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8|回复: 0

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万平方米项目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1378
发表于 2021-11-22 16: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二期450万平方米项目,在山东海阳正式投产,今年冬天,海阳市新老城区全面采用核能供热,成为全国首座零碳供暖城市。消息一出,有关核能供热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社会广泛热议:到底什么是核能供暖?跟“核能”相关,安全吗?为什么会想到用核能供暖,它和传统供暖相比,有什么好处?什么时候能大规模推广?有了它,今后南方人是不是也能在冬季实现供暖自由了?困扰南方的供暖经济性问题,是不是有破题方案了?
一堆问题,有的已有答案,有的还没定论,我们一起来看看。

核能供暖,就是用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为热源,通过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最后经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传递至最终用户的城市集中供暖方式。核能供暖的逻辑原理,通常是将反应堆堆芯放置在一个常压水池的深处,利用水层的静压力提高堆芯出口水温以满足供热要求。
开头提及的山东海阳核电站,就是从核能发电机组抽取部分发过电后的蒸汽作为热源,通过厂内换热器,换成高温水,随后经管网进行多级换热后,最终抵达用户终端。
相比传统的化石能源等其他供暖形式,核能供暖利用核电机组二回路蒸汽作为热源对外供暖,有着明显的环保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核能供暖在技术上安全性分两方面:一是核电特有的核安全问题,二是供热的稳定性。所以回答这个问题,也可以从这两方面切入。
国家电投山东核电董事长吴放对核能供暖过程做了具体解读:主要是从核电机组二回路抽取蒸汽作为热源,通过厂内换热首站、厂外供热企业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最后经市政供热管网将热量传递至最终用户。
“整个过程中,只发生了蒸汽加热水和水加热水两个步骤”,核电站与供暖用户间有多道回路进行隔离;每个回路间只有热量的传递,没有水的交换,更不会有任何放射性进入用户暖气管道的可能;热水也只在小区内封闭循环,与核电厂层层隔离,“没有任何接触,十分安全。”吴放说。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核能分会副会长田力也表示,基于我国核电和反应堆技术基础,核能供热技术是可行的,安全也有保障。“不同的堆型技术方案各有特点,设计内容总体符合核安全要求和发展方向,各单位今后将继续优化设计方案,进一步分析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世界上第一座实现民用核能供热的核电站——瑞典原型核动力反应堆“阿杰斯塔”,实现连续供热10年。
到了70年代,俄罗斯、保加利亚、瑞士、罗马尼亚等国研发建造了很多核能供热系统,作为区域集中供热或工业供热热源,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同时,池式供热系统发展也拉开了大幕。
之后的80年代,加拿大建成的SLOWPOKE池式核供热堆为医院和学校供热,功率为2MW,堆芯出口温度为80摄氏度;瑞士也设计了一款深水池式供热堆。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约有57座商用反应堆发电的同时产生热水或蒸汽用于区域供热,主要分布于东欧。这些项目超过1000堆年(注:一个反应堆运行一年为一堆年)的运行经验,也验证了核能供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位于北京昌平南口镇的清华大学核研院厂区,也有一座自主研制的功率为2MW(热)的池式研究堆,苏联专家起了个头就撤回了,在吕应中先生率领下,1960年开始,在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的清华大学师生自力更生的艰苦努力下,于1964年建成,反应堆代号901,至今安全稳定运行近50年。
池式堆在供暖技术上的一大革命性特点,就是它不用像化石能源热源一样必须经历一个高温甚至超高温燃烧的阶段。池式堆产生的能量直接将水的温度定格在100摄氏度左右,而且是几乎100%的能量利用率。这样就简化了能量转换设备系统的复杂度,减少了能量转换过程的损失,也大大降低了人身安全风险,改善了工作人员运行环境。
1984年底到1985年初,由于清华大学核能所主要领导的变动,核能所没能够在低温常压池式堆的技术路线上乘胜前进,而是组织技术路线选择论证,重打锣鼓另开张,选择了有压力的壳式堆作为主攻方向。
1985年,清华大学核能所开始研发建造5MW壳式低温供热堆,壳内工作压力15个标准大气压。经过全所人员集中攻关,于1989年12月,达到满功率运行,为核能所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集中供暖,并连续供暖多个冬季。
从此以后,核能供热/供暖领域就出现了两个技术路线:池式堆和壳式堆。反映到产业落地层面,不同技术路线之争给用户带来困惑,再加上核能项目周期较长、以及投资企业对于投资经济性、运行安全性的担心等,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核能供暖的真正启动和投入都迟迟未能实施。
业内人士认为,之前推广核能供暖行动不那么坚决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可以烧煤,燃煤锅炉和热电厂热电联供都可以作为冬季集中供暖的基础热源。尽管污染大气环境,但是以前环境容量足够大,所以很多人觉得,多排放一些烟尘和二氧化碳好像没什么。
而且,以前集中供暖管网没有这么多、这么大,一说投资核能供暖,就要配套建设热网,热网投资比热源投资还要高,想想如此麻烦,也就算了。哪个单位的宿舍楼或小区要集中供暖,单独建设烧煤锅炉房就可以了。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东北三省在10月供暖季,开始出现了大规模严重的雾霾天,严重到雾霾进入了百科词条,PM2.5突破了1000μg/m³。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打赢蓝天保卫战”很快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硬任务。
2020年,我国也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大目标。可以想见,未来的能源结构是,燃煤发电/供热机组到期关停,有些不到期也会被关停。发电机组设计寿命30年,30年弹指一挥间。位于广东经济重镇东莞的曾经领业内之先的沙角A、B、C电厂共十台机组陆续到期关停,2025年之前全部退役。在碳减排的压力下,今后电厂申请延寿获得批准的难度愈来愈大。新的热源在哪里?成为北方所有热力公司最为关切的问题。核能的出现,给热力公司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国核电清洁供暖示范工程筹备组组长陈仁宗日前介绍:“我国冬季供暖面积以年均约10%的增速增长,截至2019年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已达110亿平方米,北方城镇供暖能耗为1.91亿吨标煤,约占建筑总能耗1/4。北方供暖需求增长快,但热源在减少,需要大力发展包括核能供暖在内的清洁能源供暖。”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10部门于2017年联合印发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则明确指出,加强清洁供暖科技创新,研究探索核能供暖,推动现役核电机组向周边供暖,安全发展低温泳池堆供暖示范。
2018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山东省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8-2022)》明确,积极推进核能取暖示范项目研究论证。2019年11月,国家电投依托海阳核电项目开展核能供热试点,核能供热首期项目第一阶段正式投运。截止目前,海阳核电核能供热二期工程已基本建成投产。

从实施效果来看,海阳核能供热项目实现了“居民用暖价格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不增长、热力公司利益不受损、核电企业经营做贡献、生态环保效益大提升”等多重效果。
从经济成本来说,专家分析,核能供热建设初期,投资远高于同规模燃煤锅炉,但建成后运行成本远低于燃煤锅炉,核能供热每年核燃料的运输量约为煤量的十万分之一,且使用寿命可达60-80年,是燃煤锅炉的3-4倍。
海阳市海源能源负责人赵新介绍,随着海阳市核能供暖实现全覆盖,“红利期”才刚刚开始。2019年,海源能源将原有的65吨级锅炉房拆除,改建为核能供暖在热力公司的换热首站,看似需要负担短期改造成本,但是长远来看,对于经营助益很大。
“以往冬季供暖,特别是遇到极寒天气时,脱硫设备、锅炉设备等故障率就会明显升高。因为要对故障设备进行抢修,工作人员加班几乎是常态,时常要工作至深夜十一二点,这样不仅加重了生产成本,更影响了用户的用热体验”,赵新说,使用核能供热后,不再使用原来的锅炉及环保设备,以前需要9人一组三班倒的锅炉房,变成了无人值守的换热站,只需要进行常规巡视即可。
如此一来,节省了电费、维修保养费、环保支出以及人力成本,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一个供热季为例,海源能源在环保、用电、人工等方面的成本节省可达300万元。相关统计数据还显示,海阳核电供热项目实施以后,海源能源全厂热效率由36.69%提升为39.94%。
目前,山东海阳核电正与哈电汽轮机联合推进单台核电机组供热3000万平方米的科研工程。项目完成后,供热范围可覆盖方圆130公里区域,实现青岛、烟台等远距离城市供热。3000万平方米供热项目投运后,热效率将提升到55.9%,是原来的1.5倍。若海阳核电两台机组同时开展3000万平方米供热,能源贡献力相当于再造一个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据《科技日报》报道,山东省能源局局长栾健透露,山东省将在“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着力打造胶东半岛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同步推进核能供暖等综合利用,力争到2030年,在运装机规模达到1300万千瓦以上,胶东半岛具备条件的地区全部实现核能供暖。

此外,海阳核能供热项目在商业上、技术上、经济上的探索及效益,为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小型模块化供热堆、大型热电联产核电项目提供了借鉴。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余兵表示,要将核能供暖作为构建北方地区清洁高效、多元供暖体系的一种全新选择。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核能供热要想实现产业化推广,还有许多安全技术性及经济性难点亟待克服。
据《中国气象报》报道,从安全技术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的困难:

一是,确保核能供暖的安全性需要开展大量工作;

二是,内陆地区核电发展因为缺少冷却水而运行稍有困难、前景黯淡;

三是,核反应堆需要建在无人居住的海边,或者周围一定范围内没有人烟的区域,建设如此长的导热设施,热量在传导过程中的耗损有多大,目前还没有研究结论。

四是,热能是核能的副产物,目前人类只能通过热转换的方法提取能量,其能量并不是直接成为供暖的动力;核能主要用于发电,而供热只是发电过程中的部分产物,有多大的转换量目前科学界并没有一致的定论。
从产业经济角度来看,目前,核能供热可实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城市中或近郊建低参数的低温核供热堆,这类小堆更为灵活,但仍面临经济压力;另一种是基于现有的大型核电厂,利用核电站的抽汽向热网供热,抽汽温度和压力根据热网需求、输热管线的长短决定。



《中国能源报》报道,田力认为,小型堆方面,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初步投资估算和财务分析,一座40万千瓦热功率的池式堆厂界内总投资为16.3亿元,建设周期约2—3年,投产后每年运行成本约11800万元,其中燃料成本4000万元。



田力进一步分析,池式堆的设计运行寿命可达60年,按照折旧年限30年、供暖期150天、满负荷运转前提下初步计算,热源部分包括燃料、设备折旧和人工在内的不含利润的纯运营成本不超过25元/吉焦,单纯燃料成本不超过10元/GJ。相比之下,燃煤锅炉约30元/GJ,燃气锅炉约110元/GJ。“若由相同规模燃煤锅炉供热,年消耗煤炭约40万吨,以5500大卡动力煤500元/吨的价格为参考,供热期150天/年计算,燃煤费用高达2亿元。”

对于大堆供热的经济性,一位核电设计单位人士表示,大型堆长距离大温差供热短期难以实现盈利,60公里以上供热成本超过40元/吉焦,按目前热价盈利较难。“超远距离输送蒸汽,35公里以上距离会存在到户温度不足问题,而且汽水接力供热需考虑汽、热负荷的季节性不同步问题。”
除此之外,核设施的退役处理,也不容忽视。因为种类繁多,加上规模大小、场址条件、运行状况等有别,不同核设施的退役方式大不相同,需要区别对待。
无论是哪种退役处理,都需要付出不小的经济代价。如何以更低消耗妥善安置核设施,是企业、产业乃至政府都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业内专家认为,核能供暖市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涉及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市场、技术和经济的分析研究。深入细致做好核能供热市场及适配性分析研究,对于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区域清洁供暖及零碳供热有重要作用。“目前核电企业也在呼吁,希望政策能给予核能供暖价格更多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4-9-29 20:36 , Processed in 0.09217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