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系统迎来迄今最严监管
《华尔街日报》上周二(11月28日)发表题为“中国金融系统迎来迄今最严监管”的文章称,理论上,当局开展这一急需的金融体系整顿行动,有助于重新引导大量资金回流至中国银行体系和经济中需要资金的部分领域。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近日出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早在2月传出内部版本就引起市场热议,在正式推出后,更是成为多方解读的对象。随着《指导意见》出炉,债券、股市投资者相继出现减持现象。本周中国债券市场再度出现大跌,高流动性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到4%关口,十年期国开债(政策性银行债券)的收益率三年来首破5%。同时,中国股市上周四出现近一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瑞穗证劵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当前债券市场的恐慌情绪与政策频频传达紧缩资讯有关。此前大部分市场预期,真正的金融去杠杆动作可能会于明年两会之后才开始。但从近年来频传的各个政策信号或不同声音,如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央行行长周小川解读“十九大”、推出资产管理业务新规、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对房地产资金从严管控等,都在暗示监管风暴已经提前上场。外界认为,本次“一行三会”加外汇局共同推出的《指导意见》旨在开启金融机构的全面监管时代。意见指,资管业务存在多层嵌套、乱加杠杆、监管套利、刚性兑付等问题,强调资管业务属于特许经营行业,必须纳入金融监管。
根据各金融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资产管理行业管辖总资产数额已膨胀至10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5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度GDP总额的135%。理财产品和资管产品的规模庞大,且分布各类金融机构。从数据上看,商业银行表内、表外资管规模分别达6万亿和23万亿元,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的资管规模约52万亿元,保险业的资管规模2万亿元,信托也有18万亿元的资管规模。
近年来,银行一直向客户出售这类保本理财的高杠杆资管产品,也带动了中国债券、股票和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虚高。
新的《指导意见》将迫使更多银行把理财和资管产品纳入资产负债表并明确价值。有关这些产品的监管规定与银行存款类似,银行不得为这类产品的回报或损失提供隐性担保,违规者将被处以重罚。
监管机构还对投资者和各类基金的杠杆水平作出严格限制,并且制定新规,以确保基金是在为正规投资者投资正规资产。
不过这些措施也意味着投资回报率将降低。投资者在带有杠杆的理财产品上能够获得近5%的收益率。如果新规的“打破刚性兑付”奏效,银行通过营销此类理财产品获得费用收入的业务将受到打击,从而令利润受损。
但是资金从高回报的理财产品中流出,最终也可能会有新赢家出现。比如,常规保险产品或将得到寻求有回报率保证的散户投资者青睐,还有面临存款增速放缓的银行可能突然发现有大量现金涌入银行。
此外,也有专业人士分析指,《指导意见》将对互联网金融公司这类非金融机构造成较大影响,因为以后对没有获得金融特许经营牌照的机构,不得发行、销售资管产品。
同时,《指导意见》对智能投资顾问从事的资管业务也设定了严格规定,比如市场准入、产品设计要求、投资失误赔偿责任等。
但是因为智能投资、还有高频交易、算法交易,与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快速发展有关,加强监管、自然意味着遏制创新。
《华尔街日报》表示,随着这些规定生效,管理好由此产生的影响只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将考验政府的决心。
因为市场的躁动不安已表明,这个过程需要非常小心谨慎。“这一过程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与大多数事情一样,能挺过最困难时期的承诺才是真的承诺,对中国政府来说可能也是如此。”从时间上看,《指导意见》的出台可以说是酝酿已久。从今年年初已来,当局从资产管理产品市场规定“分级30万、5000万清盘、FOF(基金中基金)指引”,再到近日的《指导意见》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11月4日发表解读十九大报告文章,也透露了金融监管方向。文章指,一些金融机构和企业利用监管空白或缺陷“打擦边球”,套利行为严重;少数金融“大鳄”与握有审批权监管权的“内鬼”合谋,火中取栗,实施利益输送,个别监管干部被监管对象俘获,金融投资者消费者权益保护尚不到位。他提出的解决方法中也强调说:“金融是特许经营行业,不得无证经营或超范围经营”,而文章标题更是定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