点名中国。
戴志言表示,尼泊尔民间或媒体的一些质疑,可能受到来自尼泊尔官方或是中官方的压制。但尼泊尔自己没有什么汽车工业,如果没有一个团体或企业出来批评中国倾销造成尼泊尔利益受损,这些反弹还是没办法起作用。
中国电动车近年在全球“攻城掠地”。《重庆日报》6月16日报导,蔚来已在中东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交付超过73万台纯电汽车。2024年,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巴西销量超过11万辆,市场占比达65%。在匈牙利、土耳其、西班牙等地,已有中国车企在当地布局甚至建厂。
戴志言表示,中国制的产品可能目前存在对不同市场采取不同品质标准的做法。它为了符合欧洲的高标准碰撞的安全性,近年有比较好的安全保护碰撞测试。但到开发中国家的市场,很可能就采取另外一种品质标准来对应。
他进一步说,主要是成本不同,像尼泊尔这些南亚国家,连基本的碰撞测试,国家都没规范,在美国、欧洲,甚至中国,你都要取得碰撞测试过关才能上市。
戴志言说,他看过中国业界一些内部文件,发现一些新兴的车厂在用料上有偷工减料隐忧,比如车子前面的防撞钢梁,中国某些品牌的防撞钢梁只是一个铁皮,有一个形状而已,如果真的发生碰撞,就很危险。
政府近年通过大肆补贴发展国产电动车,强攻国际市场。但是随着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迅速膨胀,在中国国内就频频发生爆燃、车门锁死、烧死人的恶性事件。所谓智能驾驶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当局和车企经常封堵国内的批评声音,甚至动用公安维稳。
今年3月29日晚间,一辆小米SU7在安徽铜陵的高速路段撞上隔离带的水泥桩,其后发生燃烧,车上3名女大学生全部死亡。
今年4月4日,广东汕头一辆比亚迪纯动客车突然车内冒出滚滚白烟,车上的学生们仓皇地从车内逃离,并喊道“快跑快跑”,现场一片混乱。网友拍摄视频说:“太可怕了,比亚迪刚刚着火。”
也有视频画面中显示,一辆比亚迪汽车停在路中央,车头部位已被烈焰吞噬,浓烟滚滚。
随着中国国产电动车对外倾销,其安全问题已影响国际。
今年6月1日,马来西亚当地媒体报导,因电动车突然在毫无预警下熄火停顿而险酿事故,车主依兹万哈山宣布已将其比亚迪Atto3电动休旅车由比亚迪全额回购。依兹万在脸书发文表示,他是在考量家庭安全后,决定放弃该辆购买不到一年的电动车,尽管因已支付多个月分期款项而蒙受一定损失。
另据多家外媒报导,一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从烟台港出发前往墨西哥西岸的货船“Morning Midas”,6月3日在阿拉斯加的埃达克岛附近起火燃烧,船员因无法灭火,全部弃船。船上载有3,000辆中国产汽车,包括大约800辆电动车。目前已知船上车辆来自包含奇瑞汽车、长城汽车等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但尚不清楚是哪个品牌电动车引发火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