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升级的“推迟”暴露了行业最大痛点
据媒体报道,问界汽车近日通过鸿蒙智行App发布致歉声明,解释了因未获相关审批,部分车型的ADS4.0智能驾驶系统升级未能按计划在国庆前推送的原因。尽管公司方面多方努力沟通,但由于审批流程未能在假期前完成,车主们暂时无法体验这一备受期待的新功能。最受影响的车型为问界M7。而这一“推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折射出整个行业在智能驾驶系统升级中的一个更大、更棘手的隐忧。智能驾驶的升级,尤其是像问界这样涉及高阶自动驾驶的系统,必须经过工信部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层层审核。为何?因为安全!因为合规!因为智能驾驶的普及,直接关系到千万人行车的安全。
然而,这样的合规审核却往往让技术革新的步伐变得缓慢。问界M8早早通过审批,而M7等老车型的升级则因硬件差异和软件适配问题滞后。为何同一技术,不同车型的推送会如此曲折?这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硬件与软件的匹配问题,更多的是对自动驾驶技术如何在国内道路上“合法行驶”的复杂问题。
尽管问界车主们的抱怨可以理解,但问题的核心不应只停留在“技术迟到”上,更应该聚焦在智能驾驶升级背后隐藏的安全隐患。这种隐患不仅体现在个别车主的体验不满上,更深刻的是,智能驾驶技术的推行,在许多时候并没有足够的监管与技术保障。
智能驾驶的每一次升级,都像是在玩命:驾驶系统的升级意味着车主在驾驶过程中会将部分控制权交给汽车的AI系统。这不仅仅是一个“车主信任”问题,更是“全社会信任”的问题。问界的推迟,实际上揭示了整个行业在推陈出新的同时,缺乏一个灵活、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技术保障。
在高阶自动驾驶的加速布局下,传统的审批流程显得滞后,法规的空白与技术的飞跃之间形成了难以跨越的鸿沟。这也是为什么智能汽车的“推送”需要经过复杂审批、调试与调整的根本原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