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XB2016 发表于 2018-11-4 18:14:20

设计很规范 生产瞎JB干 我很郁闷

本帖最后由 寂静回声 于 2018-11-5 10:55 编辑

      前段时间接了个项目,做台设备,功能就是往淬火后的钢板上表面喷印字符,主体结构就是一个悬臂吊一样的东西,臂展5.5米,高度3米,上面挂一台可水平移动的小车,小车两边背负端子箱与涂料柜,中间是可上下移动的喷头,大臂要求可以手动转动,速度精度要求都不高,很傻大粗的一台设备,以前老同事仿照老外做过比较成熟的设备,只不过臂展要短一些,没超过3米,开始设计的时候,老员工就跟我说让我拿他的图改一改,结果我没听,出于私心,我觉得这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因为毕竟独立做整台设备的机会不多,虽说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但我也想自己去玩一玩,就算是有问题那我也会得到更深刻的教训,起码会记得扎实,而且读书所学的知识,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验证验证            结果东西做出来了,老员工看到了,一看这根本不是拿他的改的,这不是没给他面子么,于是就开始各种挑我毛病,眼都不眨一下的说,这里细了,那里小了,逼我改结构,傻逼加工商也是,做完以后把设备直接给焊车间的大钢板上了,焊也行,起码你焊在板子中心对不对,悬臂梁倾覆力矩那么大,他可倒好,给焊板边上了,结果就是一晃大臂,整个钢板跟着上翘,颤的厉害,这让我们老头看见了,他不说钢板的原因,就赖设备的事,你看你这设备颤的,这还能用么,跟他顶了几句他还怒了,跑楼上给领导找下来了,想拿领导压我,我让领导自己看,这是TM设备晃还是底板晃?眼睛瞎了都?领导也没吭声,现在就是好几个老家伙联合在一起挤兑我,我也从来没鸟过他们,关系搞的很僵,见面都不打招呼那种,领导对我倒是挺好的,但也拿老家伙们没办法,只能从中协调,最终我碍于领导的面子,还是改了,但心里觉得窝囊的很,明明做了仔细的计算分析,而且很多地方算了好几次,结果并没什么大问题,但就是无法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你说的所有的话,你的所有观点,根本就没有人听,在他们面前说啥计算,他也听不懂,而且还鄙视怀疑你
      我现在把我设备的图片与我整理的主体结构验算发上来了,只有主体结构的计算,元器件选型,销钉校核之类的没往上写,但也都笔算过,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设备确实看起来头重脚轻,我的想法是横梁按刚度准则来设计,下面挂齿条,我担心齿条变形大影响啮合,所以选的规格大了些,立柱看起来很细,但也是220粗的无缝管,这里我考虑的主要就是强度了,再一个太粗的话,轴承也会比较贵,横梁后面没挂配重,我的考虑是大梁要手动旋转,挂配重的话转起来会很困难甚至转不动,基础是钢结构形式的,是中冶赛迪设计的,当初我把设备的载荷提供给他们了,这一块我想问题应该不大,而且连接螺栓我用的都是8.8级的M30的螺栓,如果吧友们有时间有兴趣的话帮我看看吧,我也希望能从中得到些指导,感觉从自己公司那几个鸟人身上也学不到啥了,倒是能学到怎么摆老资格,怎么拍脑袋,怎么勾心斗角,所以还是算了吧哈哈

青画 发表于 2018-11-4 18:47:41

计算写的挺详细的,立柱有个压杆失稳校核下

圆柱底部建议搞成法兰盘,板20厚mm,地脚螺栓圆周分布,校核时安全系数放大点

青画 发表于 2018-11-4 18:54:43

心疼楼主一秒钟

混小作坊的悲哀摸过如此,我的周围干活的都是一帮靠感觉来毛估下定型材尺寸的:funk:
写好的计算书扔给他们,瞅都不瞅,老板也是做出来的东西放眼望去要看着踏实;P在算好的截面上在加大一号,结果做出来的设备我靠这么大啊:lol   

辰宇 发表于 2018-11-4 19:23:39

本帖最后由 辰宇 于 2018-11-4 19:35 编辑

大致看了一下,有几个不同的观点。截图部分看到你是用两块板螺丝固定。

1.如果按照整体结构分析不能算铰链连接(图片红圈),可以暂时按固定端的方式。

2.简化力学模型的时候从整体到局部。整体某些地方可以理解为完全固定,再去计算各个连接部分的强度。

3.一个整体部件强度计算做有限元分析,一般都是做最薄弱的那个零件。一看你这个图立柱是受了 压 弯等组合变形。

4.材料力学记得组合变形里面有一个类似的摇臂钻床结构的强度计算,主要算截面面积是否满足强度要求。

5.如果整体静止不动或者低速可以完全用静力学来算,如果有冲击需要动静法计算加速度+惯性力。放大系数。
         以上只是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2266998 发表于 2018-11-4 19:50:23

要走了,哈哈,不说别的了,

贝XB2016 发表于 2018-11-4 19:56:43

辰宇 发表于 2018-11-4 19:23
大致看了一下,有几个不同的观点。截图部分看到你是用两块板螺丝固定。

1.如果按照整体结构分析不能算铰 ...

谢谢辰宇大侠的回复,我知道您指出的这些是更为科学的计算方法,我说一下我的想法,之所以把横梁看成简支,因为按超静定梁看的话,一端刚接,就会有杆端反力矩作用,看弯矩图就可知道,这个反力矩实际上会将简支梁时的拱形弯矩图下拉,从而减小跨中的弯矩峰值,若按简支梁处理,虽然不够准确,但偏向安全,计算却大大简化了,校核连接螺栓强度的时候,我则是索性把斜拉索拆掉,直接用反力矩核算的,立柱核算的时候确实是压弯一起考虑的,压应力与弯曲正应力的叠加,最后这个小车,基本上属于龟速运动了,动载荷几乎可忽略了;P

initiate 发表于 2018-11-4 22:15:37

理论上来说横梁应该用变截面梁更好,楼主你的关节轴承用的什么型式的,方便谈谈吗?

天路客 发表于 2018-11-5 08:35:18

冒昧说一句,大侠计算了设备的刚度和强度,似乎没有给出基础的要求,或者计算现有的基础时候会发生问题

constan 发表于 2018-11-5 10:18:55

楼主是怎么想到要计算这些点的啊

胸大当饭吃 发表于 2018-11-5 15:28:46

刚看了楼主的计算过程,楼主你和同事争吵主要是觉得晃,焊板子上那个先不说,你可以计算下小车在最左侧时候的结构由于载荷产生的位移量,判断下立柱够不够,结构问题很多时候主要边界条件是刚度,一般刚度满足时给人的使用体验也比满足强度的更好,你假设的计算模型倒是问题不大可以这么干和计算,毕竟简化了计算模型,我个人一般时偏向于把节点构造的标准一些,因为很难判断混合节点的协同作用,都很强的话太浪费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设计很规范 生产瞎JB干 我很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