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6|回复: 17

一位坚决不打三针疫苗亲历者自述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8464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中国各地罹患猩红热的儿童数量急遽增加,光是广东省3月份通报的确诊病例数量就高达惊人的1,542例,其中大多病例以学龄前儿童为主。由于猩红热传染能力较强,且尚无疫苗可以预防,呼吁民众一旦发现小孩出现发烧、喉咙痛、皮疹等症状时,应尽速就医诊断,并依照医嘱进行治疗,降低疾病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25年3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公告中指出,猩红热的病例数与2月相比,增长641例,推测疫情正在大规模的进行传播。该公告也强调称,唯有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才能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同时呼吁确诊猩红热的儿童应在家中进行休养,等到痊愈后再回校上课。
根据公开消息指出,猩红热是由 A型链球菌感染造成的疾病,病原菌通常借由咳嗽、打喷嚏等飞沫方式传播,抑或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接触传播,目前主要以抗生素投药做为主要治疗方式,曾是20世纪早期最主要的儿童死亡原因之一。虽然目前抗生素药物已经广泛应用在医疗领域,但如果感染猩红热后治疗不彻底,可能引发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

这个五一长假,因为小区更换电梯事宜,参加了一次业主代表聚会。
虽然彼此是老熟人,但大家都已很长时间未见。
坐我旁边的邻居Z姐,和上次见面明显有很大不同,脸上起了很多血丝,且明显比以前胖了很多。
出于关心,我问了下情况。
她说自己因为患上带状孢疹,需要打激素治疗,脸肿和起血丝都是激素带来的副作用。
我忍不住问了一句,“你打过针吗?”
Z姐点头说,“打了,3针,科兴。”
“那就难怪了。”我回复说。
另一位女邻居小M插话道,“应该和苗有关。”
“对,苗苗后遗症。”坐在我对面的H哥脱口而出。
“是的,打针后我就得了荨麻诊。”小M附和道。
H哥接话说,“我体检得了肺结节。”
“我也是。”
“我也是。”
“一样。”
……
其他邻居纷纷附和。
在座十多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来自不同行业,职业各不相同,家庭情况千差万别,但一圈聊下来,基本人人都有轻重不一的后遗症,除开我以外,大家都打了苗,且基本是三针。
席间,小M问我,“不打针,你怎么坐高铁、地铁?”
H一脸不可置信,“是啊,不打针,你小孩读书怎么办?”
J连连附和,“不让针都没法上班啊。”
我笑着回复,“你们说的这些问题我都遇到过,但很多困难其实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实际根本没有那么夸张。”
大疫3年,我照样跨省上班,每周末都要坐高铁来回,但高铁站从未遇到过查接种记录的情况。
唯一例外的是有次坐地铁去高铁站,正好遇到我们这座城市推行一个地铁新政,乘车需要查看接种记录,见我没有打针,服务人员死活不让我进站。
我也不惯着他,昂起头反问,“《传染病防治法》《苗苗管理法》哪条法律规定没打针不让坐地铁?你们这是违法知道吗?我要将你们的违法行为曝光。”
一番连续输出,将服务人员给干懵了,瞬间引来一圈人围观。
因为知道理亏,且怕事态闹大,有个领导模样的人赶紧出来打圆场,把我请到办公室沟通。
我态度很强硬,且熟读相关法条,领导见我不是善茬,只得连连道歉,并亲自送我进站。
经过这么一折腾,我为此错过了高铁,但我认为很值得,在我和其他乘客的陆续较真下,当地地铁管理方迫于压力,连夜紧急撤销查接种记录的规定,新规仅仅存在一天就寿终正寝。
出行有障碍,小孩读书确实有压力,但并没有出现强制情况,女儿所在学校也没有将接种和上学联系在一起,那段时间,只有班主任反复在群里发起打针接龙,催促同学们去打针。
反复几次,班上其他同学都去打了,只剩我女儿一个没打,班主任为此当众点了女儿的名。
一时间,女儿成了异类,面临很大压力,为此跟我说,“爸爸,同学们都打了针,要不我也去打算了。”
当时的我忧心忡忡,整晚整晚睡不着觉,为此翻遍了《传染病防治法》《苗苗管理法》,写了一个1000多字的“不打针声明”发给班主任,声明里详细说明女儿不打针的原因,并明确表示如果谁敢强制,我一定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发完后,我又给班主任打了一个电话,和她长谈1个多小时,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推心置腹,说出了我的忧虑与担心。
我说,“我知道您也是逼不得已,也不是要跟您为难,如果有人要找您的麻烦,您让他们来找我,我和他们谈。如果谁要强迫打针,就让他签字。出了问题,我就追究他的责任。”
可能因为我态度坚决,也可能被我感动,班主任从此没有点名,也再没找过我女儿麻烦,最终女儿成功躲过一劫。
女儿读书问题解决了,但因为没打针,我也面临一些来自社会的压力。
记得那时所在社区反反复复给我打电话,催我打针,甚至语带威胁,说不打会影响出行,影响信用,影响小孩上学。
我一律以苗苗不成熟为由予以拒绝。
社区不死心,三番两次打电话骚扰我母亲,将我彻底惹怒,为此直接打电话给社区书记,劈头盖脸一顿输出:如果打针出了问题你负责任吗?只要你签字承认由你负责,我就打。如果你不签字,就不要再来骚扰我和家人。
书记被我怼得哑口无言,从此再没有打过电话。
村里的妇女主任为了让我母亲打针,直接将接送车开到了我家里,我火冒三丈,抄起镰刀,喊她们滚,如果再来骚扰,就别怪我不客气。
见我如此强硬,这些家伙灰溜溜地跑了,从此再没有骚扰过我母亲。
我公司这边同样不消停,因为物业要求,公司行政部每周都统计打针情况,其他人都打了,就我一个未打,在一众已接种中格外扎眼,无形中也给了自己很大压力。
从2021年8月份开始,我就经常接到公司所在街道的电话,电话都是询问我为什么没去打针,我一概告知:因为安全问题,不想打。见我态度坚决,街道也没有办法,慢慢就没人打电话了,最终也就不了了之。
回忆起这些往事,我有些激动,眼眶都湿润了。我稳定了一下情绪,对H说,“只要你坚持,就没人能逼你打。所谓后果,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根本没那么严重。”
“当初你怎么不劝下我们呢?”小M插话道。
我笑着回答“我连自己老婆都劝不住,你觉得你们会听吗?”
想当初,刚开始推行打针,我就给老婆发了大量科普文章和图片,但直接被她选择性无视,她说我这是危言耸听,她认为,既然苗苗能投放到市场,就代表没有问题。
我不死心,说这个苗没经过三期临床实验,就仓促推到市场,风险未知。
她反问我,大家都打了,能有什么问题?难道天下就你最聪明。
我说,不是我聪明,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真有免费的好事,根本轮不到你我平头百姓。
她被逼急了,甩出一句,我的事自己做主,你管好自己就行。
大家闹得不欢而散,最终我没有拦住她,她毅然决然去打了苗,3针科兴。
那段时间,我先后劝过很多人,包括弟弟两口子,大舅子、小舅子、岳父岳母、老婆侄子、侄女,朋友两口子,要好的同事……总共不下20个。
我在家庭群里发了大量语音和文字,劝弟弟、弟妹不要打针。
为了不让大家打针,我给岳父岳母、大舅子、小舅子等都挨个打电话。
为了劝朋友,我去了他们店里,给他们夫妻反复痛陈厉害。
每次吃饭,我都会跟和要好的同事科普,劝他不要去打针。
……
但可惜,除我妈外,没一个人听进去了,争先恐后去打了针,大部分都打了3针。
结果和我预料的一样,很多人都出现了后遗症,具体的故事,可以见我之前的文章我的公号后台,成了疫苗受害者的哭墙。
通过打针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各人有各人的因果。
不要妄想改变任何人,除了自己,你改变不了任何人。
各自修行各自好,各自因果各自了。

延伸阅读:我的公号后台,成了疫苗受害者的哭墙
评论者来自全国各地,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无一例外都遭了苗之毒,要么是自己,要么是亲人,打针后得了后遗症,哭诉声不绝于耳,溢满屏幕。
有位读者连续发了三条留言,诉说自己苗后身上有很多后遗症,包括血糖不稳、记忆力下降、三个手指关节脱皮起泡三年多。
有读者哭诉自己20多岁的女儿苗后血糖飙升,导致住院治疗,现在仍靠药物控制。
有读者诉说自家孩子在学校要求下打了两针,现在肾衰竭了。
有读者感叹自己血糖血压高,导致脑出血。
有读者说自己姐姐退休前是医生,打了三针,没过俩月得了白血病,快三年了还在化疗输血,一直在熬
有读者说自己莫名其妙就肺结节了,家人和亲戚中已有多人做肺结节手术。
有读者感叹自己疲乏无力,而此前近30年从未感冒过。
有读者说自己说话不清楚。
有读者留言说自己是荨麻疹中招者,天天都吃过敏药,已经吃了1年多,不吃就起荨麻疹。
……
留言量之大,受害者之多,看后触目惊心。去年1月份,我在本号做了一个调查,当时的调查结果和此次留言反应的症状十分类似。
那次调查参与人数共102人,其中有后遗症的占了41%,比例将近一半。
当时,也一样有很多人在后台留言,有的诉说自己苗后得了肺结节;有的诉说打针后血糖降不下来;印象最深的是一个00后的男生,哭诉自己苗后瘫痪了,自今不能行走,为此后悔莫及……
这样的悲剧,其实不光发生网上,我身边也俯拾皆是。
我老婆自从2021年5月打针后就变得莫名嗜睡,每天晚上8点不到,就会犯困,大白天刷着刷着手机都能睡着。
老婆的表哥苗后不久得了心肌炎,现在已经丧失劳动能力,要靠他自己爱人养活,每次见到我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
我大姑妈生前患有糖尿病,但经不住村干部游说,也去打了针,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大舅妈打针后,肺就出了问题,现在老是咯血,每天躺在床上,靠吸氧续命。
小姑家的表弟苗后得了脑炎,一度智商降到5岁,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
有个朋友从打完针到现在,胳膊一直隐隐作痛,尤其到了阴雨天更明显。
有两名同事打针后得了荨麻疹,久治不愈。
有小学同学说现在心脏老感觉不对劲,稍微动一下,就突突突地乱跳,这在打针前从来没有出现过……
一条留言背后,就是一个受伤的灵魂;一个哭诉背后,就是一个破碎的家庭,满篇满纸,浸透了受害者的斑斑血泪,让人不忍卒读。
我除了报以同情之外,也爱莫能助。
人这一辈子,最珍贵的是拥有独立判断能力,永远不要人云亦云,不被潮流所裹挟,能坚持用逻辑判断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想当年,苗苗出笼,各路人马使出浑身解数,绞尽脑汁大力推广。
大金链子胸脯拍烂一个劲保证安全,美女主持扭着腰肢卖萌唱儿歌,野生博主卖力吆喝赚流量。
有的地方慷慨解囊送米送面,有的送鸡蛋送油,有的送超市卡,抽奖送手机,甚至还有直接送钱的。
人山人海,鞭炮齐鸣,红旗招展,锣鼓喧天。
有人相信了宣传,有人贪图礼物,为此争先恐后排队打针。
我有个同事,第一批打了三针,码变成了金色,还为此连续在朋友圈炫耀了几天。
有个邻居身患高血压,为了不错过这个免费机会,不惜吃了超剂量降压药,硬生生把血压降下来,去打了针。
有个亲戚一直是苗苗的坚定拥护者,不但自己打了三针,还怂恿自己家人去打,对我这种提出反对意见的直接怒怼拉黑,并踢出亲戚群。
……
无论舆论多么喧嚣,外界多么热闹,我一直不为所动。
我就一普通人,有好处肯定轮不到我,鼓励我去做的,往往需要我去填坑。
虽然我不是学医的,但基本常识还是有的。
从全球以往经验看,一种苗从研发到上市,至少需要10年以上:脑膜炎苗花了68年,破伤风苗用了40年,丙肝苗用了38年,天花苗花了26年;小儿麻痹症苗花了20年;乙肝苗花了17年;就连研发时间最短的流感苗也先后花了14年,世纪顽症AIDS病,都被发现44年了,现在还没有研发出苗……
可这个牛x克拉斯苗从研发到上市,仅仅3个多月,堪称火箭速度,速度实在太快了,完全不符合医学常识,且有悖于常理。
基于常识,我一直坚持不打,还劝阻我的家人不要去打。
这期间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压力不光来自外界,也来自家人,质疑、不解、咒骂如潮水般涌来,甚至多次想中途放弃,但好在终于坚持了下来,让自己和女儿、母亲、侄女都免过了一劫,现在每每思来,都会热泪盈眶。
因为我的坚持,避免了自己亲爱的人遭受荼毒。
但很多人并没有那么幸运。
大疫三年,苗苗打了三年。
转眼一夜之间,疫情就地消失。
大地一片白茫茫真干净。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人们已经淡忘了那无比痛苦的日子,但苗苗造成的伤害,并没有因为淡忘而消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我的质疑不幸被一一验证,无论身边还是网上,后遗症不断涌现。
对于很多人,伤痛也许是一辈子。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多替他们发声,以抚平那些受伤的灵魂。
但仗义执言实属不易,说真话异常艰难。

媒体报导称,杨晓明在疫苗研发和推广过程中,把不合格的原材料塞进供应链,甚至明知疫苗批次有问题还强行上市!打了疫苗,当时至少就有几百起因科兴疫苗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案例和丧命事件,却被掩盖,谁说疫苗有问题就抓谁。
科兴疫苗不但殃民,还祸世,被出口到全球七十多个国家,结果菲律宾、马来西亚都说疫苗效力不行。
中国《财新网》爆料,科兴疫苗的研发过程全是违规操作:临床试验数据造假,生产流程被压缩,连基本的灭活检测都省了!为啥?因为要的不是安全,是速度!他们要用“中国疫苗”来证明“制度优越性”,好在国际上装门面!2021年,科兴疫苗在全国强制推广,不打疫苗就不能上班、上学,连高铁都坐不了!有中国网友控诉:“这哪是疫苗?这是政治绑架!打了还感染,副作用一大堆,政府却只管宣传!”有美国媒体在2023年报导,科兴疫苗有些批次没完全灭活,导致接种者直接感染新冠,甚至出现严重副作用,几百人因此送命!这些数据,全给摀住了,受害者家属连申诉的地方都找不到!杨晓明被当成了替罪羊,但中国的死人并不会由此而停止。

60岁的Terry Omara原本是一名身体强健、生活积极的伦敦出租车司机。他居住在伦敦南部的萨顿区,平日不仅坚持锻炼,甚至每隔一天就步行一整场马拉松的距离,以保持身体健康。在他年逾八旬的老母亲逐渐体弱后,Omara还肩负起照顾母亲的责任,生活虽然忙碌,但充实有序。
Omara的身体曾经遭遇过一次重大挑战,2020年,他感染新冠后出现了“长期新冠”(Long Covid)的严重症状,并一度陷入肺炎与败血症的危机。然而,他最终挺了过来,并在2021年恢复健康。他自称当时状态良好,重新投入生活,甚至比感染前更注意健康管理。彼时,他完全没有预料到,接下来的一次疫苗接种将把他彻底拖入一场无法逃脱的深渊。
2022年,Omara接种了Moderna的新冠疫苗加强针。不久之后,他开始出现剧烈的身体反应,先是疲倦感加剧,随后逐渐演变为无法名状的虚弱和慢性疼痛。令他震惊的是,这种疲惫与疼痛完全不同于他曾经经历过的新冠症状,甚至更具破坏力。他形容当时的状态“就像被卡车撞了”,不仅无法正常工作,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开始丧失。
  他曾尝试自己寻找答案,不断回想那一年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细节。他说,2022年自己并没有经历重大疾病、事故或心理打击,唯一不同的,是接种了Moderna疫苗。他由此怀疑,这种突如其来的虚弱很可能与疫苗有关。
尽管此前他也接种过辉瑞与阿斯利康的疫苗,但并没有出现类似反应,因此他愈发确信,身体的急剧崩溃与Moderna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在长达几个月的求诊过程中,他终于被医生确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这种病症目前在医学界尚无明确发病机制,也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患者通常表现为极端疲惫、认知能力下降、注意力涣散和肌肉疼痛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奥马拉表示,他现在的状态远远比不上88岁的老母亲,甚至无法独立生活,只能搬去与母亲同住。他几乎无法完成日常家务,一周外出购物一次已经是极限,而洗澡也只能勉强做到每周一次。
“过去我能走几十公里,现在连拿个购物袋都困难。”他说,“我曾是个强壮、活跃的人,现在却像废人一样。”尽管他目前靠止痛药勉强控制疼痛,但体力和精神状况几乎没有改善。更令他痛苦的是,这种病不仅摧毁了他的身体,也让他陷入极度的孤独与无助。
在他的故事之外,社会上类似的病例也逐渐浮出水面。尽管新冠疫苗已在全球挽救了数百万条生命,但近年来陆续有部分接种者报告在接种疫苗后出现长
2024年,耶鲁大学一项研究首次提出“疫苗后综合征”(Post-Vaccination Syndrome)的概念,这是一种新近识别的症状群,可能与mRNA疫苗(如Moderna与辉瑞)有关。研究发现,这种综合征的表现包括脑雾、记忆力减退、耳鸣、运动不耐受以及持续性疲劳。尽管这一发现尚未获得全球医学共识,但引发了广泛关注。专家普遍认为,这一领域亟需更多独立、透明的研究,以确认其存在、评估风险人群,并探索潜在的干预方式。
对于Terry Omara而言,这场疫苗接种后的身心崩溃几乎摧毁了他的人生。他并不是疫苗的反对者,也理解疫苗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意义,但他也呼吁政府和公众正视个体可能承受的副作用。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完善的医学系统为这类“少数但真实”的患者提供帮助,而不是将他们的声音简单归结为“反科学”或“阴谋论”。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2025年第13周(3月24日-3月30日),对全国哨点医院(不含港澳台)采集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呼吸道样本。
检测结果显示,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鼻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和人偏肺病毒;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病原体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和人偏肺病毒。
然而,民间对官方应对的信任度正在下降,民众质疑当局掩盖疫情真相,指责官方数据与实际感受不符。
在社交媒体上,民众披露的情况相比官方报告更为严峻。河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苏、上海、福建、云南等地频传猝死事件,
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海网络作家近日,“上海这次疫情给我的感觉跟(2020年至2022年)新冠疫情不一样。现在感染的人群主要是小孩,老人也有但不多。还有北方出现三四十岁的年轻人突然猝死,上海这种情况很少。”
这位上海人士还提到,“我去年到昆明,到屯村去旅游,当时就是拉肚子,核酸检测结果是感染了新冠病毒。我说你给我写新冠病毒,我回去可以报销。医生说上面规定不能写新冠,就只能写肠胃炎。”
深圳市民安先生表示,“现在猝死的多,各个年龄的都有,年轻的多一点。我见到的就有好几个了,年轻的二三十岁的,平常没有病,没有征兆的,突然间就倒下来了。不知道什么问题,他就是发抖倒下来了,就在地上颤抖。在街上走着走着,就看着人倒了。”
河南南阳市民张先生透露,“我们殡仪馆比较繁忙,医院繁忙。这几天我去医院看望病人,就是有个亲戚住院了。我到了医院那病房里走廊全是床,全部是床,电梯门口都是床,实在没地方摆了,所有地方都是床,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的这些病房。过年我去扫墓,我去的是公墓,面积在不断扩大。”
辽宁大连市民王先生透露,现在疫情症状多样化,他从内部信息得知,今年去世的青壮年特别多。
辽宁大连市民王先生:“说话变声的,有的咳嗽的,反正症状挺多的,我看区统计比疫情放开的时候,人没的还要多,而且年轻化,二三十岁、三十来岁、四十来岁、五十来岁,猝死各个阶层都有。我身边的亲戚走了两、三个,同事也走了四、五个,同事的亲属没的也挺多。”
吉林四平市民苏先生表示,东北在一、二十年前人很多,但是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后,加上这几年疫情,不断有人猝死,现在都没什么人烟了。
吉林四平市民苏先生:“有不少突然就没了,年龄多大的都有,老年的也有,年轻的也有,四、五十岁吧,有的突然就心梗啊什么,睡觉就睡死了,有是得癌症的。小城镇和一般农村、都市都没有人,陆续死了很多人。”
王先生还披露,因为太多人去世,导致各种殡葬费用大涨,普通百姓都快承担不起了。
王先生:“一般普通老百姓死都死不起,疫情的时候,一口木头棺材都炒到两万多,现在也六、七千呢,发丧一个人得两、三万块,为什么海葬?有的坟墓都买不起了,因为年年得续费的,不续费就跟你掘出来了。北戴河跟南戴河、葫芦岛那边,好多楼房一算计,比买墓地都便宜,买楼房放骨灰。”
苏先生表示,死者有退休工资的,都要火化完再下葬,没有火化的,就不给领丧葬费;农民都是土葬,由于疫情死太多人,墓地区域不断扩大。
苏先生:“殡仪馆全都扩建,有埋公墓的,有集中埋到统一的一个废弃地乱葬岗,这三年疫情死很多人,现在密度大了,面积越大。都个人承包,也得花点儿钱,几千块钱,政府有人、有关系的,就不花钱或者少花钱。”

近期,一些较有身份的人猝死的有:4月8日,中国奈米及光电材料专家、宁夏大学教授李海波8日突然死亡,享年41岁,死因目前不明;另一位知名材料学者、浙江大学教授刘永锋比他稍早猝死,年仅48岁;4月8日同天,香港前特首梁振英次女梁齐昕突然去世,年仅33岁;4月7日陆媒报导,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丁锐于因心梗去世,年仅41岁……这些顶尖专家或官员,有的被说成不明原因猝死,有的是心肌梗死。
不过,有消息传出,他们很多人是打过疫苗,甚至有说法,现在大多因心肌梗猝死的,不少与疫苗副作用有关。
尽管没有证据或消息源证明他们的死与疫苗副作用之间存在必然关联,但目前猝死频率之高,引发外界关注。
据《南华早报》此前报导,近年来被宣告“意外”或自然死亡的中国专家,涵盖无人机、AI、国防、半导体和航天领域多达8人(不含未知者),其中许多人从事与国安和技术研发相关工作。

青年医生猝死现象频发,有医生在手术间隙突然离世;另一名南昌儿科名医猝死,院方发讣告将其名字掩盖,后删除相关记录。事件引起同行强烈不满,责问在害怕什么。
4月6日临晨2点30分,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陈喆,在手术间隙的休息房突然离世,终年35岁。
陈喆1989年8月出生,2012年10月参加工作,院方给其极高评价,称其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一名辽宁的医生博主“思考盒子”表示,“‘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反正我现在看到这八个字是挺抵触的,或者说我不想做一个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人,我就想做一个上班能赚钱的人。”
他说,前两天医院放那些警示片、教学片,说某某领导又贪污了几千万、几个亿的,让咱们看,教导咱们。“教导咱们毛线,我上哪贪去啊,咱一线牛马搁这快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了,那奉献给谁了?那钱哪去了?又查咱们又反腐的,跟咱有毛关系,天天干活干到临晨2点半累死了,最后整个讣告沉痛哀悼。哀悼个毛线,戴高帽有毛用啊!……别洗脑了、别画饼了!”
同样是骨科大夫的齐医生4月9日也表示,听到这个消息也非常痛心,“年轻大夫发生猝死的这一类事件、这种新闻、这种消息非常非常地多,确实也是感觉到目前医生的工作压力还是非常地大,咱们同事之间有多少人24小时连续战斗过,又有多少人36小时、甚至48小时都连续工作过,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给患者,自己生活、休息时间又能有多少哪?劝告同行们还是多多关心自己身体。”

此前,3月29日,33岁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朱礼在连续值班完3个夜班之后,突发疾病猝死了。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朱礼出生于1991年1月1日,江西萍乡人,毕业于南昌大学儿科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她擅长内分泌失调、矮小症、性早熟、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黄疸、高危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她被认为是儿科界比较知名的医生,她的丈夫也是医生。但网上她的死亡讣告上的名字被打码了,引起众多同行的关注。
一名国际金融理财师、在医疗行业十多年的博主“晓群医聊圈”表示,“讣告上的她名字被打码了,相关的记录还被医院删除了。令人费解。”

4月7日,河北一名从事医疗器械十多年的博主“医奕君”也对此不解地说,“一位已经救了太多孩子的医生,去世后却不能被大众所获知,医院已经明明发了讣告了,但却又将这些记录全部删除了。我就纳闷,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一名医疗圈的博主“凯哥的小圈子”也表示,“一个救了七千多孩子的儿科医生,死后竟然连名字都不被出现在讣告上。”
他进一步表示,“一位为无数孩子带来希望的医生,为何死后连名字都不能堂堂正正地出现?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医院明明承认发布过讣告,却又迅速地全网将相关的记录删除得干干净净。”
“这一系列离奇操作的背后,医院到底在害怕什么?到底是什么样的隐情,要掩盖一位医生的死亡信息。”他说,“要不是他的同事捅破窗户纸,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医院撤下讣告,竟然只是为了堵住网友的嘴。”
“今年走了好多医生啊,可惜了!”
4月7日,内蒙古的医护人员“Abby哈哈”在小红书上介绍,“我以前的医院消化科很火,强度很大,一个怀孕三个月的女大夫,下夜班回家猝死。老公也是医生,等到晚上回家时候,女医生已经凉透了……”
四川的网友“抖着抖着吃西瓜”在评论区介绍,“我弟弟,29岁儿科医生,猝死。”
河南洛阳的一名医生、网名“申子辰”4月4日也提到自己同事:急症的,10天前去世,心梗,36岁。
贵州的网友“晟晟和卫荣”4月2日也说,“今天我一个朋友也是,一名妇产科医生,科主任,33岁的年龄,丢下两个么儿,不幸离逝。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曾经她救过多少人,但老天爷却收走了她年轻的生命,丢下两个孩子,一个5岁多,一个才4岁。”
同日,广东专门帮助医生晋升考试的博主“医学猫考试宝典”也发了一条视频,披露59岁肿瘤名医朱子元医师猝死在手术台上。她的女儿也证实说:“他是医院里的顶梁柱!也是我们家里的顶梁柱。”
福建的一名医生“威猛的小老虎”说,“同儿科医生,连续夜班加开会,1月初急诊夜班差点猝死,平时无任何基础病脑梗了,差点在icu过年了。”
评论区很多网友也纷纷表示想不通,陕西的网友说,“我就想不通,年轻人啥原因早早就走了。”
四川的网友也不解表示,“搞不懂,今年走了好多医生啊可惜了。”
极目新闻4月21日报导,57岁的游牧于4月20日突发心梗去世。
21日下午,游牧在双汇工作的同事刘金涛表示,上午,他突然收到一条游牧发来的微信消息,很诧异,因很多年没有联系,点开一看是一条讣告,还以为是游牧有长辈去世了,仔细一看感到十分震惊,原来是游牧去世了,是他的两个孝女发来的讣告。
随后,刘金涛从其他朋友处获悉,游牧是因突发心梗离世,20日下午送到医院没有抢救过来。
游牧告别仪式于4月22日上午9点在漯河卧龙公墓举行。
公开资料显示,游牧曾任双汇发展总裁,因种种原因于2018年8月离职。之后他在雨润、春都食品等多个集团担任过总裁一职。

近月来,不断爆出青壮年死亡的消息。
4月21日,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实际控制人、名誉董事长、董事王友林因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62岁。
4月18日,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区长吴升娇(男)工作期间因突发疾病去世,终年41岁。
4月18日,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北大发布”发布讣告,披露了42岁北京大学副教授陈昊去世的消息,但没有说明其离世的日期和原因等。
4月16日,山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单承彬因病在济南去世,终年60岁。
4月8日,江西南昌市商务局三级调研员、南昌市商贸和会展服务中心主任胡星,因突发疾病去世,终年55岁。3月24日,他还进京开会。
4月8日,宁夏大学李海波教授因突发疾病去世,终年41岁。其曾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但陆媒报导没有提及李海波具体死因。
4月1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丁锐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终年41岁。
3月20日,电商研究专家刘志远在深圳坐公交车时突然心脏骤停。经过两天的抢救无效,于3月22日下午5点去世,年仅32岁。
3月21日,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经济一局前局长张晓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终年51岁。
3月20日,河南郑州市上街区委书记李金勇因病去世,终年51岁。
3月5日,中国知名材料学者、浙江大学教授刘永锋突发疾病去世,终年48岁。

河南开封市民王先生:“这次的感冒特别难好,几乎都有,好像是一种新的病毒。今年就过了个年,我就感冒了两次,反正是比较难治,最少也得个十天半个月。住院的很多的,抵抗力差的,身体素质不太好的得住院,年龄不等三十几岁,四十几岁,五十,六十都有。”
江西九江民众也说,身边许多人反复出现流感症状,医院人满为患。
江西九江民众吴先生:“很多人感冒发烧,这段时间我自己家里人也得了,发烧39度多。老家挺多了,都是发烧,发热啊,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好,估计一个礼拜有的两个礼拜。我们村里面有老人去世,像上了年纪的人得感冒可能就容易并发症吧。”
山东青岛村民透露,现在乡村很多人患心血管疾病特别多,大量老人中风后半身不遂。
山东青岛村民李先生:“现在农村里边那些走路就像梗的不少。我哥走了嘛,他走了以后,然后回村看看村里不少这样的,那些五六十、六七十的老妈妈很多走路就是一拐一拐的。最近这几年,村里走的不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大爷做了一个心脏搭桥,听我大爷说,做心脏搭桥还有血管堵塞的很多,县城里不少做的,排队啊,还排队。他说他是疫苗以后的事。我感觉是不是病毒造成的?我现在反正只要是我一感冒了,我四肢就疼,就混身疼,感觉就像关节炎一样。”
山东青岛市民说,很多人反复感冒发烧,各年龄段都有人患重症去世。
山东青岛市民老李:“大人小孩反正都有,有朋友有得的,医院里挺多的。重症的我朋友中有,亲友中也有。我有一个朋友,他小孩才六七岁,不愿意吃饭,突然就去世了,在家里莫名其妙的就去世了,很惊讶!我认为是打疫苗原因,打过疫苗嘛。很不正常,少年、中年、青年都有去世,各年龄段都有去世的。”
辽宁丹东市民透露,医院爆满,有不少老年人猝死。
辽宁丹东市民王先生:“反正现在感冒的很多,我身边也有感冒的,医院也都爆满,都说是甲流流感。市里救护车每天都有,包括一些老人症状不明,就是说走就走了。在养老院里头,因为要是一个老人传染了,整个都得传染上。但是什么症状我不知道,反正就是一夜之间人就没了,就是一家养老院,一个星期至少走一个,反正就突然间没了。”
多地民众说,疫情不断,今年似乎进入了死亡高峰,经常看到人们办丧事。
广东民众黄先生:“这很多老人都去世了,就是这段时间,做这种丧事的很热闹啊,感觉就是比较频繁,经常有那个敲锣打鼓啊。疫情之前都不会,疫情后打了针的,一般去查都有肺结节。周围都有,很多人,有的去做手术,我们这边真的很不人道,很惨。””
洛阳市民颜先生:“心梗、脑梗猝死的很常见。前两天我一个朋友还上着班,好好的突然就没了,不到六十岁。去年过年,我一个同学一屁股坐到地下就死了,还不到五十岁。现在到处都有墓地,墓地上的碑一看,多大都有。可年轻、可小的孩子都有,黄泉路上无老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2277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哎!

他犯下的错,不亚于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162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788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年能坚持自己不打的  值得尊敬     还有胆量劝说家人坚持的    我感觉位大哥真牛人   那种压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抗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9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79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拖着不打,后来强制打,打了一针,打完后浑身起疙瘩。

从那年开始,每年夏天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84

帖子

70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025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坚持到最后,直到进京检查站要看接种记录,没办法去打了一针,后面的没想再打,后来媳妇说一块去,就又去打了一针,还好我是两针的北京生物。当时特意选的北京生物,感觉北京的保险点而且还少打一针,不想打那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主题

5167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876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针都没中,

点评

没打针,第一批不让进公司上班的,最后一批复工的,不让去机场就不出差,又不会开掉我,  发表于 3 天前
对得起书记对你的培养不  发表于 4 天前
单位居然不管……  发表于 4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主题

475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8440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媳妇体质一般,为了备孕一直没打,我倒是挨了两针,结果出国培训也没了,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8975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820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被同事举报过...
出差过闸机就能看到...
候车时候,看到阿公就躲...
他们在查的不是反炸就是疫苗...
两头都不占的只能靠走位保存实力...
劝俺的也不少,死皮赖脸地过了那几年...

点评

是打了一针,后面贿赂,假装打了第二针  发表于 4 天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361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7504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一针没打,我这边也没强制,打了疫苗的同样在疫情的最后阶段也阳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3

帖子

778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89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针没打 ,媳妇儿做医药相关行业,也坚持不打 ,唯有女儿迫于学校压力打了一针北京生物。期间也是街道各种电话威胁,不屌他。该干嘛干嘛,熬过三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5-11 20:12 , Processed in 0.12199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