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11|回复: 2

钱倾天下北京篇

[复制链接]

300

主题

6773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474
发表于 2018-11-9 09: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蛮族勇士   
北京是老蛮我一路撸过来的第二十个城市,也将会是撸得最艰难的城市。我用这样一组数据作为北京篇的开头:2015年末,北京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高达12.86万亿,显著超出所谓的金融中心上海的10.38万亿;至于南中国那两个伪一线城市,深圳5.78万亿,广州4.28万亿,更是没法和北京相提并论。钱倾天下,就是北京经济最主要的特征。要知道全中国2015年末的各项存款余额(略等于M2,也就是全中国的资金总量)也就是139.78万亿,单北京这一个城市的资金量,就占到了全国的9.2%。这资金集中度,真是让人无言以对。
第一部分、扯淡的高储蓄率
要把北京经济讲明白,最关键的,就是讲钱。而要把钱的问题讲明白,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传说中的高储蓄率问题。我大中国的国产经济学家们总喜欢讲一句话:中国的储蓄率太高了,恨不得都高达50%以上了。老百姓手里有太多钱趴在银行账上不动,导致中国消费不振。然而这种高储蓄率的说法总是显得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格格不入。要知道农民基本上都是穷逼,存不下几个钱,而城市里面,写字楼民工们也基本上都是月光族,即便是更高层的金领银领们,也都要纷纷的跳进买房按揭的坑里去,为了每个月的房款焦头烂额,连买个包包都要计较半天的。这所谓的高储蓄率,到底是从哪来的?难不成凤毛麟角的几个大老板,竟然就把这近14亿人口的大国的储蓄率推高到惊人的程度?不把这事说清楚,本文根本就写不下去。那么,就让我们来仔细的验算一下,我大中国的储蓄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
居民储蓄率的计算口径有两个,最常见的是收入口径,也就是年度新增储蓄额对年度居民总收入的比值。通俗来说,就是大家辛苦工作了一年,会把多少税后收入拿去存起来的意思。下表为1998年至2015年的18年间,我大中国全体国人的收入总额与当年度的新增储蓄额。所有的数据来源均为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的年度统计公报上的官方数据,老蛮我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经济数据狂,可以向大家保证,连一个小数点都没有引用错误。在统计上,我国一贯只公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数据,没关系,我们还可以查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各自的总人口数据,只要我们乘一下,就能得到总收入数据了。从这份附表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的储蓄率大致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曲折过程。98年到08年,储蓄率逐步震荡上升。而从08年到2015年,储蓄率则呈现逐步下降之势,2015年已经跌到了13%!综合来看的话,这18年来中国人民的总收入之和为238万亿,这些总收入形成新增储蓄额总共为48万亿,由此计算出我大中国这18年来的整体储蓄率水平,也只不过是20%罢了。而2014和2015年,连续两年的储蓄率已经只有13%了,比这18年的整体水平低了足足7%。这意味着近两年,中国人已经不储蓄了。
另外一个计算口径比较复杂,GDP口径。GDP其实是个增加值概念,通俗的说,就是一年下来,全国的所有经营主体创造的税前利润之和。这些利润有多少能变成当年度的储蓄,大概也能够反映出一国国民对于储蓄有多高的热情。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使用这个口径计算“国民储蓄率”。根据他们的计算,目前全球的平均国民储蓄率为25%,而中国的国民储蓄率有56%,高居全球前三。我大中国不长脑子的国产经济学家,总是拿着人家的这组数据痛骂中国人不消费,让城市里的小清新月光族们一听到就不知所措,明明都消费到房租都付不起的地步了,还要骂咱们不消费,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个啥意思。
关键问题在于,世界经济组织口径中的“国民储蓄率”中的“国民”两个字,不等于“居民”,它还包括了政府、企业的新增存款,以及净出口数据,计算的是整个国家的财富净增长,跟我们通常所称的居民储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下表我们给出了1998年至2015年的GDP口径的居民储蓄率数据,不好意思,这一次计算的结果更是让人大跌眼镜:中国的居民储蓄率水平综合来看,只有9%。我再强调一次,这些数据同样都是公开的,都能在国家统计局的官网上轻易查到。作为社会新增财富的GDP,每年都只有9%左右能形成居民储蓄。所谓中国是个居民高储蓄率国家,根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我们的国产经济学家们在引用世界银行的数据时,刻意混淆了“国民储蓄率”与“居民储蓄率”的区别,为了自圆其说,他们甚至在各种文章中干出这样的蠢事:不用每年的新增储蓄额作为计算储蓄率的分子,而是直接用年度储蓄余额做分子了,然后假模假样的鼓励国人加大消费。这种算法简直就是瞎扯淡。储蓄余额是个存量概念,并不是当年度形成的,而是长期存续和累积的结果,要计算储蓄率,只能使用新增储蓄额来算。非要用储蓄余额来算的话,美国2013年居民储蓄余额7.2万亿美元,对比它当年度16.77万亿美元的GDP,那储蓄率岂不是高达43%?所以全世界都应该鼓励美国人民赶紧消费去,不要继续存钱了?这不是瞎扯淡吗?当然了,国产经济学家们这种刻意说谎的行为,其实是为了掩盖一些不愿意让世人知道的事实,这事我们到第二章再说。
要说我大中国,宏观税负恨不得比欧洲还高,社会福利恨不得比非洲还低,所以储蓄率维持在30%以上,每挣10块钱,把其中的3块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才是国民最合理的选择。然而我大中国的真实居民储蓄率,无论你用什么口径计算,也就是在10-20%之间。在养老疾病失业问题上,我大中国政府大致是指望不上的,能救命的,就是自己家里辛辛苦苦存的那两个钱了。在数据上,根据2015年国家统计年报,我国拥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总人数为3.54亿人,而全国16岁以上的成年人总数有11.33亿,占比仅为31%。至于另外还有一种养老保险,大号叫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现在已经覆盖了5亿农民,可惜一个月的养老金平均只能发50块钱,连江苏这种富裕省份,也只能发到115块钱。对于这个东西我们直接就忽略掉算了,不用理会。在医疗保险方面,报销比例较高(约7成左右)的职工医疗保险只覆盖了2.89亿人,再加上报销比例较低(约5成左右)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以及若干富裕地区搞的新农合险,可以享受到医疗保险的人口总数也只能达到6.66亿。生病这种事跟养老保险不一样,这可不分男女老少,所以得跟全国13.75亿的总人口做比较,这么一算,能享受到医疗保险的人口比例也就是48%。至于失业保险,这玩意在我国基本上就不存在,要申领失业保险金,程序艰难得犹如修炼成仙。我只给出这么一个数据就够了:2015年我国成功申领到失业保险金的总人数,只有227万人。整体来说,我国在社会福利体系建设上,医疗方面相对来说还算勉强,养老就是一塌糊涂了,至于失业救济,从来不在这个国家的考虑之列。当然了,就我国在医疗保险上这个48%的覆盖率和最高7成的报销率,要拿出去跟欧美比,那也一定是没法比的。欧洲就不说了,基本上是百分百公共医保覆盖率,以及百分百的费用报销率。美国的情况稍微复杂一点,在奥巴马启动医改方案之前,公共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大概为25%,再加上60%左右的主要由企业主依法必须为在职员工购买的商业保险,由此达到85%左右的覆盖率,费用报销比例则约为90%。现在奥巴马的医保方案,就是要扩大公共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由此达到整体95%左右的医保覆盖率,这事在美国国内也有挺大的争议,推进起来难度很大。但是不管怎么说,那也比我大中国要强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0

主题

6773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474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09: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你欧美的居民储蓄率有个百分之十几二十也就够了,生老病死的关头,能指望国家搭把手,我大中国那可真不能指望。然而就算如此,中国的储蓄率依然无法维持。就算用看起来较高的收入口径计算的居民储蓄率来看,这18年下来,也就是勉勉强强维持在20%左右,2014年之后,居民储蓄率已经跌到13%了,在现在这个经济下行的萧条时代,再指望储蓄额能有啥像样的增长,恢复到20%去,这根本就不现实。虽然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储蓄余额现在看着还挺高,52.66万亿,但这是大家手里的一点子老本,能存到现在都不容易,在这个零福利社会,养老治病都靠它了,但凡有点风吹草动,把这点老本吃完了,中国人就只能集体饿死。所以,以后如果再看到有国产经济学家惦记着国人的这点救命钱,拿高储蓄率出来扯淡,鼓励大家把存款拿出来消费,大家直接大嘴巴子上去扇死丫的就对了,扇完了再踢几脚,顺带吐几口唾沫。要不这样,简直不能消大家伙的心头之恨。
然而,我们当然不能满足于单纯的列举数据。储蓄率雪崩已经是既定的事实,虽然这个事实令人震惊,恨不得单单推演出这个事实本身,就已经可以作为一篇博士论文的题目。然而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经济数据狂,我必须要做出更深刻的论述:国人的收入未能进入储蓄,那么,钱到底去了哪里呢?
第二章:钱都去哪儿啦?
我大中国的国产经济学家们,在宣称中国有高储蓄率的同时,还总喜欢声称中国的收入被低估了,还有很多灰色收入未被纳入统计之中。然而这直接就是一个悖论。作为分子的新增储蓄额是我大央行公布的数据,直接用每年的储蓄余额减出来就行,这个数据基本上是可信的。但是居民总收入是计算储蓄率的分母啊!收入低估了,分母数值更高的话,那储蓄率可就更低了。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无论是阳光收入还是灰色收入,中国人的钱,到底去了哪里?作为一枚关心宏观经济的中国人,我们对一个说法其实耳熟能详:中国是一个高税负国家,并且税负比例越来越高。然而对于税负的增长幅度到底如何,我们往往缺乏一个直观的,基于官方数据的计算。现在的种种说辞,往往都是基于猜测,基于推理,基于大众的心理感受罢了。老蛮我既然要开始谈钱去了哪里的问题,我当然不会像普通人那样,随随便便的发几句牢骚就算了,我怎么也能给出一组具有强大说明力的数据,来论证这个众所周知的观点:钱,都被国家拿走了。
2008年是我大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值的峰值年,高达46%,这刚好与第一章中我们给出的居民储蓄率数据表中的情况相对应,均以2008年为峰值年。08年之后,在居民储蓄率直线下跌的同时,居民储蓄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值同样直线下跌,到2015年,比值已经下跌到了38%,较峰值的46%下跌了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政府的存款余额所占的比值持续暴涨,从2008年的10%直线上升到2015年的19%,升幅为9个百分点。这一下根本不用再考虑其他因素了。居民储蓄占比下降的点数,刚好与政府存款占比上升的点数基本对应。结论非常很明显:老百姓手里的钱,跑到政府手里去了。(中央政府在哪里,还用过多解释吗?北京才是真正的全国金融中心,上海只是挂了虚头)
文章太长,给出链接:  https://www.douban.com/note/574542636/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9 09: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上次发的那个飞机表演的事,在凤凰网上,都404了
许多东西,你放下了,是个永远的困扰,每天都出现,无法避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1-11 11:06 , Processed in 0.09492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