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4|回复: 0

小米电动车烧死三人 国产电动车哪有不吹牛的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82435
发表于 前天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29日,安徽高速路上一辆小米su7撞上护栏起火,疑因车门被锁死,导致三个女大学生被活活烧死,但消息在抖音和微博上迅速被封杀,引发关注。

3月30日,网传视频显示,一辆小汽车子啊高速路上起火。有知情网友介绍,这是在安徽池州G0321德上高速,一辆小米su7碰撞起火,车门打不开,车上三位女生全部遇难。

网名“静守流年”网友发帖说,出事的是她的孩子,她的孩子和另外两个女孩,3人开车一起去安徽池州考事业编,3月29日晚10:45发生事故,车辆撞到护栏起火,车门自动锁死,大火烧了一个小时,消防、交警才出现。
她控诉,“为什么?小米的技术人员该死,不成熟的东西为什么要推出来害人?”“我的孩子大学生们,花一样的年龄,不该遭这种罪啊”。

还有一个网友说,出事的是她的亲外甥女,23岁,快要大学毕业,和两名女同学一起开车去安徽池州参加2025年3月30日的公考考试,在安徽铜陵枞阳的高速上,大约晚上22点,车辆突然失控撞击护栏,车门锁死,电池爆燃,“直接活活烧没了”。
据安徽高速出行服务网站信息,在G0321德上高速池州路段,3月29日23:12分,有车牌号为鄂AAV1226的小车撞中分带护栏后发生自燃,祁门往枞阳方向封闭。
网友说,“唉,这下又是3条命,活生生被关在里面烧死了”、“说好的只会往下喷,咋烧到车里了,说好的半机械式却在关键时刻打不开,听说还是粉丝家的孩子”。
出事女孩亲属发帖称,自己家的亲戚发帖揭露此事就被封号,在微博和抖音平台,关于该事故的视频已经被删除。

“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官方账号发布“小米SU7高速碰撞后燃爆致三人死亡”事故的详细说明。
小米表示,据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后遇道路施工车道封闭,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碰撞后发生惨剧。
尽管小米给出了详细的数据,但并未打消公众的顾虑。
同时,今年以来多家车企发布智驾新车,宣传时有过度之嫌,也让消费者产生疑惑,使用智驾功能时,怎样才能确保安全?

微博认证为“当事人家属王女士”的网友称,她是其中一位遇难者的母亲。当天,她的女儿和两个朋友开车到安徽参加考试。临近目的地高速出口时,由于道路施工修缮,施工单位用路障封闭车道并改道至逆向车道。
据小米提供的信息,当天22:27:17,NOA(领航辅助驾驶)被激活,车辆处于自动驾驶辅助状态。没想到仅仅过了十几分钟,事故就发生了。
22:36:48,NOA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22:44:24,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22:44:25,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22:44:26-28之间,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也就是说,系统识别出车辆前方有障碍物后,留给驾驶者接管并紧急制动的时间只有两三秒钟。尽管驾驶者第一时间接管,但悲剧仍然没有避免。
据了解,当事车辆为小米SU7 2024款 700km后驱长续航智驾版车型,搭载73.6千瓦时的弗迪磷酸铁锂电池,配备小米全栈自研的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Xiaomi Pilot Pro,搭载“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异形障碍物识别精度小于0.1米,依靠大模型,可以更拟人地实时观察、动态调整,具备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车道居中保持等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小米官方宣传内容显示,SU7还具备“前向防碰撞辅助功能”,当车辆以30km/h~130km/h车速行驶时,通过摄像头监测到本车与正前方、前向横穿风险目标(车辆、行人、二轮车)存在碰撞风险,会发出风险预警,并在危急情况下主动实施制动。但在这起事故中,网友质疑该功能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同时,小米SU7上市时,其搭载的隐形门把手也被重点宣传。发布会上,雷军提到,传统隐藏式门把手在发生侧翻或撞击等事故时,可能会卡住打不开,导致车内人员被困。小米 SU7 的半隐藏式门把手设计申请了专利,在保证美观和风阻优化的同时,能在极端情况下实现手动操作,提高了安全性。
小米说明发布后,网友质疑SU7车门断电后是否会无法开启。小米汽车工作人员表示,在四个车门内饰板下方,储物格位置均配有应急拉手,应急拉手为机械锁,即使电池受损也能打开,紧急情况下可使用应急拉手打开车门。
至于车辆碰撞后为何会立即发生燃爆的问题,小米官方尚未给出解答。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小米的说明是事情发酵后采取的公关应对策略,并没有解释很多核心问题,真实情况有待交警部门调查公布。
按照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汽车智能驾驶共有L0至L5六个级别,其中L1和L2属于辅助驾驶,L3为有条件自动驾驶,这个级别的车辆尚未大规模上路,仍处于试点和测试阶段,L4至L5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目前,我们常见的智能驾驶以L2级别为主,这一阶段属于辅助驾驶范畴。
2025年被誉为智能驾驶普及元年,短短三个月内,多家车企推出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搭载在全新的车型上,“卷智驾”成为了很多车企的共识。以前,二十万元以上的车型才会搭载智驾;如今,10万元左右的车型也开始普及。
但在宣传过程中,企业往往有夸大之嫌。比如,有车企宣称,在过去一年里推送了高速NOA、城区NOA、无图NOA等功能,旗下任何一款车都可以使用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功能,但该品牌车主使用时发生多起智驾事故;另一个品牌提出 “全民智驾” 概念,宣称要将高阶智驾技术下放到10万元以下车型中,但实际上,一些低价车型只是在车名中加入了“智驾版”,硬件无法升级智驾功能。

张翔认为,车辆如果搭载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一旦发生事故,就将由车企负责。很多车企为了规避风险,把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宣传成“L2+”“L2.5”甚至“L2.999”,不符合国家标准,有作秀和误导消费者之嫌,“车企与其花大力气做营销,还不如好好研发技术。”
张翔提醒,消费者不能被车企的过度宣传所误导,要知道相关功能的使用范围。“使用自动驾驶功能时,一定要时刻注意前方,如果车辆的速度及安全距离超过了人的掌控范围,就要及时接管,对交通安全有敬畏之心,以免悲剧发生。”(潮新闻 记者 范国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4-4 04:15 , Processed in 0.08837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