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平经研 作者:宋铮 等以“封城”的方式来强力控制新冠病毒传染、达到清零目的,这类做法以往在中国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这一模式的经济成本到底有多大却不易回答。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教授宋铮等(Chen et al.,2022)新近完成的一篇论文,用月度更新的城际卡车流量数据,来推算封城对城市实际收入的影响及引起的外溢效应。【长平经研】将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译刊出,以供大家继续探讨。The Economic Cost of Lockdow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City-to-City Truck Flows合作者:Jingjing Chen等,完成时间:2022年3月15日
摘要通过非药物干预措施遏制新冠病毒(COVID-19)大流行代价高昂。本文利用城市之间的高频卡车流量数据,估算了中国“封城”(lockdown,在实践中又有封控与管控的区别——编者注)这一严厉但有效的政策的经济成本。通过比较有和没有封控的城市的卡车流量变化,我们发现,城市一个月的全面封控会使该月与该城市相连的卡车流量减少54%,在城市间贸易引力模型中,这意味着城市实际收入以相同比例下降。我们还在引力模型中对封锁的成本进行了结构性估计,在引力模型中,封锁的影响可能通过贸易联系溢出到其他城市。对北京或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实施全面封控将使全国实际GDP减少4%,其中的7%是由溢出效应引起的。2.研究背景而非药物干预已被证明能有效使COVID-19曲线变平,甚至遏制大流行,但对于科学界和决策者来说,相关的经济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主要的挑战有两方面。首先,很难将政策干预的效果孤立在一个国家大流行,其中恐惧驱动的个人选择等其他因素也会导致经济损失。另外,由于政策会对严重性做出反应,在大流行中,内生性是因果推断的障碍。其次,政策干预的效果,即使仅限于一个地区,也会经由经济联系而扩散到所有其他相关地区。这种政策溢出效应很难通过传统的特定地区的经济统计数据发现。中国为解决这一识别问题提供了理想的机会。自从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以来,中国当局制定了一套旨在实现“清零”的政策。封城起着核心作用。一出现新的新冠病例就启动局部封控,并可能在几天内升级为全市全面封锁。即使是最小的疫情爆发,大多数封锁也能迅速实施,这一事实将政策应对的内生性最小化。此外,迅速和严格的封锁是有效的。自2020年4月武汉疫情结束后,当地疫情的发生都非常小。中国式封控的成功也让问题变得更有价值:我们需要付出多少成本才能通过封控实现清零?为了应对这第二个挑战,我们使用了一个每月城市间卡车流量的独特数据集。与传统经济统计相比,卡车流量数据有两个优势。一是数据高频且能捕捉瞬时卡车流量变化,在城市间贸易的引力模型中,可将其一对一转化为实际收入变化。二是不仅能捕捉城市特定的经济活动,还包括城市间的经济流动;数据的网络性质是我们分析的核心。这些特征使我们能够描绘出封控引起的真实收入变化,由此可以通过贸易联系进一步回溯封控的溢出效应。图:封城经济损失的事件分析(Event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