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2|回复: 0

为什么咨询公司的“平台制”模式很难走通?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3907
发表于 2024-8-7 15: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内率先以“平台制”运营的一家咨询公司,近两年大量合伙人离开,公司开始回调收缩,这一原来看似可规模化的模式遇到了大挑战。这家公司早期一度声势很大,如今走入困境,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印证,在中国市场上,平台型咨询模式并非扩大规模的理想选择,有三个关键问题仍不能解决:

品质提升的核心并非仅仅依赖于奖罚机制,而是更深层次的能力提升。在各自独立的合伙人制度下,合伙人之间的知识和技能交流存在天然障碍,这导致了能力的传递与促进变得困难重重。许多合伙人可能因为缺乏有效的学习与更新机制,无法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导致专业能力逐渐落后。尽管他们可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由于知识结构的陈旧,依然无法提供令客户满意的解决方案。这种情况下,客户满意度下降,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品牌形象,同时,合伙人也可能因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而面临保证金的扣除,从而陷入一种“双输”的尴尬境地。

中国管理咨询公司发展受限,除了市场对专业服务尊重度不够外,行业整体专业能力普遍不足也是核心问题。因此,即使平台制吸引了很多所谓的合伙人,但由于能力不足,只能接洽低客单价项目,交付周期也被拉长,最终很难实现盈利。一位合伙人曾算过一笔账:公司留取15%,履约团队成本35%-50%,办公差旅费用10%,可能还需支付公司线索费10%,再扣去税点,合伙人实际可留存的比例就在20%-25%之间。公司再扣下20%保证金,合伙人很容易陷入无利可图的境地。以上还是基于一个正常项目价格模型,如果单价进一步下降,人员、房租等其他成本相对刚性,合伙人就很可能直接亏损,或因合伙人项目供给不稳定造成人员空置过久,同样容易造成亏损。实际上,能实现高单价项目的合伙人并不多,加上当前市场的下行压力,就出现了大量合伙人无法养活自己的情况。

一次我和一位前BCG资深高管讨论咨询行业时,他指出咨询定价的根本,在于服务对象是谁,服务的角色层次越高,价值越大,因为咨询建议在高级别的决策者那里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但要成功面向高级别提供服务并不容易,主要取决于两个刚性条件:一是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二是合伙人的沟通能力。所以,在明确“卖给谁”的战略选项后,一家咨询公司提高溢价的核心就是提升品牌,并找到能与高层有效沟通的高能力合伙人,并对其进行持续的专业赋能。在平台制咨询公司,这两个要素的提升缺乏根本动力,甚至逐渐向下发展,赋能效果逐步衰减,导致越来越多合伙人难以维持生计而选择离开。
咨询公司的生命线是客单价。相较于产品型公司,其典型不同之处在于,产品型公司可以通过规模效应获得较低的原材料采购单价,从而形成规模优势;而专业型公司则是反规模效应的,因为规模越大,管理成本越高,交付品质越难把控,即使人员数量不变,由于固定涨薪也会自动增加成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4-11-15 01:25 , Processed in 0.08500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