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6998 发表于 昨天 16:46

下一步就是看他们卖东西!真真假假都有!

在鸟国的时候、周末经常去逛跳蚤市场!能逛一天啊!买个热狗吃完继续逛!特别有趣!曾经五毛钱买过一个日立的沃克蛮学鸟语,质量真好!哈哈,

现在旱地的互联网有个啥分支呢?就是“富人突然卖惨”,争先恐后“我比你惨”,从先前嘚瑟“大爷我富” ,到现在问“你有我惨吗?手表,鞋子!名牌皮包,衣服,琳琅满目!

同时还直播!讲她“当年” ,哈哈 ,下午看了几个,发现里面有假的!就是说的驴唇马嘴的关系,给你编故事!哈哈 ,无论啥赛道,都能充斥假东西!

就像我遇到的许多人 ,吐沫横飞之际!问一个问题 !立即张口结舌了!就是前面一段是臆造的 ,说个例子 ,吹嘘他做过大油缸 ,多大缸径?多大行程?阿拉问一句,你真玩过吗?缸筒子怎么做出来的?

哈哈 ,一下害羞了?就像阿狼的工资条!

迷茫的维修 发表于 昨天 18:47

本帖最后由 迷茫的维修 于 2025-10-8 19:10 编辑

千禾,0添加剂酱油,配料表真干净。

我对老虎说,它怎么做广告,我都不信,

开市客卖,我才信

ValiantS 发表于 11 小时前

香港电影大哥的老婆,直播卖货假货,满嘴都是黄色笑话。

寂静回声 发表于 8 小时前

迷茫的维修 发表于 2025-10-8 18:47
千禾,0添加剂酱油,配料表真干净。

我对老虎说,它怎么做广告,我都不信,


知名调味品牌“千禾味业”旗下主打“零添加物”的“千禾0”酱油今年3月被爆出13款检测报告中,有12款检验出致癌物”镉”。事件爆发后,千禾股价大跌,单日蒸发五亿人民币,累积市值蒸发9.5亿人民币。
“千禾0”为中国“千禾味业”于2021年注册的商标,其瓶身设计将“0”凸显,宣传口号也多主张“0添加”。
今年3月被爆出13款检测报告中,有12款检验出致癌物“镉”,尽管中共官方并未规定酱油镉的标准量,但镉虽非人类必需元素,且原就属有毒物质,摄取至体内也有致癌和致突变的风险。
千禾御藏380天酱油含镉0.0110mg/kg,虽低于欧盟规定标准0.021mg/kg,品牌官方也表示,产品中的镉元素源于原料(大豆、小麦等)而非添加。品牌商标上的“0”也不直接等于“完全零添加”。
但此论述不足以说服消费者,在微博评论区中可见多条批评,认为千禾味业的说词是在“玩文字游戏”。股价也因此受影响大跌,单日蒸发五亿人民币,累积市值蒸发9.5亿人民币

蓝鲸 发表于 4 小时前

“壹零社”记者调查发现,此次送检的十三家酱油品牌中,的确中资的占了绝大多数——

·海天:中国本土企业,隶属于广东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佛山。

·千禾:中国本土企业,隶属于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四川。

·莲花酱油:中国本土企业,莲花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坝有机酱油:中国本土企业,隶属于四川清香园调味品股份有限公司。

·欣和:中国本土企业,隶属于山东欣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老恒和:中国本土企业,隶属于浙江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

·加加:中国本土企业,隶属于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湖南。

·珠江桥酱油:广东珠江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有企业)。

·东古零金标生抽:鹤山市东古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中国老字号,总部广东江门)。·八珍生抽酿造酱油:中国企业,香港八珍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金龙鱼零添加特级味极鲜:外资企业,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控股。

·萬字纯酿造酱油(酿造酱油):外资企业,日本龟甲万株式会社。

·味事达:外资企业,母公司为美国亨氏集团(现为卡夫亨氏)。

这里进一步做一个归属统计,送检13款产品中,中国企业有10家(加加、欣和、海天、千禾、东古、老恒和、珠江桥、莲花、八珍、中坝),而外资企业有3家(味事达、萬字、金龙鱼)。

从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并非海外酱油企业就没有检测出重金属,但的的确确所有的中国酱油企业,全部被检测出了重金属。当不少人醒悟过来,开始揣测检测品牌是否存在阴谋论时,更有数感出色的消费者第一时间反应过来——重金属含量不对。

02酱油所含重金属对人体危害到底有多大?

“零添加”酱油中镉的检出率高达92%,砷检出率为54%——这个媒体报告的数值非常夸张,足以让任何日常食用酱油的消费者醒瞌睡,可当人们仔细查看测试表格的时候,却惊讶发现——重金属含量出现的单位是以每千克(kg)含多少毫克(mg)来计算的!以零添加酱油镉测试结果为例,含量最高的海天 0金标生抽(酿造酱油)为0.0101 mg/kg,最低的萬字 纯酿造酱油(酿造酱油)为0.00572 mg/kg,这含量是否危害人体呢?值得关注的是,现行国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22)仅对酱油中的总砷设定了0.5mg/kg的限值,而镉的限值尚未明确。

检测结果显示,涉事酱油的镉含量最高为0.0101 mg/kg,远低于其他食品(如大米镉限值0.2mg/kg),因此从法规角度看,这些产品仍属合格,这是否有些尴尬?

对比之下,欧盟对食品镉含量要求“尽可能低”,日本则明确设定酱油镉限值为0.1mg/kg,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标准,这些酱油检测出来的重金属含量其实都远远低于标准的,只不过报道一来就是“检出率高达92%”,用“检出率”数据吸引了用户眼球而已。

再来看有明确限值的总砷含量,送测13款产品中,莲花 0添加酱油(酿造酱油)含量最高位0.0137 mg/kg,远远低于0.5mg/kg的限值,我们姑且相信媒体、相信机构检测结果都是公平公正的,可问题是这个数值问题,是否有些“存在=添加”的偷换概念呢?事实上,所谓“零添加”,通常指不添加防腐剂、人工色素等特定成分,但无法规避原料本身可能存在的污染物26。消费者将“零添加”等同于“零风险”,本质上是对标签意义的过度延伸。

蓝鲸 发表于 4 小时前

2018年大豆含重金属 文献

lanyuedao9999 发表于 1 小时前

蓝鲸的信息准确,千禾被搞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下一步就是看他们卖东西!真真假假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