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7|回复: 2

“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6563
发表于 2024-2-2 18: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11月和12月,迫于泰山压顶一般的还债压力,每个月都需要增发万亿规模的地方债券和城投债券。这将会把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完全抽干,不会给股市留下任何机会。好吧,现在一个月过去了,我们来验证一下这件事。
10月份,地方债券和城投债券合起来发了18254亿,史无前例的高。当时,全国所有银行、保险公司、券商和信托公司,但凡有资格被称为“金主”的,都收到了购买地方债券的强制性要求。这就是当时在中央所有工作里在重要性排名第一的“化债”工作,化解地方债务危机。10月份过去之后,金融圈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事就到此为止了。1.8万多亿啊,怎么也够用个一年半载了吧……
我们通过严谨的数据模型得出了结论:这还远远不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10月份之后的每个月,地方政府要必须借到万亿规模的钱用于还债,也就是说,中国的地方债务已经形成了可怕的滚雪球效应,债务会凶猛的累积,资金会在借和还这种无效的动作中空转。在2024年的某一天,地方债务就会炸雷,引发债务风暴,无数的金融机构会在一夜之间破产,无数家庭辛苦积累的财富会在一夜之间归零。这个结论斩钉截铁,不接受任何反驳。而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唯一的方法就是央行凭空印钱,帮地方政府还债,但这又会引发恶性通胀,人民币立马就会变成当年的金圆券。
而在央行凭空印钱之前,在债务风暴发作之前,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都会被地方政府疯狂的发债给抽得干干净净。11月份,地方债券加城投债券刚刚新鲜热辣统计出来的数据是:发了9605亿,又接近万亿级别。截至11月底,地方债券的全年累积发行规模达到了9.14万亿,已经大幅超过了2022全年的7.37万亿,2023年的地方债券发行规模一定会达到10万亿左右。
城投债券方面,今年1-11月份的累积发行规模已经达到了5.24万亿,预计全年发行规模5.7万亿。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债务今年一年,就从金融市场抽走了超过15万亿的资金。然而,这依然远远不够,因为除了地方政府要花钱,国家也要花钱,国家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军事建设要花钱。地方实在没钱了找中央乞讨,中央被迫无奈也得给。中央手里也没钱,于是也只能借钱。10月份国债发行规模12411亿,这是所谓“万亿特殊国债”,给地方政府防灾应急用的。结果,11月又发了12405亿,连个名头都没向公众交代。今年1-11月份,国债发行量已经达到了99572亿,全年破11万亿没有悬念。也就是说,除了地方债务每个月必须要向金融市场抽走1万亿的流动性,国债现在也沦落到了每个月抽1万亿的地步。这里,我们将2016年以来的国债和地方债券发行数据汇总为一张图表,供各位仔细看看。


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问题,这事众所周知。单看中央政府的债务发行量,2016年只发了2.95万亿,2019年4.01万亿,这个增量都还好。到2020年,伴随着新冠封控措施的实行,全国时不时就启动清零模式,国债发行量暴增,2020年达到7.02万亿,2022年达到9.63万亿,今年破11万亿,较新冠清零之前的2019年,累计增幅达到了1.75倍。
现在,结论摆出来了:国债和地方债,每个月都要从金融市场抽走1万亿,其中大部分的资金都用于各种债务的借新还旧了,并且这种抽血会持续不断,反复的抽……这种反复的抽血才是最可怕的。
各位看到这里或许会有疑问:这种滚雪球般万亿级别债务的借新还旧,到底可怕在哪里?
这是因为资金不能沉淀回老百姓的手上,不能流入实体之中,它必须在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不停的空转,政府发债借到了钱,转头就要还给金融机构。而金融机构收到了钱,也不能让储户拿回去,用于投资和消费,它必须把这些钱集中起来应对下一期的政府发债。
这种疯狂的资金空转,借债和还债的资金游戏,甚至一秒钟都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就是整个链条的崩溃,政府和银行排着队破产,这就是现在中国式债务危机的最可怕之处。


大家知道,关于中国总共有多少钱的统计,分为三个层次:M0, M1,M2。
M0=流通中的现金。包括了居民、企业手中的现金以及银行里库存的现金,简单说,就是大家手中的现钞,以及银行里可以随时拿出来供你买东西的现金。
M1=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其实就是现金,然后再加上企业不需要什么成本、立即可转换成现金的钱,这个钱,其实就是所有人(包括企业)买东西会用到的钱,这个钱构成了整个社会当前现实的购买力,所以M1也被称为“狭义货币”。
M2=M1+个人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其他各种存款。其实就是M1,加上个人的所有储蓄存款,加上企业的定期存款,机关单位定期存款,加上其他各种存款(例如客户股票账户里的钱、委托存款等等),几乎涵盖所有可以以极低成本转换成现金的存款,是整个社会所有潜在的购买力统计,所以被称为“广义货币”。
特别要强调一下,政府的财政存款不算在M2里面哦,因为这个财政存款,虽然也是全社会潜在购买力的来源之一,但本质上来说,政府的钱,必须转换成其他存款或现金,才能形成购买力。如果把财政存款统计进入广义货币,那就属于重复统计了。
正因为财政存款不属于M2,但可以向M2转化,所以很多时候,财政存款与广义货币M2的增速,是反向变化的。总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财政存款增加,通常意味着实体经济潜在购买能力的降低,因为每年1、4、5、7、10是财政存款的上缴月份,所以这些月份里整个社会的潜在购买能力会降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流动性减少,而3、6、9、12月(季末)是政府花钱集中的时间,M2会增加,也就是流动性会增加。
简单说——M0是现金,M1是现实社会购买力统计,M2是潜在社会购买力统计。关心通货膨胀的人立马会想到:通货膨胀是不是与M1增速关系很大?
这么说吧,因为中国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统计的主要是老百姓用现金购买到的东西,所以中国以前的CPI增长率与M0的关系更密切一些,只有近年来(特别是疫情爆发以来),因为电子支付的普遍使用,所以与M1增速的关系也开始密切起来了。
作为当前人民币全社会现实购买力的体现,M1的增速,不只会影响通货膨胀,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和居民对经济的信心,影响中国的资产价格……例如,自2005年中国官公布官方PMI(购买经理人指数)迄今,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到,PMI数据与M1增速的关系相当一致;我们也能观察到,M1增速与中国股市最重要的沪深300指数关系也相当密切。
很多人应该知道,中国广义货币M2增速,近年来始终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这也意味着,中国以人民币计价的整个社会的潜在购买力,基本维持在10%左右的增速。
按道理说,整个社会的潜在购买力以10%的速度增加,只要那些增加的潜在购买力,随便一部分转化成现实的购买力,我们的狭义货币M1增速,也能达到5%左右。然而,现实却很魔幻——
中国的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自2023年6月份迄今,已经降至2%以下,而且还在继续下降。
当然,看看历史的话,过去30年间,中国M1增速不止一次出现过增速降至0附近的情况。但,请大家注意,以往每一次降至0附近都是发生在1月份,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来临,许多企业停工停产,还需要给员工们发放奖金什么的,由此导致企业活期存款增速遽降,带来了M1同比降至0附近。
可以看出的是,在2023年之前的1月份之后,M1的同比增速,马上就会快速离开0附近区域……


然而,从2023年7月份到现在,可不是什么节日来临、企业停工停产的时候,而是正常的生产季节,M1增速却向着0俯冲,这就太有问题了。
从M2向M1转化的角度来说——中国的钱,停转了。
实际上,自2022年6月M1到达67万亿元之后,此后就基本维持在该水平不增加了。在同一个时期,中国的广义货币M2,虽然增速略有下降,但还是在正常上升呢!
就这样,过去一年多,中国经济体系里,正常的M2向M1转化的路径,似乎被掐断了。由此,大家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的A股会一路下跌了。
中国的钱,停转了,这是现实——接下来,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M2到M1的路径,为什么会被堵上了?
根据“贷款创造存款”的理论,不管M1还是M2,其增加值都是来源于贷款的创造,所以,我们需要先来分析一下,过去一年的贷款情况。
根据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过去一年中国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余额的变动情况是:去年10月份迄今的一年时间里,包括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居民部门、非银金融部门,总共增加了24万亿元的贷款,然后,存款余额共计增加了27万亿元。不考虑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和存款、境外贷款和存款、政府财政存款等细碎项,我们基本可以认为,过去一年:非金融企业和机关团体新增贷款18万亿,居民贷款新增5万亿元,然后,转变成16.6万亿居民定期存款、4.6万亿企业定期存款以及2.5万亿机关团体存款和2.3万亿元居民活期存款,而企业活期存款,居然减少了0.8万亿元!
回到前文,M1统计的是什么内容呢?就是全社会现金+企事业活期存款啊!而这,也正是过去一年M1极低增速的谜底。
简单总结:企事业拿到大量新增贷款,却并没有转换成自身的活期存款(M1),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而是转手就给了居民,而居民则将这些钱变成了定期存款(M2)。
要知道,企业的活期存款,通常被用于企业投资、购买生产物资、支付员工薪水,所以代表着真正的经济活动水平(企业定期存款代表企业积累,与当前阶段经济活动关系不大)。若企业看好经济,就会将大部分贷款资金变成活期存款,然后,通过支付给其他企业和员工,由贷款而来的新钱,就开始在这个社会上流转……
过去一年,企业的活期存款余额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萎缩了,这说明企业极度不看好当前经济,不愿意扩大生产规模,而是直接将很大一部分贷款的钱,转移给了居民。
这也意味着,过去一年1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的钱,大部分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通过不断流转而支付出去……


《德国之声》报导,世界银行12月14日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近期有所复苏,但中国经济明年仍将放缓,增长率将从今年的5.2%降至4.5%。
除疫情带来的冲击外,房地产行业低迷、全球对中国出口商品需求降低、高债务水准以及消费者缺乏信心都造成经济复苏“脆弱”。
此外,房地产低迷将挤压本已紧张的地方财政,中国社会保障体系脆弱以及人口迅速老龄化,年轻一代的负担加重也是随之而来的问题。
世界银行预测,“前景面临相当大的下行风险”,到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从2024年的4.5%再降至4.3%。
因此建议中国进行广泛的结构性改革,通过推动消费来促进增长。
虽然最近召开的最高级别经济工作会议,将明年的GDP增长目标设定为“4.5%-5%”或“5%左右”,与2023年的目标大致相同。
但是,其他分析师质疑,如果不直接针对消费者采取刺激措施,恐难实现这样的增长水准。花旗银行分析师指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会出台大规模消费支持政策”,“没有关于增加家庭收入的详细讨论。”瑞银分析师认为,5%的增长水准实现起来非常有挑战性。他们预计,明年的增长率将放缓至4.4%。
美国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政府学教授裴敏欣在《彭博》发表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基本面看起来比西方媒体所说的还要更强固。而更有可能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是中国技术官僚无力解决的问题:政治。”
文章说,中官员还没有想出如何消除中国企业家和外国投资者的悲观情绪,许多人带着他们的财富移居国外。今年预计将有创纪录的13500名高净值人士离开中国前往更安全的地方。如果不能扭转这一趋势,私营企业家对中的领导力失去信心将抑制投资和创造就业岗位。
文章还尖锐地指出,只需看看自己的历史就可以认识到,在提振投资者信心和刺激经济增长方面,政治基本面比经济基本面更为重要。政策制订者或许能够抑制经济面临最令人担忧的风险,然而要有真正充满活力的复苏,需要政治改革。


在央视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章中,第一个小标题就点出了最大的问题。标题是“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换言之,在如此看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当其冲暴露出来的信息,就是全党“信心和底气”严重不足,否则不会在这样一个会议上进行强调,而央视也不会把其列为第一点。
文章在这一部分,还引用了去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一句话,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这句话是“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不知央视是有意还是无意,这等于提醒人们,就在去年,在同样一个会议上,声称“关键是提振信心”。今年依然是“要增强信心”,甚至除了“信心”,还多了一项,需要增强的还有“底气”。
2023年经济工作的总结重复了12月8日政治局会议的内容,继续保持低调,并提到“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包括“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当然还有“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会议重复了政治局会议的说法,“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
会议仍然强调“国内大循环”;还称“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称近年来“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一位财经博主在12月10日,为了发出一条微博,从10点18分开始,四易其稿,一直到13点36分才发出去。
那么他发的内容是什么?
一开始,他说,“我觉得大家还是要乐观一点。我们既然能用30年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也就能用3-5年走完西方二十年的衰退。”但是他的这个微博没有发出去。
随后,他将“西方国家”改为“西方”,本以为这次可以通过,但是依然没有成功。第三次,他将“衰退”改为“高质量发展之路”,结果还是不行。最后他单独将“高质量发展”加上引号,这一次终于成功发布。
这一修改过程的打脸程度,远远超过原帖本身。
因为这等于说,所谓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官方审核员眼里就是“衰退”。


近年来,用其它方式表达了类似看法的还有李嘉诚。
2023年12月7日,维港投资创办人、李嘉诚的“红颜知己”周凯旋,在出席FII首场亚洲峰会后向记者透露,早在2021年1月李嘉诚便不断向她示警,称市况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后经济会一落千丈。
人们注意到,早在2013年7月,李嘉诚高调宣布出售广州百佳连锁超市;2014年11月10日,李嘉诚抛售39亿元重庆大都会。在短短一年多时间,李嘉诚成功套现超过700亿港元。
与此同时,李嘉诚次子李泽楷也于2014年4月8日,以9.28亿美元(约72亿人民币)售出旗下的盈大地产的北京盈科中心,李嘉诚在大陆房地产泡沫最顶峰退出大陆市场。


而日本媒体就比较直接了,利用数据推算中国2023年真实 GDP成长率,发现与北京公布数字有相当大的差别,直言中国目前 GDP数据并不像官方公布的那么美好,实际应为负成长。
同时指责中国隐瞒真实经济数据,会让投资者的风险增加,并呼吁在中国投资的日本人尽快将资金撤出中国。
《产经新闻》28日的报道,揭发中国经济数据与中国政府公开的数字大相迳庭,2023年的 GDP成长率应为负成长。
由于怀疑中国经济数据遭到地方党干部、党部的篡改,记者利用对 GDP有较大影响力的不动产投资、净出口额以及居民消费三项数据进行粗略的估算。

报道分析指出,不动产投资约占了 GDP中的10%,如果加上电器产品类的消费则约占 GDP的30%。然而2023年中国的不动产投资相较2022年减少了16.7%,光是不动产投资的部分就让整体 GDP少了约5%。
而总出口额减掉进口额就会得出境出口额,以往净出口额都占中国 GDP的3%左右,2023年1到11月的净出口合计比起2022年同期减少了32.3%,让整体 GDP减少了1%左右。因此,不动产投资加上净出口额两项数据就已经让 GDP减少了约6%。
然而,官方并没有公布占了 GDP约四成的居民消费数据,仅能通过消费者零售总额这项数据来推算。2023年的消费者零售总额比起2022年增加了7.2%,如果用此数据进行推算的话,约等于2.8%的 GDP增幅。通过以上三项数据相加, GDP的真实变化数据应该是-3.2%,即使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应该也至少是-2%,比起官方公布的名义上4.6%,实际上5.2%这两项数据都有非常大的差距。
《产经新闻》强调,伪造 GDP成长数据将会使对中国投资的风险增加。自从2021年秋季开始,中国的不动产泡沫就已开始破裂,且最近中国国内金融不稳定的消息也频繁发生。针对这个问题,当局利用公安警察系统将关联者逮捕,切断情报的外流,迫使欧美企业与投资客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大幅减少。报导在最后呼吁有在中国投资的日本人,尽快将资金撤出中国。
对于北京公布的所谓去年GDP增长5.2%的数字,外界普遍质疑。据研究机构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研究指,中国2023年的真实GDP增速可能只有近1.5%。


财政部2月1日公布,又一个好消息!中国31个省份财政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2023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1721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8%;全国31个省份财政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同期,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6355亿元,同比增长5.1%;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7996亿元,同比下降13.2%。
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介绍,2023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分别增长6.7%、6.9%、10.7%和12%,全国31个省份财政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
王东伟表示,2024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从财政收入看,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将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财政收入将会继续恢复性增长。
2023年12月,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部分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地方政府债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发布会上,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介绍,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2019年以来,财政部建立健全提前下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制度,合理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加快资金拨付。从2019年到2023年,财政部分别向各地提前下达新增债务限额1.39万亿元、2.85万亿元、2.36万亿元、1.79万亿元和2.62万亿元,合计超过11万亿元。


老蛮分析:财政部终于发布了全年财政收支数据,放进数据表里,简单分析一下。2023年中国总财政赤字水平达到了8.84万亿,史上第二高,仅次于新冠封控最残忍的2022年。
注意,2023年增值税全面补缴,因此财政公共预算收入还有比较明显的增长,21.68万亿,较2022年的20.37万亿,增幅6.4%。2024年没有了增值税补缴因素,公共预算收入必然会显著下行。同时,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是卖地收入)已经连跌两年,2023年7.07万亿,比峰值的2021年减少了2.73万亿。
2024年,房地产市场肉眼可见的还会继续坍塌,所以政府的卖地收入也必然会继续坍塌。这意味着2024年的财政总收入将会出现明显下降,支出又几乎不可能有削减,所以,2024年的财政赤字,一定会暴增。
2024年中国财政总收入至少会减少5%,也就是最多勉强可以达到27万亿的水平。财政支出不会低于38万亿。这就意味着,2024年,中国的财政赤字水平,将会达到11万亿的水平,较2023年的增幅将会达到25%左右。2023年,中国国债+地方债的发行规模,已经达到了20.35万亿,比2022年的17.0万亿,增长了20%。
即便只按上述这种趋势计算,2024年中国政府债的发行规模也要超过24万亿,每个月发行2万亿。这个数据也与我此前推算的结果大致相符。注意,这里还没算城投债的发行规模。如果要算上的话,更加可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0

主题

6765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382
发表于 2024-2-2 18: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乐观向上是你的问题,党和郭嘉都是乐观向上的,多找自己的原因。

点评

有没有努力工作,2333  发表于 2024-2-3 1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4-12-25 15:51 , Processed in 0.104500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