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我弟弟就是贫寒家庭走出的高考状元,曾被联合国世界法组织选中,在国外留学多年。过去他的目标是留在联合国工作,为建设美好法治的世界而努力。然世事沧桑,十多年间,历经现实社会的磨砺和毒打,昔日的学霸光彩不再,俨然活成了我们最不想成为的普通人的样子。 她说,教育,并不能真的实现人的阶层跃升!人生就是一根抛物线,曾经学业的辉煌仅仅可以助力自己提早抵达成功,但之后的人生都会在下行,一直下行中。所以,学习如何成功,远远没有比学习如何接受自己的普通更重要! 我,一名80后,出生于武汉郊区的一个农村家庭。 十多年前,我以611分(总分640分)的成绩荣获武汉市某区的状元!那一年,这个分数,北大清华人大复旦交通等国内首屈一指的名校,我可随意填报。 我最初的梦想肯定是报北大,有人告诉我,这个分数进北大不太好选择理想的专业。我又想去复旦读经济学,父母却坚持让我留在武汉,报读武汉大学的法学院。只因当时湖北省政府有一笔奖学金,专门发放给留在本省高校读书的优秀考生。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这几万块的奖学金与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相比,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没办法,我家境贫寒,在金钱面前,别说父母了,连我自己也做不到多么坚持和笃定。 就这样,我进了武汉大学。那个以樱花著称,中国最美大学之一。 我知道,武汉大学也是很多考生梦寐以求的理想大学,我甚至听说,有些同学连续复读三四年,就只为到武汉大学去圆梦。 所以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说母校武汉大学是我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我真的想说,进入武汉大学法学院并非最适合我的选择…… 我是一个在城市郊区长大的农村孩子。幸运的是,受城市化进程影响,我可以因学区划片到城里读小学和初中;可不幸的是,家里没有了可以维持基本生计的田地。我们一家四口全部的生活开销,是靠我五十多岁的父亲在工地做水泥工维持。 我读初中的时候,班上大部分孩子都来自城市家庭,只有三四个同学是和我一样出生在菜农家庭。 当其他同学课间讨论一块钱一块的巧克力好吃,还是五块钱一包的更好吃时,我都不舍得花五毛钱买一瓶学校小摊上的橙汁汽水。有时候太口渴了,我就到教室外面的水龙头边上,用手接着自来水,不顾形象地大口往嘴巴里送。班上有女生喜欢背后议论我,说我不讲究卫生,因为手和自来水都很脏。 对我而言,卫生算什么?渴了,喝水,喝水,就不渴了,如此简单。讲究是什么意思?讲究能让我不渴、不饿么? 当然,最尴尬的是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班主任都会在班会上念出菜农家庭需要多交100多块钱的土地税。这似乎就是在提醒我,由于家庭出身的贫穷,我和大家是不一样的。 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争取在成绩上碾压那些家境好的同学们。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我看起来并非那么的一无是处。 或许就是这样的经历,我从未在学习上放松过。当然,也正因为这样的经历,时刻提醒我要努力节省,赚钱很难。 尽管我也有这些感性的烦恼,但我毕竟是个性格内向、喜好安静的人。摒弃杂念,专注学习,我的成绩就一直遥遥领先。在初三参加的全国数学奥赛和物理竞赛中,我都拿到了国家一等奖。 后来参加华师一附中的选拔考试,因发挥失常,我没有通过这次优中选优的选拔,但还是毫无悬念地进入了重点高中。 做为班上的佼佼者,老师和学校一直对我都特别关注。 在高二文理分班时,老师特别建议我选理科。我的老师是个善良而朴实的人,没有给单纯无知的我和我贫穷又狭隘的父母讲述太多理科的优势,只是直截了当地说了一句:“理科生好就业,容易拿到高工资。” 我的性格和成绩确实偏向理科,我也喜欢在数理化上深度思考。可我父亲却坚持让我报文科。他的理由是:“纵观美国近现代历史,大部分总统都是法律专业出身!我的孩子要学法律!学法律有前途,可以更好地建设祖国!” 这话是不是似曾相识?就跟每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爹妈一样,总觉得自己孩子并非平庸之辈,总会有光辉灿烂、与众不同的璀璨人生。可其实,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当初年少的我肯定不会这么愚忠愚孝地盲目听从父亲的安排。 直到现在,我父亲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还是:“个板板的(武汉亲昵地骂人方言),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老子又不会害你。听我的,没错!” 可现在的我,很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父母,希望以我为戒:在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选择上,多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多倾听专业人士(比如老师或家族里见识较多、较成功的人士)的意见,自己少插手。毕竟,人的一生,真是选择大于努力! 当然,我说这话并非是让孩子都忤逆家长,也并非是让家长做甩手掌柜。我只是想表达,如果父母是同年龄人中的佼佼者,有超过常人的智慧和经验,有广阔的心胸和眼界,那人生建议可以借鉴、可以听。 但如果父母一辈子都没读过多少书,也没走过多远的路,自己的生活都那么局促、紧凑和卑微,那他所谓的思想和经验就如同井底之蛙,听不得、信不得。 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在真正接触社会之前,是站在父母肩膀上看世界的。“不知道”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正所谓“无知者而无畏”。 很多富有人家的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其实不在于他们家有多少套房子和多少钱,更关键在于,他们的父母比穷人家的父母知道得更多、看得更远。 这些父母成功过,他们更知道成功的路要怎么走,所以他们的指导是有效指导,可以帮助孩子少走弯路,甚至选择捷径。而穷人家的父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成功,也没见过更好、更美的世界,你让他们如何给孩子指点方向? 所以,更多时候,穷人家的孩子只能靠自己慢慢扑腾、慢慢摸索。就像那句鸡汤里说的:“没有伞的孩子,只能拼命奔跑。”我们不要对有伞的人心怀忿意,我们做好自己,其实就已经难得可贵了。 当然,可能也有人会说:“我父母是农民,我读了那么多书,现在又在北上广深就业,是不是我的思想境界早就超过父母了?” 千万不要高估了自己。你父母是农民,而你很大概率也就只是生活在一线城市出租房里,企图改名为Lucy、Davie的翠花和狗蛋。 教育,真的无法实现阶层跃升。 2
好了,继续说回我的大学。 我就读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对法律专业,我谈不上喜欢与否,毕竟在应试教育下,不讨厌就只能是喜欢吧。 四年大学生活,我依然过的是简单的宿舍、教室和食堂之间三点一线。可能外人看起来枯燥,但我喜欢这样的宁静和孤单,最重要的是我没有经济的负担。 最初我有湖北省政府的奖学金,后来我年年都能拿到学校奖学金。大学四年,我没有问父母要过一分钱,甚至还经常把奖学金交给父母,补贴家用。 那四年,我除了学习之外,也会欣赏校园的美景。有时候在图书馆坐久了,会出去东湖边散步,看春天柳枝抽芽,樱花盛开。冬天,在白雪的掩盖下,我们的武大校园更有一种苍凉厚重之美。在这样的校园学习生活,我的心真的特别安静。 于我而言,读书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考试是我最轻松快乐的体验,因为每次考试都是我个人实力最好的证明,也是我可以自信满满地被老师和同学们赞誉的光辉时刻。 大四毕业前夕,联合国世界法组织在中国招募优秀学子赴南韩的国际学校公费读硕。这是当年的联合国主席潘基文先生发起的活动,学费由联合国组织解决。 凭着免费读研究生的吸引条件,我以优秀的毕业成绩和面试成绩,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和全国选拔出的其他20多名优秀学子奔赴南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