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7|回复: 0

陷入僵局的方案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82435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的设计人员都话都说不清楚了,还指望他能设计什么吗?给理顺了一下,大致意思如下。
在直径为100mm、高度为450mm的磁场腔体内部,设计一个可移动的加热装置,该装置能够将腔体内部加热至900-1400摄氏度。此外,还需设计一个用于停止加热并维持温度恒定的等温浴火池(可能是指一种能够保持设定温度不变的控制系统或装置)。样品位于从腔体顶部向下120毫米的位置,等待浴火池升上来对样品进行温度维持处理。

在磁场腔体的小尺寸空间内(Φ100mm×450mm),如何放置加热棒。
而且样品位于腔体顶部向下120mm处,需确保其周围无加热元件遮挡。
所以加热棒方案不行。

在磁场腔体的小尺寸空间内(Φ100mm×450mm),使用感应加热线圈可提供高效局部加热能力。
但是,感应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如100-400kHz)与腔体内部的主磁场(如电磁线圈产生的静磁场或动态磁场)叠加,若两者磁场方向相反,可能削弱主磁场强度。感应线圈的高频交变磁场在腔体内壁或样品中产生涡流,导致额外的磁滞损耗或发热,干扰实验结果。
若腔体设计为闭合磁路(如电磁线圈缠绕在腔体外围形成闭合磁路),外部线圈的磁场会改变磁路分布,导致磁通泄漏或局部磁场增强/减弱。
所以为了屏蔽磁场,还需要在腔体外部感应线圈与内部磁路之间,加装坡莫合金(Permalloy) 或铁氧体磁屏蔽层,将感应线圈的磁场限制在其局部区域,防止进入腔体内。
在感应线圈外部加装环形磁屏蔽罩(如铜或铝材料),通过涡流效应抵消部分外泄磁场。
这不是越搞越乱吗?

还有升降机构问题,如果采用丝杠导轨,实现加热模块在腔体内部的垂直位移(从腔体底部至样品位置),本身腔体内部就要求加热到900-1400摄氏度,且不说腔体内部空间狭窄,Φ100mm×450mm,单就环境温度而言,这什么样的丝杠导轨能承受10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
常规耐高温滚珠丝杠(如NSK)的最高工作温度仅150℃,高温下润滑油脂会碳化或挥发,导致滚珠与丝杠干摩擦,迅速磨损并卡死。
金属丝杠和导轨在高温下膨胀系数差异可能导致卡滞或精度丧失,腔体内径仅100mm,传统丝杠导轨需占用至少Φ50mm以上空间,挤压样品区域(需居中加热)。

如果采用陶瓷滚珠丝杠,它使用氧化铝(Al₂O₃)或氮化硅(Si₃N₄)陶瓷材质,耐温可达1200-1600℃,且无润滑需求(自润滑或石墨涂层)。

一个是陶瓷脆性较高,需优化滚珠和螺纹设计以避免断裂。另一个是成本高,需定制加工。

再重新捋一下思路,金属零件被置于一个高频交流电产生的交变磁场中,由于电磁感应现象,零件表面产生涡电流,从而导致零件表面迅速升温。一旦达到适当的温度(通常是钢材的奥氏体化温度),零件会被立即浸入冷却介质(如水、油等)中快速冷却(淬火),使得材料结构发生变化,形成马氏体或其他高硬度相,从而提高零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这不就是感应淬火吗,让楼主说的那么神秘。如果在感应加热后需要维持工件的温度,通常并不使用传统意义上的“炉子”,而是感应加热设备本身。
通过调整感应加热设备的功率输出,可以使工件保持在一个特定的温度。
炉子双层中间通冷却水,然后内部一层保温隔热层,整个炉子被放置在一个高频交流电产生的交变磁场中,炉体内部抽真空,通惰性气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4-4 04:17 , Processed in 0.09654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