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5|回复: 0

中小规模的大模型厂商巨额亏损后纷纷裁员求生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3907
发表于 2024-10-25 14: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综合凤凰网科技、新浪科技等多家媒体报道称,AI大模型公司波形智能已于近期解散,包括CEO、CTO在内的多位团队核心成员已经集体入职OPPO。
而OPPO方面回应此事称,感谢关注,目前暂无更多信息。
据了解,波形智能成立于2023年,由姜昱辰创立。姜昱辰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之后获得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博士学位。今年1月,波形智能完成千万元级Pre-A轮融资,由蓝驰创投领投。
成立刚一年半多,不久前还拿了融资,结果波形智能突然就解散了。而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多家大模型公司同样面临囧境,要么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要么寻求出售。
竹间智能:
业务需求大幅减少
现金流压力大,停工半年。

Stability AI:
入不敷出,收入不到500万,支出高达3000万
还存在人员管理问题
曾开发出知名Stable Diffusion系列模型的明星公司Stability AI,如今遭遇严重财务危机。

另一家AI独角兽Adept也在考虑出售。
Adept是一家由前OpenAI和谷歌AI开发人员创立的AI公司,主要经营AI Agent(AI智能体)业务,公司成立于2022年。2023年3月,Adept完成新一轮融资后,估值已超10亿美元。
今年年初,Adept领导层已就出售或者战略合作可能性与科技巨头公司进行了谈判。
今年6月,亚马逊宣布与Adept达成技术授权协议,Adept联合创始人David Luan及部分团队成员将加入亚马逊。负责为亚马逊的人工通用智能(AGI)团队提供支持。该团队负责开发大语言模型,目前由Luan管理,并且团队由很多Adept 员工组成。

Reka Ai也是家明星AI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专注于多模态人工智能助手,公司开发了Yasa-1人工智能助手、Reka Core多模态语言模型等产品,支持理解文本、图像、短视频以及音频片段等。
今年5月,据环球网科技报道,美国云计算数据服务公司Snowflake正在洽谈以超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Reka AI。收购Reka AI除了可以增强Snowflake扩大生成式AI的能力外,还能够拓展其市场份额。
不过,这笔收购此后又被曝终止,疑似Reka方面认为Snowflake开价太低。

Humane是可穿戴设备AI Pin的母公司,该公司由前苹果公司高管创办。一度吸引包括微软、高通风投、Salesforce创始人Marc Benioff以及OpenAI的Sam Altman在内的知名投资人、企业大佬共约2.3亿美元资金。
该公司于2023年6月推出了AI硬件AI Pin,并于今年4月正式上市。AI Pin是一款可以吸附在衣服上的微型装置,没有屏幕,内置了OpenAI的GPT系列大模型,可通过语音进行交互。但产品发布后,因该产品并未提供超出智能手机功能的额外价值,遭到广泛差评。
今年5月,知情人士称,Humane正寻求出售,目前估值为7.5亿至10亿美元之间,但尚不清楚是否有买家接手。

今年8月,明星AI独角兽Character.AI“卖身”谷歌。根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谷歌将按照25亿美元价格估值收购Character.AI的投资者股票。Character.AI两位创始人及研发团队部分成员也加入谷歌。
Character.AI由前谷歌员工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创立于2021年,专注更加个性化的超级智能。经过两年多发展,Character.AI已经吸引了2000多万用户。
2024年7月,Character.AI被曝考虑出售给谷歌和Meta。
对于公司遭遇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变现难和过于烧钱,即付费用户少和成本高。

Inflection AI也是一家AI初创公司,由DeepMind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创办。2023年5月Inflection AI推出名为Pi 的AI机器人,该产品可以以轻松且口语化的方式与用户交谈。
而今年3月,Inflection AI表示,计划将其技术授权给微软。之后,微软方面与Inflection AI达成协议,公司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Karen Simonyan,以及该公司大部分成员加入微软。

从上面几家公司可以看出,多数AI独角兽创立之初各个都是明星,是备受投资人青睐的“香饽饽”。但是没多久就坚持不下去,因为AI大模型这行当,太烧钱。一方面,训练AI的算力成本就非常高,而且还有包括水电等成本在内的基础设施费用;另一方面,目前缺乏杀手级应用情况下,无论产品是卖给B端还是C端,都很难走量,而且C端价位如果过高更难提高收入。
所以在“两头难”的情况下,纵使创立时拿到再多投资,也很难经得住没止境的投入。所以“卖身”给巨头也就是独立大模型公司最好的归宿了。

2022年底,ChatGPT的横空出世为中国AI产业带来了深刻启示。2023年,国内“百模大战”激烈上演,科大讯飞(002230.SZ)作为国内AI语音龙头,顺势推出了“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然而,一年多过去,科大讯飞的经营状况却不容乐观。
近日,科大讯飞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尽管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7.73%,达到148.5亿元,但归母净亏损扩大至3.4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亏损更是高达4.68亿元。
透过财报可以发现,科大讯飞严重依赖政府补助,此外,应收账款规模高企、销售期间费用率超过毛利率,坏账风险加剧等问题亦对公司经营构成极大考验。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一定程度上,政府补助相当于公司“直接”取得了利润。
科大讯飞获得的政府补助有多少?
根据公司年报解释,依据会计处理方式不同,其政府补助划分为两部分:一是其他收益,二是营业外收支。
2023年,科大讯飞的其他收益超过10.87亿元,其中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有6.67亿元。另外,营业外收入中政府补助项目有1892.47万元。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的“非”,即非经常性损益,一般是指与公司日常经营业务无关的、一次性或偶发性的收入或支出。为更好反映公司的基本业务活动,非经常性损益通常需要从净利润中扣除。
2024年前三季度,科大讯飞实现收入148.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44亿元。非经常性损益为1.2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68亿元,扣非后亏损增大!
而非经常性损益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就有1.5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该项目总额一直维持在4亿-5亿元。2021年至2023年,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4.39亿元、4.73亿元和4.04亿元。总额为13.16亿元。
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9亿元、4.18亿元、1.18亿元,合计金额为15.15亿元。
简单一比来看,如果没有这部分政府补助,过去三年,科大讯飞总体处于亏损的边缘。
从股东信息方面可以得知,科大讯飞目前无控股股东,但前三大股东中,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占其二,二者皆为国有法人。
自2008年上市至今,科大讯飞总市值过千亿元,年营收已接近200亿元,却一直无法摆脱对政府补助的依赖,且情况越来越严重。这不禁令人质疑,公司的钱去哪了?经营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销售期间费用率是指期间费用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率,当销售期间费用率大于销售毛利率时,说明企业盈利状况堪忧。据同花顺iFinD,2024年前三季度,科大讯飞的销售期间费用率44.43%,销售毛利率为40.46%。
通过比较这两项指标近十年的情况,可以发现,2015年至2022年,公司销售毛利率虽然呈下滑趋势,但整体高于销售期间费用率。直到2023年这一情况发生反转,公司盈利问题开始暴露。
随着销售规模扩大,应收账款也会有相应程度的增长,但科大讯飞应收账款的规模显然不那么合理。
数据显示,科大讯飞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1年的127.32天,增加至2023年的201.84天,截至今年前三季度,已经达到237.91天,三年时间几乎翻倍。
截至9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140.03亿元,逼近前三季度营收总额(148.5亿元)。
如此规模的应收账款,一方面说明公司回款效率低,另一方面,可能意味着资金流动性风险。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指标来看,该指标自2020年以来持续走低。
与此同时,公司的坏账风险急剧增加,三季报显示,公司营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额达24.2亿元,约占应收账款总额的16%。
值得一提的是,早些年科大讯飞主要依靠G端业务,即面向政府机关,尤其是检察院、教育部门等,这类业务有“旱涝保收”的属性,但在近几年,这部分业务或许从“利润奶牛”变成了“利润刺客”


商汤科技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头部 AI 软件公司。然而,商汤这么多年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从过往的财报数据来看,自2018年至2023年,六年间分别录得年度亏损为34.3亿元、49.7亿元、121.6亿元、171.8亿元、60.93亿元和64.95亿元,六年累计亏损503.24亿元。
昨日,“AI四小龙”中的头部公司商汤迎来了公司成立十周年。在这个颇具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一场裁员行动正在商汤内部进行。
从10月22日开始,商汤启动裁员的消息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发酵。有受访者向光锥智能表示,本次裁员涉及到SCG(智慧城市和商业事业群)、IAG(智能汽车事业群)、研究院、医疗等多个部门,目前各部门裁员比例无法确定。
而在本次裁员中,大模型和大装置两个部门成为了“安全区”,接近商汤的人士向光锥智能表示,这两个部门基本没有被裁员。
本次裁员事发突然,有员工在社交媒体上爆料,转正前一天被裁、应届生被裁、Offer被毁约等情况出现。
针对裁员消息,商汤回应光锥智能并表示,“商汤积极推进战略转型,聚焦“大装置-大模型-应用”重点业务和战略增长领域,并进行相应的组织和人才结构优化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目前,商汤社会招聘及校园招聘正常进行中,整体业务稳健发展。
基于这个判断,商汤确定了新的战略方向。
“在生成式AI领域,商汤的核心战略是实现算力大装置(SCO)、大模型和应用(CNI)的无缝集成,以应用驱动模型,以模型带动算力的优化。”徐立在内部信中表示。
以IAG(智能汽车事业群)为例,作为集团同样保持增长的业务,2024年上半年,商汤绝影汽车业务收入达到1.7亿,同比增长100%。虽然营收打正,但智驾部分的收入对商汤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而商汤似乎也有意在本轮调整中收缩过于庞大的业务架构。有商汤前员工向光锥智能表示,“IAG部门已有超过上千人,目前人效比太低。”
从业务构成来看,曾经包括三大业务的传统业务经过合并计算,收入下滑明显: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传统AI 收入为5.2亿元,同比下降50.6%。
此外,面对巨额亏损,降本增效也成为了近两年商汤调整的主旋律。据财报披露,由于员工福利开支减少,目前行政开支减少7.7%至7.34亿元。
在2023年年底的业务重组完成后,智慧城市、智慧商业、智慧生活不再作为单独业务板块出现,上述三大板块的非生成式AI业务合并统计为传统AI业务,和生成式AI、智能汽车共同构成新的三大核心业务。
但在一众大模型公司仍然为商业化发愁的当下,商汤到底是靠什么业务在赚钱?
财报显示,商汤生成式AI业务的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市场对生成式AI模型训练、微调和推理的需求爆发性增长。
基于对训练和推理的算力需求,商汤部署的“大装置”通过提供算力服务,为生成式AI业务提供收入。
虽然商汤并没有具体披露,但根据行业现状,这里收入的大部分应该来自于“智算服务”,而非“大模型”。
无论是阿里云、百度云、华为云,都会把智算服务,当成是最重要的客户收入项目,而大模型是一个重要的牵引力,并非真正的“高收入产品”。比如,百度智能云今年就把业务中心从大模型服务的千帆,调整为算力服务平台百舸。
这也是为什么,徐立一定要强调“大装置-大模型-应用”的三位一体战略。
从做“算力大装置”而言,一定程度上是兼具技术和规模化的生意,在这一点上,商汤面对的不再是AI公司,而是更有财力的云计算厂商和一大波私有化部署的算力服务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4-11-15 01:43 , Processed in 0.12930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