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回复: 0

紫铜薄板 又是局部薄 又是多道折弯的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91669
发表于 前天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材质是紫铜,所以加工起来麻烦事就有很多。
紫铜(纯铜,含铜量≥99.5%)因塑性极佳、强度低、导热快、易氧化的特性,其折弯加工与钢、铝等材质存在明显差异,需重点关注材质状态、折弯参数、模具适配性及表面保护,避免出现开裂、起皱、尺寸偏差或表面损伤。


紫铜的塑性与硬度随热处理状态变化极大,直接影响折弯可行性:
优先选择退火态紫铜(O 态):退火后的紫铜硬度低(布氏硬度约 30-40HB)、塑性极强,折弯时不易开裂,是折弯加工的最佳状态。
若使用 “硬态紫铜(H 态,如 H14、H18)”,其硬度高(布氏硬度约 80-120HB)、塑性差,折弯前必须先进行低温退火处理(温度约 300-400℃,保温 1-2 小时,随炉冷却),否则易在折弯处出现裂纹。
禁止直接折弯 “时效硬化态” 紫铜,部分含微量杂质的紫铜(如磷脱氧铜)若长期存放,可能出现轻微时效硬化,需提前检测硬度,确认合格后再加工。



紫铜在空气中易生成黑色氧化皮(CuO)或暗红色氧化亚铜(Cu₂O),氧化皮会:
导致折弯时模具受力不均,引发材料起皱;
划伤模具表面,同时造成折弯件表面凹坑、压痕。
处理方式:
用 120-240 目砂纸轻磨表面,去除氧化皮(避免过度打磨导致厚度不均);
用 10%-15% 的稀硫酸或稀盐酸浸泡 5-10 分钟(常温),去除氧化皮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再用无水乙醇擦干,防止二次氧化;
加工前若存放超过 24 小时,需在表面涂一层薄机油(或专用铜材防锈剂),隔绝空气。

紫铜塑性好,但过度小的折弯半径仍会导致局部应力集中开裂,需根据板厚(t)选择合理 R 角
若设计要求 “小 R 角”(如 R<1.5t),需采用 “分步折弯”:先折出较大 R 角,再通过整形模具逐步缩小(每次缩小 0.2-0.3t,避免一次性变形过大)。
紫铜导热快,若折弯速度过快(如>5mm/s),局部摩擦生热会导致材料瞬间软化,出现 “过弯”(角度超差);同时高速会引发材料振动,导致折弯边不齐。

紫铜强度低(抗拉强度约 200-300MPa),压力过大会导致材料被 “压溃”,折弯处厚度变薄(超差);
模具与材料贴合过紧,后续取件时拉伤表面。


折弯上模(冲头)、下模(V 槽)需经过抛光处理(表面粗糙度 Ra≤0.8μm),避免模具表面的划痕、毛刺划伤紫铜表面;
禁止使用加工过钢材的模具直接折弯紫铜(钢材残留的铁屑会嵌入紫铜表面,形成 “压痕”),需单独配备铜材专用折弯模具,或使用前彻底清理模具。

V 槽宽度(V)过窄易导致材料起皱,过宽易导致角度偏差。
定位块、挡料板需用软质材料(如聚氨酯、黄铜块)包裹,避免硬质工装划伤紫铜表面;同时确保定位精度(±0.1mm 以内),防止折弯尺寸偏差。
铜折弯后会有一定回弹(回弹角约 1°-3°),需在编程时 “预补偿”:根据试折弯结果,将折弯角度设定为 “目标角度 + 回弹角”。
复杂折弯件需按 “先内后外、先小后大” 的顺序,避免后道折弯时工装与已成型部分干涉;若需连续折弯,两次折弯间隔需≥5mm,防止局部应力叠加开裂。
紫铜折弯后内部存在残余应力,若直接存放或加工,可能出现 “应力释放变形”(尤其是厚料或复杂形状件),需进行低温去应力退火。

用清水冲洗折弯件表面的机油、杂质,再用软布擦干;若表面有轻微划痕,可用 400-600 目砂纸轻抛,然后用无水乙醇脱脂;
长期存放需进行防锈处理:涂覆专用铜材防锈剂(如苯并三氮唑类),或真空包装,避免与空气、水分接触导致氧化。


要实现紫铜薄板(原厚 0.5mm)的局部减薄至 0.3mm(需去除 0.2mm 材料),需结合紫铜 “延展性好、硬度低、易变形” 的特性,优先选择 “低应力、高精度、能精准控制加工区域” 的工艺,同时避免非加工区变形或表面损伤。

化学蚀刻:通过 “掩膜保护非加工区 + 化学溶液腐蚀加工区”,实现局部微量去除(0.2mm 属于典型微量蚀刻范围),无机械应力,可精准控制减薄区域(包括复杂形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9-5 18:39 , Processed in 0.10309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