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70|回复: 9

掘越访谈录

[复制链接]

18

主题

302

帖子

17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16
发表于 2017-7-2 10: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二流的半工业国为何能够制造出世界一流的尖端武器,从而把战争肆无忌惮的播撒?从技术性的角度来看,零式战斗机无疑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下的文字记述了这种飞机从设想到定型之间的一系列经过,结合少量的战时笔记和设计者提供的亲身体验,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几乎每一种武器都会经历的东西:怀疑与失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3040821_1.html/ ]

■ 与设计者对话

1976 年,时任自由撰稿人的前记者柳田邦男(YANAGIDA KUNIO)被安排对零式战斗机的总设计师掘越二郎进行一次专访,柳田形容掘越“高个子、长脸、眼镜后面是奇怪的笑容,不像是个战斗机设计师,但是自信得有些自大”。柳田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尖锐有趣。

掘越二郎

记者:请谈谈“马里亚纳打火鸡”。(一上来就直奔主题)

掘越:确实,零战的防弹能力非常差,这也是战时日本军用飞机的通病。油箱是一个死穴,一旦被击中就完了。但是美国考虑得非常周到,刚开展不久他们的研究重点就转移到防弹措施上。美国飞机的油箱内侧有多层的橡胶封闭,中间的层是由生橡胶制成,因此即使油箱被子弹击穿,那生橡胶会立即和燃油溶合,这样就不会漏油了。日本在越打越糟的时候才想起这项技术,不过别说橡胶,就连适用的粘合剂都没有开发过。

记者:美军所说的“莱特”是指什么?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掘越:“莱特”是说一式陆攻(轰炸机)。这种飞机设计得不好,因为轰炸机和战斗机遭遇的时候怎么可能以机动性胜出?对于轰炸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抗弹性能,不过一式的设计中却从未考虑这一点。但是战斗机不一样,除了驾驶员的水平外,空战性能决定一切。不过以当时日本的水平,制造的发动机动力要比欧美先进国家低平均 20~30%,为了获得更灵活的性能,不得不牺牲一些东西。

三菱 一式陆攻(G4M),山本五十六的毙命之所

记者:也就是说牺牲了防弹装置?

掘越:军方认为战斗机的要领在于如何更有效攻击并击落敌机,而自己伤亡与否则不在考虑之列,这就是当时的指导思想。取消防弹装置可以使飞机变得更轻,能够拥有更好的灵活性,攻击力也就增加了。(也就是说,日军从不考虑自己飞行员的死活)

当时的军用飞机开发手续是这样的—由陆海军的航空本部收集每年的报告,诸如对正在使用的飞机评估、缺点的记录、战斗记录、航空队的意见、各种外国飞机的发展动向,然后据此空想出新飞机“应该”拥有的性能,诸如爬升能力、最高时速、航程、盘旋能力、武器和引擎等都在草案里决定下来,称为“设计计划命令书”。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 OR(Operationl Reseach)。此份文件会被分发给各航空公司竞争,最后胜出的样机获得量产许可。基于以上设计思想和军方提出的命令书,当然不考虑防弹性能这类事。

虽说牺牲了防弹性能,但零战实际上还是勉强通过苛刻指标的,因为对引擎只有 1,000 马力的飞机来说这些要求几乎是极限,当时它的空战能力很好。但是装备 2,000 马力引擎的美国格鲁曼F6F泼妇战斗机出现以后,苦头就开始了,如何应付她?不过这也是生产力和国力太差的体现,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飞机本身。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记者:所以产生了“打火鸡”。

掘越:事实上零战在五年间没有加大引擎马力,也找不到后继机种,陆军和海军都搞自己的一套。弄这么多“百花主义”的设计方案,最后一个也造不出。相反的,美国人非常聪明—他们的机种不多,但是都实用。大马力高性能的 F6F 和飞行高度远超零战的 B-29 轰炸机是美国“重点开发主义”的成功。

记者:打个比方,一件商品在现代社会也不可能连续五年在竞争中不落伍的。

掘越:不过零战的寿命并不短,最初它是站在世界航空技术尖端的,后期的落伍也有国力不济的原因。

记者:零战的设计是从 1937 年开始的?

掘越:正式列装是 1940 年(纪元 2600),所以叫“零式”。而提出设计要求是 1937 年(昭和 12),所以试验型叫做“十二试舰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3040821_1.html/ ]

记者:您成为零战的总设计师有什么特别原因吗?

掘越:没有。可能是一直在搞海军飞机的关系,因为刚完成九六舰战,1932 年也试着设计过七试舰战。所以上面希望保持一个设计上的延续性。

三菱 A5M 也出自崛越二郎之手,本图显示了一架侵华 13 航空队的飞机,起落架之间的半圆形物体是 A5M 早期的可抛副油箱

记者:1932 年…那时您非常年轻?

十二试舰战

掘越:没错,那时我在公司干了 5 年,刚 28 岁。七试舰战是我设计的第一种飞机。(最后失败,未生产)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记者:您对公司委任您这样的新人担任设计是否感到惊讶?

掘越:为什么惊讶?公司其实很不景气,我可是为数不多的东大航空系毕业生之一,说不定他们把我当作走出困境的希望。(好大的口气)

1937 年 5 月,日海军将96舰战的后继机型“十二试舰战”的计划命令书向三菱和中岛公司负责人展示。但是因为还不知道是否确定需要研制,因此以掘越为首的三菱公司的“高尔夫狂”过起了有闲阶级的生活。

此时公司没有生意,设计师们无所事事。三菱在名古屋建造了一座飞机制造分厂,这栋三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的二楼是发动机车间,三楼则是机身车间。而胆大包天的掘越二郎把楼顶私自改建成自己的高尔夫练习场,美其名曰“观景台”。他回忆起这段日子的时候总免不了提到一次高尔夫大赛,他是如何在预赛里得到了 88 分的最低分而取得第一(最低分得第一?这算什么规矩),然后又在决赛前感冒没去成,等等等等。

10 月 6 日,掘越在公司里被上司科长服部让次叫住,服部拿出一份正式的“十二试舰战计划命令书”给他看。掘越阅读过上面的一堆数字后一阵头皮发麻。这份命令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1. 综合:作为护航战斗机应该拥有比敌军战斗机更优秀的空战性能;而作为截击战斗机则应该拥有可摧毁敌军轰炸机的火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2. 速度:在高度4,000米时最高时速达到 500 公里(270英里)以上。

3. 爬升能力:在 3 分 30 秒内上升至 3,000 米。

4. 航程:正规状态下在 3.000 米高度一般速度飞行 1.2 小时至 1.5 小时。在安装附加油箱的超载情况下,3.000 米高度一般速度飞行 1.5 小时至 2 小时。巡航速度时应可持续飞行 6 小时以上。

5. 起飞滑行距离:风速 12 公里时,滑行距离在 70 米以下。

6. 着陆速度:时速 170 公里以下。

7. 滑翔能力:每秒 3.5 米至 4 米。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3040821_1.html/ ]

8. 空战性能:不得劣于 96 式二号舰载战斗机一型。

9. 空战武器:99 式 20 毫米一号固定机炮三型 2 门,97 式 7.7 毫米固定机枪 2 挺。

10.炸弹:超载状态下携带 60 公斤炸弹 2 枚,或 30 公斤炸弹 2 枚。

敞开式座舱,固定式起落架的 96 舰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02

帖子

17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16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10: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敞开式座舱,固定式起落架的 96 舰战
掘越回忆说他当时的第一个想法是:“想要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啊,做梦去吧!”潜台词就是“海军是混蛋”。当然出于日本人特有的言辞虚伪,他不可能在上司面前说出这些,于是掘越答道:“很严格么,看来疏忽任何一项都很难。”说完这句含含糊糊的话,他想起一个词;万能战斗机。如同永动机一样,多用途战斗机在 30 年代中期是航空业者的一个理想,因为它存在着诸多的技术难度:为保证一击必杀的强大火力,掘越必须采用还处于试验阶段的 20 毫米机炮,但是即便机炮没问题,为了达到高速而相对脆弱的机体则很难承受机炮射击的后坐力破坏;而为了寻求高超的盘旋性能,机翼面积必须设计得大一些,但是若想得到高速则机翼就得细长才行。种种矛盾限制着多用途战斗机的前途。
三菱硬着头皮上马这个没有头绪的项目。1938 年 4 月 10 日递交了《A6M1 计划草案》(A6 代表十二试舰战,M1 是“MITSUBISHI 1”的缩写—代表“三菱产品第一号”),下面的文字是从该草案中摘录的,充斥着对无理要求的不满: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综合性能、性价比、制造简易程度有很多相抵触因素存在。比如单就综合性能来说,盘旋能力、爬升能力和续航能力、火力互相矛盾,而速度和盘旋能力、视野、火力等根本就是势不两立…本计划的目的仅是在这些矛盾中作最大限度的调和,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的能力…”军方之所以提出这些过于苛刻的要求,主要是由于在侵华战争中,日军飞行员被中国空军打得鼻青眼肿,日军航空队当时的飞机性能、兵员素质都已经全面劣于中国空军,所占据的只是数量优势。所以逼出这个狗急跳墙的计划草案也是在所难免。
同时,日军也对自诩为速度和盘旋性能兼备的96舰战产生不信任感。当时欧美列强的空战理论主流已经由多翼机时代的缠斗战(俗称“狗斗”)转向信仰“一击脱离主义”。纳粹德国站在当时航空工业的最前端,著名的亨克尔公司为了和梅塞施米特公司竞争而推出了 He 112 高速战斗机,其最大时速已经达到 485 公里。不过 He 112 不适合德国空军的“一击脱离”战术而输给了梅塞施米特的 Bf 109。亨克尔对 He 112 作了改进之后作为出口产品少量销售,日海军以研究的名义购得一批,命令三菱和中岛公司的十二试舰战设计人员前往观看。但是这种飞机出了速度快之外,其它性能均不怎么样。
海因克尔 He 112 战斗机,败给 Me 109,请见空军技术局的短见
掘越小组的工程师曾根和昌中两人到横须贺飞机制造厂参观了 He 112 整机之后作出如下报告:“从外形看来和亨克尔轰炸机(指He 118)极为相似,但为了减轻重量而重新设计过机身。只能携带 210 公升燃料,航程必然极短。由于翼面负荷达到 131 公斤/平方米,所以其爬升和空战性能必然低劣。造出这样的战斗机肯定是拿不到订单的,但是 He 112 在细节方面为减轻重量和加大火力等作出的努力值得参考。”
海因克尔 He 118 俯冲轰炸机,双座单翼,竞争败给 Ju 87 斯图卡。请见俯冲轰炸机的诞生
对于工作狂掘越来说,“十二试舰战”很麻烦也是浪费时间的好借口。参与过设计的人异口同声地回忆道:“掘越那个人,不是两杯酒下肚就能和别人称兄道弟的。他脑袋里的东西太多,凡事想得太细。他回家以后还在想着设计,经常说关于设计图的梦话,在公司里无病呻吟,哼哼唧唧的很讨厌。”设计组还面对如何省钱的问题。掘越自己回忆道:“为了使新飞机的性能有个飞跃,必须参用非常规的手段,在 96 舰战上就试过:比如用全金属的下单翼和埋头铆钉等。零战的指标要求‘极端手段’。加上引擎迟迟造不出来,日本的引擎功率差,比欧美同时期的差不多要低 20% 至 30% 之多,在这种状态下,必须连每一个铆钉的有无都需考虑到的。”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他提出 4 个重点:引擎、螺旋桨、彻底极端减轻重量、新的理想空气动力外形。
12 试舰战
同时掘越也兼职改进 96 舰战的种种缺陷诸如容易折断的起落架等。在工作中逐渐形成了 3 人小组:总体设计掘越、构造计算专家曾根和武器仪表专家昌中。之后起落架专家加藤定彦也加入小组。掘越在以前的设计中形成了集体工作的习惯,按他话说就是“人事发挥能力,告别零敲碎打主义”。小组中的 3 名助手中,曾根负责为减轻重量进行周密计算、昌中负责解决机炮和机身的协调、而加藤则是掘越以“收放起落架对空战性能有好处,给我一个老手”这一句话从服部那里挖来的,可见掘越构建这个小组并非无准备而来。
班底组成之后,掘越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引擎该如何选择?要达到时速 500 公里的要求,需要大马力的引擎助推,而现在九六式舰战采用的 600~700 马力引擎即便装载在外形更先进的机身上,也无法在速度上突破现有的框框。
但是引擎这个项目对三菱公司来说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三菱的航空引擎开发始于 1932 年 6 月,三菱重工企业合并后的机构改革产生了“名古屋飞机制作所”(以下简称“名航”),其引擎部部长深尾淳二宣称要“让三菱的手中飞出世界第一的引擎”并以此作为企业格言。深尾此人于 1931 年从三菱造船厂转到名航,最初的技术都是从欧美买进,但是仿制一直事故频发,以至于开发陷入困境之中。
从 1929 年至 1934 年的六年之间,三菱在名航的引擎开发项目上投资了数百万旧日元(相当于现在数十亿至一百亿新日元)的巨额研制费用,试验品不下十数种,总数五十余台,但全都是没用的废品;而三菱的竞争对手中岛公司在研制成功“寿”型引擎之后一直稳步发展,和他们相比,三菱的状况不免有些凄惨。军方经常拿他们开心:“我说,三菱的发动机,又在哪儿飞着呢?”由于支出过大,名航引擎部的工厂面临关门的窘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3040821_1.html/ ]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深尾被任命为引擎部负责人。他立即裁减原有员工、同时招收其他部门的优秀人才成为新生力量。完成人事变动后,深尾召集以设计科科长小室为首的技术人员开会,在席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军队合作就得听他们的指挥,听他们的话可能拿订单容易些,不过那帮家伙可是什么都要插一脚的,给他指挥我看永远也别想出产品,所以我说最好还是别理他的。三菱必须自己出世界第一的引擎,不论从性能、可靠性、价格来说都要是最好的,这样军队即使想找麻烦,也得考虑考虑是不是值得。总之我们不是在给军队干活,而是给我们自己谋生路,请务必明白这一点!而且也不要总是想着‘这个引擎是给三菱的飞机用的’,不要这么狭隘,三菱的引擎应该是能放在世界上所有飞机上都能让人满意的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02

帖子

17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16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10: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陆海军的明争暗斗是出了名的,两边故意提出大不相同的技术指标,让飞机制造商伤透了脑筋(这也是为什么二战中日军陆军机和海军机区别如此之大的原因之一)。在军国主义的日本,商家处处听命于军队,军队甚至命令各航空公司把所有的工厂都改建成两层楼的,“不许让我们看见平房”,这也成为当时各国航空界的一个笑柄。
深尾除了蔑视军队之外,还提出了“集中世界各公司的长处”。时值 1934 年,对于海军的航空发展来说已经进入所谓的“航空技术自立计划”第三年,三菱公司的掘越和本庄那时正开始设计“九试舰战”,即之后的九六式舰战。当时有一条不成文的默契,那就是三菱只开发水冷式引擎,而中岛专营空冷式。在会议记录中,深尾接着说道:“从现在开始三菱的引擎必须全部是空冷式!打个比方,就‘汽缸’这个部分来说,空冷式的气筒都是同一型式,而水冷式的要设计多种,论生产性当然是空冷式好的多。”
深尾将引擎开发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螺旋桨轴和减速装置的“前部”、包括气筒和活塞的“中部”和包括过载器的“后部”。新型引擎在三菱内部的编号为“A8”。各部分负责人为:“前部”-酒光义一,“中部”-十猛三,“后部”-井口一男,深尾淳二本人担任总务。在三菱公司内部,这个小组遭到种种非议,深尾得到一个绰号“舍近求远的家伙”。A8设计小组工作无休息日。
1935 年,A8 系列完成 840 马力的“金星三型”,1936 年制成 1,000 马力的“金星 40 型”。“金星 40 型”遂成为三菱在之后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为止开发一系列“金星”、“瑞星”、“火星”引擎的范本,三菱总算看到了打倒中岛的一线希望――深尾日后写到:“当‘金星 40’成功的时候,全体人员却都在哭。”实际上,“金星 40 型”仍未摆脱仿制的痕迹,它是集中了布莱特&惠特尼、莱特、阿姆斯特朗等诸多外国厂家的技术长处而成。
金星 40 型 1,000 马力空冷发动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www.tiexue.net/ ]
此时“九六陆攻”(一种细长薄弱的轰炸机)正开始进入量产,其第 56 号生产型搭载“金星 40 型”引擎进行了一次长距离飞行试验并获得成功。之后在 1939 年由“每日新闻社”投资的环球飞行中,装载“金星 40 型”的九六陆攻“NIPPON 号”刷新环球飞行纪录,53,000 公里的行程中基本没有发生引擎故障。有趣的是,在该机飞抵美国时当地新闻报道描述它是“装载了德国引擎的日本飞机”。不过早在 1936 年“金星 40 型”完成之时,深尾就考虑将它改制为适用于快速单座战斗机的小型引擎,任务由年轻的西泽弘工程师担任。按那时的常识来说,气筒的直径比活塞行程来得长,“金星 40 型”的气筒直径 140 毫米,活塞行程 150 毫米。西泽计划打破常规,在不改动气筒直径的前提下将活塞行程减小到 130 毫米,这个小型化设计在 1937 年获得成功,速度更加快。
新制成的小型引擎命名为“瑞星 10 型”,提供 900 马力的动力。这样掘越的十二试舰战就有了选择余地,而且都是自己公司的产品。“这回可总算用到三菱的引擎啦。”掘越自从最早的处女作“七试舰战”就开始不得不选用中岛的引擎,这回算是给他出了一口气。不过,引擎部门的难题解决了,他掘越的难题就开始了。
要“金星”还是要“瑞星”?
为了得到高速度和航程,当然应该选择“金星”,不过对于战斗机来说它似乎太重:“金星 40 型”直径约 1,200 毫米,重 560 公斤,和“瑞星”相比直径大出 254 毫米,重量多出 34 公斤。单就字面来看两者差距似乎并不大,但是这点差别对机身来说影响颇深:如果用“瑞星”的话单机重量可维持在 2,300 公斤左右,而搭载“金星”的单机则要增加到 3,000 公斤,如果选择它则意味着要把机身扩大,从而可能丧失爬升和俯冲、旋转的灵活性。
权衡再三之后,掘越向服部科长提出了以下的报告:“为了达到 500 公里时速和 6 小时的续航能力,‘金星’看来是不错的选择;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种不利因素也能被发现并且解决,可以设计更多的改型,也可以拉近和欧美先进战斗机的差距。不过,如果使用‘金星’,那么整机重量将达到 3,000 公斤。很难想象开惯了只有 1,600 公斤的九六式舰战的飞行员坐进 3,000 公斤的大飞机会有什么感觉。而且我想中岛那边为了这些考虑,一定会制造小型的发动机。这场竞争不能输,如果我们选‘瑞星’,整机重量可以控制在 2,300 公斤左右,飞行员不会有什么意见,中岛那边也没什么可说的。这不是我的本意,但是为了竞争的胜利,我决定选择‘瑞星’,在允许的马力范围内对性能极限做挑战。”
中岛瑞星发动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服部一直沉默着,听完后他只说了一句话:“也好。瑞星也是不错的引擎。”
于是十二试舰战的设计组正式决定选用“瑞星”引擎,并以此为前提开始机身各部分的设计工作。
掘越放弃“金星‘而选择“瑞星”的真正原因是为了和中岛公司进行竞争而作出的妥协,这虽然帮助三菱赢得了竞争,但是也带来了灭顶之灾:在太平洋战争中期,美国开发出搭载 2,000 马力引擎、时速接近 600 公里并拥有强力武装的格鲁曼 F6F 泼妇战斗机之后,掘越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他后来说到得知 F6F 的出现时自己觉得“太后悔了,当时真应该用‘金星’,管他开飞机的怎么说呢!“也就是说他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是为了商业目的选择了“瑞星”,不过世上也没有后悔药给他吃了。在战争后期掘越才开始进行零战后继机型“十七试舰战”的开发,这种搭载大马力引擎的战斗机称为“烈风”,日军妄想以它作为“本土决战机”做最后挣扎。但是“烈风”还没有吹起来,日本就无条件投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5

主题

4013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8212
发表于 2017-7-2 11: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有住友金属这个神队友,研发出了航空铝合金,大幅降低了机体重量,零战才诞生,否则,以日本的发动机水准,零战只能停留在图纸上
吃,懒,躺,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467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774
发表于 2017-7-2 12: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crazypeanut 发表于 2017-7-2 11:37
因为有住友金属这个神队友,研发出了航空铝合金,大幅降低了机体重量,零战才诞生,否则,以日本的发动机水 ...

8爷好像是说那铝也是从米国弄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5

主题

4013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8212
发表于 2017-7-2 12: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leftwall 发表于 2017-7-2 12:03
8爷好像是说那铝也是从米国弄来的(●—●)

主要是我想到我国研发飞机,每次都卡在发动机上,材料不过关

点评

神回复。。。  发表于 2017-7-2 17:36
我国特工人员没有渗透到相关领域……  发表于 2017-7-2 16:25
吃,懒,躺,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302

帖子

17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16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12: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crazypeanut 发表于 2017-7-2 11:37
因为有住友金属这个神队友,研发出了航空铝合金,大幅降低了机体重量,零战才诞生,否则,以日本的发动机水 ...

那时候就觉得住友挺牛逼的,想不到比我想像的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4-12-24 21:05 , Processed in 0.09873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