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1|回复: 0

深圳现在什么德行了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93759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被誉为“亚洲硅谷”的中国深圳,新冠疫情后的经济状况引发外界持续关注。有观察者指出,随着外资和台资企业的撤离,当地制造业和服务业受到巨大冲击,出现了工厂倒闭和失业潮,到处都是萧条的景象。失业大军不得不在公共场所露宿。

近日,多位社群媒体博主分享了深圳经济现状的观察。拥有54.5万粉丝的博主“996Rainmaker”发布实拍视频,记录了龙华汽车站、广场、公园等地有民众夜宿的景象。视频中,一名受访路人表示自己已在深圳流浪二十多年,长期在桥下或公园过夜,现在他决定在广场睡觉。

另一位博主“爆料姐深圳”则形容,深圳如今面临外资撤离、台企转移、工厂倒闭、商场关门、上班族失业以及民众露宿街头等现象。她指出,城市的街头人流减少越来越安静,地铁载客量下降越来越空,CBD写字楼空置率上升变空壳总部,甚至福田区的部分星巴克、麦当劳门店也已关闭,撤离中国。

“爆料姐深圳”分析认为,深圳从小渔村发展为国际都市,主要得益于数十年来台资与外资企业共同建立的制造链、出口链、技术链和供应链。她观察到,目前龙华、宝安、坪山等地的工业区呈现萧条,部分台资工厂已集体转移至越南、印度、印尼等地,设备随之迁走,导致当地工人失业。

她进一步描述,罗湖广场外睡满了没地方去的打工人。夜间在福田CBD的桥下、地铁口和写字楼后巷等区域,可见到铺着纸板过夜的民众,其中包括失业的程式设计师、建筑工人和外卖骑手等。这些人白天寻找工作机会,夜晚则在户外过夜,部分民众为节省开支甚至只吃泡面、喝自来水。

新冠疫情后,多方报导,包括外媒和中国大陆自媒体,均指出外资从中国撤离的趋势,以及中国对外资吸引力减弱的情况。
其中一个案例是,深圳一家拥有38年历史的老牌港资家电企业于2023年8月18日宣布,由于疫情后的经营状况恶化而结束营运。
关注中国劳工状况的人士韩东方指出,2023年以来,中国企业倒闭现象普遍,难以判断此趋势是否已达高峰并会过去。因为“情况就好像海啸到了岸边,你不知它何时退回去。”
去年9月,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布一份针对台湾企业的研究报告《多元化而非脱钩—台湾产业应对地缘战略风险》。
该报告指出,有57.4%的台企正在考虑或已开始撤离中国大陆。这项调查是在2023年底对610家台湾企业进行访问后得出的。研究显示,台商撤出中国大陆的前三大主要理由分别是:人工成本过高(33%)、供应链中断的可能性(25.9%)、以及投资政策的改变(25.2%)。报告还强调,倾向撤出中国大陆的台企比例远高于其它国家的企业。

“爆料姐深圳”质疑深圳当局在应对这些挑战上的策略。她认为,当局并未积极尝试重新吸引外资和台企回归,也未采取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以减轻企业负担,或放宽管制以促进订单和资金回流。相反,她观察到,当局对企业撤离和资金流动实施更严格的限制。例如,台企若要撤离,需经过层层备案和审批,外汇结算也面临更严格的审查和延迟。部分企业主曾试图低调撤厂,却遭遇阻碍。
“一大堆老板原本打算低调撤厂,悄悄关门,结果被连夜堵门。有些台商和外资老板干脆把设备连夜拆了运出去。生怕拖一天就被拿捏一天。”
她感叹:这哪里是什么国际大都市,这分明就是一个高物价,高压力,高失业,低希望,低薪资,低安全感的现代都市困境。这座城市快要没血没气了。政府却死死抓着最后一口人气,恨不得把人钉死在这片地上。不准走,不准跑,不准抱怨,更不许把实情说出去……

深圳,作为全国经济规模第一大省的火车头、全国出口第一城,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之都,进入到2025年经济突然全面失速。

先看一则网络爆料,深圳罗湖区公办学校老师5月工资已经快发不出来了。早在一年多前就听说过深圳某区财政向兄弟区借钱应急的事。
这个事情反映的是,当下形势,即使一线城市深圳财政也很困难,个别区和单位已经到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地步。

让我们从微观事例回到深圳最新的经济数据。下面是深圳1-5月的四项主要经济指标。
第一项,规上工业增值加,作为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核心指标,其同比增速只有3.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去年全年的增速低了6.2个百分点。
下一个指标,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暴跌9.2%,而去年全年还有2.4%的增速,与全国平均相比的话,差了将近13个百分点。
然后,进出口总额同比大跌8.6%……虽然,明眼人都知道,关税战是主要原因,深圳作为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在关税战中受打击最大。
最后一个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算是唯一过得去的指标,受益于国补刺激,增速相比去年大幅提升,但与全国水平相比差0.3个百分点。

接下来,再深入扒一扒指标背后的细节。
先说固定资产投资。多年来,深圳以财政实力雄厚著称,实体产业税源滚滚,楼市飙涨卖地收入盆满钵满。有钱自然政府可以大兴建设,明明一条道路看着还挺好的,愣是被捣碎了重修,以至于网上有了个笑话,说深圳有个特产叫“当当当”。所以,政府基建投资加地产商投资,一直把深圳固定投资数字拉得非常高,增速在整个广东省一骑绝尘。
但去年开始,形势出现转变,去年全年增速下降到只有2.4%,而到今年投资数据直接负增长。今年一季度固投额下降2.1%,1-4月严重恶化,下降8.5%,1-5月份继续恶化,下降9.2%,趋势上看,一个月比一个月糟糕。
通过扒统计月报,可以看到固定投资里面,1-4月:国有经济投资下滑14.2%,比民间投资下滑还要厉害。而在2024年上半年,国有经济投资一度高达两位数增长,对冲了民间投资的负增长,从而保住了全年投资的正增长。

今年国有经济投资为什么突然崩了?显然与深圳国资系统缺钱以及深圳财政负增长有关。这里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开头关于公办学校发不出工资的爆料。
另外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事例,今年半年时间,为了救万科,深圳国资已经通过深铁集团向万科累计输血211亿元。换言之,国资的钱被迫用来还债、化债,搞新项目投资建设已经顾不上了。
然后看工业。深圳凭借高新技术产业拉动,一直以来工业实力强劲,不仅增速快,还效益好。但到了今年,工业增速下降厉害,而且经济效益下滑,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
统计月报显示,1-4月工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3%,企业亏损面高达39.5%,同比扩大1.2个百分点。这个亏损面已经相对接近2024年上市公司近半企业亏损的情况了,但我相信实际亏损面应该超过上市公司,也就是应该至少有一半工业企业出现亏损。
具体原因,首先当然是出口下滑导致工业企业缺乏订单,进而导致企业亏损;另一个原因相信就是近期热议的“内卷”。
前几年深圳工业增速一直高达两位数,用狂飙突进来桩、锂电池、光伏器件为代表的新能源产品产销火热,到了今年形势反转,新能源领域成了红海市场,产能严重过剩,大量公司亏损,于是深圳工业数据反受其累。
与工业失速相印证的是货运量数据大跌。1-4月,深圳货运量下跌8.6%,其中铁路货运量跌18.9%,水路货运量跌12.7%。
再看进出口方面。今年一季度,全市出口额下降8.7%;1-4月,出口下降7.0%,1-5月,出口下降8.6%。相信出口相当大程度是因为美国关税影响,川普从2月到4月先后多次对华加征关税以及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对作为最大出口城市和跨境电商之都的深圳造成了立竿见影的打击。
从1-4月的数据来看,所有出口中,从出口主体来看,民营企业出口下降11.7%,外资企业出口增长3.0%;从出口地区来看,出口美国下降12.5%,出口东盟下降14.2%(主要通过越南等国转口),出口欧盟增长2.2%。这些数据显然印证了关税的影响。

最后,是消费这块。因为庞大的人口规模主要是外来人口,深圳一直消费疲弱,这两年即使有大量香港人过来跨境消费,但拉动了一两年数据之后,新增已经不多。今年主要受益于国补,这与全国情况类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餐饮和商品零售两大类,餐饮没有国补政策,所以1-4月的增速只有1.2%。
今年初,深圳定下的2025年GDP增长目标是5.5%比国家定的目标5%要高,相信本意是要给全国经济增长做贡献,只是深圳决策官员怎么都没料到,形势逆转如此快,今年深圳经济大概率是要拖全国的后腿了。
数据背后,关系到的是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普通打工人,关系到他们的工作能否保住,工资能否正常发放,以及无数的家庭能否继续静好如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10-9 19:44 , Processed in 0.08327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