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6 天前

达索系统城市洪水风险管理的新范式

近期,Key4Biz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在2024年巴塞罗那智能城市博览会上,达索系统与英国工程咨询公司BMT及其旗下TUFLOW团队联合展示的一项突破性的城市洪水风险管理解决方案。这项合作成果标志着虚拟孪生技术与水动力建模的深度融合,为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气候挑战提供了新的应对范式。
该解决方案的核心在于将TUFLOW行业领先的水文模拟引擎嵌入达索系统的3DEXPERIENCE平台。通过实时数据流与高精度地形扫描的结合,系统能够构建毫米级精度的城市地表流体动力学模型。在巴塞罗那展会现场,工程师演示了该技术对西班牙瓦伦西亚洪灾的复盘模拟:当输入当地气象局提供的真实降雨数据后,虚拟模型在12分钟内完整重现了2024年秋季暴雨期间城市排水系统的失效过程,其预测结果与事后勘测数据的吻合度高达91%。
https://s3.bmp.ovh/imgs/2025/08/13/e24762d9861dbd3d.jpg
BMT洪水风险专家Tom Matthewson指出,传统建模方法需要至少48小时的计算时间,而借助达索系统的分布式计算架构,TUFLOW的GPU加速模块可将运算效率提升400%。这种速度突破使得市政部门能够在极端天气来临前进行多预案推演,例如当气象雷达探测到强对流云团时,决策者可以同步测试开启防洪闸门、调度移动泵车、启用地下储水设施等十余种应对方案的组合效果。
技术演示中特别呈现了伦敦金融城的虚拟孪生体。模型显示,在百年一遇的暴雨情境下,采用传统防汛措施的损失预估为23亿英镑,而结合实时交通管制、智能排水和建筑自适应防护的综合方案可将损失压缩至7.8亿英镑。这种精细化的成本效益分析得益于TUFLOW特有的800余种灾害评估参数,这些参数能够量化洪水深度、流速与不同建筑结构抗灾能力之间的动态关系。
达索系统城市解决方案总监Marion Milosevic强调,此次合作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整合。在3DEXPERIENCE平台上,洪水模型可与交通网络、电力供应、医疗设施等18个城市子系统进行耦合仿真。当模拟2025年纽约假设的飓风情景时,系统不仅预测了曼哈顿下城的淹没范围,还能推演出地铁停运导致的急救服务延迟、医院供电中断后的患者转移路线等次生灾害链。
项目团队在荷兰鹿特丹的试点验证了该系统的预测准确性。2024年7月,当地政府依据模型建议调整了马斯河沿岸的防洪墙部署方案。当两个月后实际发生的风暴潮水位比历史记录高出40厘米时,新方案成功防护了之前预计会被淹没的12个街区,保护的资产价值超了过4.3亿欧元。鹿特丹水务部门负责人透露,这是首次在实战中将洪水模型的网格精度提升至0.25米级别,足以识别单个排水井盖的失效影响。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长达三年的跨学科攻关。TUFLOW开发团队负责人Bill Syme透露,其2020年推出的精细化地形采样技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将卫星遥感、无人机测绘和地面传感器的多源数据进行融合,使城市地表径流模拟误差从行业平均的15-20%降至5%以内。这项创新在2024年获得国际水力学协会年度技术创新奖,目前已被全球47个主要城市引入防汛体系。
商业推广方面,合作双方采取了独特的"模型即服务"模式。市政部门无需购买全套软件,而是通过云端平台按需调用计算资源。该服务上线半年即获得了23个国家89个城市的采购订单,其中既包括东京、迈阿密等高收入城市,也涵盖雅加达、拉各斯等发展中大都市。这种分层定价策略显著降低了技术门槛,雅加达水务局工程师表示,相比传统授权模式,云端服务使其年度防汛预算节约了62%。

但技术创新也面临现实挑战。在孟买市政委员会的测试中,系统对贫民窟非正式建筑的抗灾评估准确度仅为68%,暴露出数据采集盲区的存在。项目团队随后引入谷歌街车进行补充测绘,结合居民智能手机的众包数据,将模型可靠性提升至89%。这种动态迭代机制现已成为系统标准功能,允许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数据资源逐步优化模型。
未来技术路线图显示,2025年将实现气象卫星数据与洪水模型的实时直连,预警响应时间可缩短至15分钟。更长远的目标是构建全球城市灾害链知识图谱,当东京发生地震时,系统能自动评估对横滨港潮汐模式的影响,进而预判大阪湾沿岸城市的次生洪水风险。这种跨域协同能力已在东盟防灾演习中完成了概念验证。
站在气候变化的时代拐点,这项合作揭示出基础设施数字化的新维度。当被问及技术局限性时,TUFLOW创始人Chris Huxley坦言:"模型永远无法百分百预测自然,但每提升1%的准确性,都可能挽救数百个家庭。"在巴塞罗那展会闭幕演讲中,联合国减灾署官员评价该解决方案"重新定义了城市韧性工程的技术基准",其真正价值在于将抽象的灾害概率转化为具象的生命安全保障。
在全球范围内,城市洪水风险管理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世界经济论坛指出,洪水是全球最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影响范围正在扩大。为应对这一挑战,各国正在探索多种创新解决方案,包括漂浮住宅、防洪渠道、海绵城市和AI洪水预测等。这些技术和基于自然的方案提供了灵活、可持续的方式来应对日益严重的洪水威胁。
海绵城市概念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典范,通过采用透水性表面、恢复湿地和水道,海绵城市旨在吸收和储存雨水,减轻洪水风险。这种方法不仅能缓解城市洪水,还能改善水质和增强城市环境的美感。与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相比,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通常需要较低的资本投资和运营费用,并能提供长期的适应性管理能力。
在城市洪水风险管理中,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正日益受到重视。NbS通过吸收、过滤和减缓雨水径流,可以帮助缓解城市洪水,并改善水质。同时,通过增强自然生态系统和改善城市环境的美感,NbS还能为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们带来一系列额外的有形和无形的效益。这些效益包括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市政设施价值增加,以及通过提供城市绿色空间来提高土地资产的价值。
然而,NbS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社会和生态视角。通过将社会过程和水文响应联合起来,城市可以更好地应对洪水风险,并实现长期的共同利益。尽管NbS提供了广泛的效益,但其抗洪能力的动态变化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保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有效性。

大色猫 发表于 6 天前

服务1千万,返点900万。

leftwall 发表于 6 天前

达索涉猎这么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达索系统城市洪水风险管理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