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回复: 0

达索系统:虚拟孪生+AI=无限可能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88600
发表于 前天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工智能驱动的虚拟孪生体验不仅仅是一次技术飞跃——它们是推动可持续创新、运营卓越和劳动力进化的催化剂。
它可以连接数据与现实,通过可共享的多尺度表示形式,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洞察;
它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竞争优势,利用人工智能、建模/仿真/数据(MOD/SIM/DATA),解锁跨行业的生成式解决方案;
它将会颠覆行业,从汽车设计优化到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虚拟患者实现医药领域的突破。
随着人工智能在自动化、创造力和决策方面的快速发展,我们如何确保其应用始终安全、合乎道德,并真正具有变革性?

以下是达索系统Netvibes CEO Morgan Zimmermann、凯捷工程德国总经理  Jochen Bechtold、LEM科技法国公司欧洲研发副总裁Bertrand Dupont和柏林工业大学工业信息技术系主任Rainer Stark,一起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及其与数据科学的强大协同效应的探讨内容: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虚拟孪生体验,以及它如何与人工智能结合,为我们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我希望能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把一些复杂的东西讲得简单一点,就像我和朋友聊天一样。希望你们能从中感受到它的魅力。
科学和技术一直在进步,但有时候它们的进步是缓慢的,而有时候则是飞跃式的。虚拟孪生体验就是这样一个飞跃。它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推动可持续创新、运营卓越和劳动力进化的重要催化剂。这个概念的核心在于将复杂的现实世界数据转化为可以共享的多尺度表示形式,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
让我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家汽车公司的工程师,你的任务是优化汽车设计。在过去,你需要制造出实体原型,然后通过各种测试来改进设计。这不仅耗时,而且成本高昂。但现在,借助虚拟孪生体验,你可以创建一个完全数字化的汽车模型,并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各种实验。你甚至可以在产品尚未存在的情况下生成合成数据集,用于训练AI算法。这样一来,你就能提前预测可能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这就是虚拟孪生的力量——它让我们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决策。

当然,虚拟孪生的应用远不止于汽车行业。在制药领域,人体虚拟孪生已经成为研究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的强大工具。通过AI驱动的人体虚拟孪生,研究人员可以更快速地开发新药,同时降低临床试验的风险。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效率,还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选择。可以说,虚拟孪生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
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呢?答案就在于科学与数据科学的结合。一方面,我们有基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多尺度、多物理场模型;另一方面,我们有来自真实世界的观测数据。这两者的结合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框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现实世界中的现象。比如,在材料科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发现新的纳米级材料,从而优化产品的成本、重量和可持续性。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达索系统的一些技术和平台。例如,3DEXPERIENCE平台就是一个集成环境,它允许用户在一个统一的空间内完成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借助CATIA、SIMULIA和DELMIA等工具,工程师们可以轻松地构建和仿真复杂的虚拟孪生模型。而像MEDIDATA这样的平台,则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数据分析,支持人体虚拟孪生的研究。这些工具共同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使得虚拟孪生体验更加丰富和实用。
尽管虚拟孪生听起来很美好,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挑战。尤其是当AI被广泛应用于工程过程和决策制定时,我们必须确保它的应用是安全、可靠且符合伦理的。想象一下,如果你在智能手机上使用AI助手,你会信任它吗?如果它给出的答案不准确,你会怎么处理?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工业场景。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机制,用来评估AI的表现,并在必要时对其进行重新训练和改进。
AI已经在许多方面对工程生命周期产生了影响。目前,最明显的变化是工程师们能够更快地完成日常任务。例如,通过GEN 7技术,软件产品可以实现持续优化,同时还能整合非结构化数据。而在未来,AI可能会进一步扩展其能力,生成全新的内容和知识产权。这将是虚拟孪生体验发展的最终阶段。
再分享一个小故事。几年前,我曾参与过一个项目,目标是设计一款新型飞机。当时,团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客户要求缩短交付时间,同时还要满足严格的环保标准。幸运的是,我们采用了MODSIM方法论,并结合了AI技术。结果令人振奋:我们不仅按时完成了任务,还成功降低了飞机的重量和碳排放量。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虚拟孪生确实有能力将梦想变为现实。
后,我想强调的是,虚拟孪生体验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单一的技术范畴。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一种连接科学与数据科学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正如我在前面提到的,虚拟孪生正在改变从想象到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AI和数据科学的支持。
所以,下次当你听到“虚拟孪生”这个词时,请不要只把它看作是一个高科技名词。相反,试着去理解它背后的逻辑,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这项技术已经悄然融入了你的日常生活。

德国特里尔应用科技大学的LDPF实验室,开发了一个名为NatureFibreBike的项目。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一辆自行车的设计与制造,更是一种对未来可持续性与高性能产品开发方式的探索。
他们试图证明,环保材料与尖端技术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通过使用天然纤维和先进的数字化工具,NatureFibreBike展示了如何在满足性能需求的同时,推动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开发。
这辆自行车的核心材料是亚麻纤维。亚麻是一种天然材料,轻便且坚固,同时具备良好的可再生性和生物降解性。传统自行车通常依赖碳纤维或铝合金,这些材料虽然性能优越,但在生产和废弃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大。而NatureFibreBike则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证明了环保材料同样可以达到高性能的标准。
这种创新的背后,离不开达索系统的3DEXPERIENCE平台的支持。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协作和优化设计的环境,使他们能够以参数化设计、拓扑优化和基于知识的工程开发为核心,探索最佳的设计方案。
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们可以利用SIMULIA等仿真工具来测试不同结构和材料组合的表现。比如,在设计车架时,他们可以通过虚拟孪生技术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并优化产品的性能。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了时间和资源,还让团队能够在实际生产之前验证设计的可行性。整个过程强调的是跨学科的合作。
参与项目的成员来自机械工程、车辆技术、电气工程、医学工程以及设计等多个领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通过3DEXPERIENCE平台,他们能够无缝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Martin Gerten和Michael Hoffmann是这个项目的关键人物,他们分享了一些有趣的见解。他们认为,未来的制造业需要更多的跨学科合作。这种合作不仅仅是学术界内部的事情,还需要工业界的深度参与。通过将学术研究与工业实践结合起来,NatureFibreBike项目展示了如何利用新技术推动智能产品和生产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始终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核心。无论是产品的功能设计,还是生产流程的规划,都考虑到了用户的需求和体验。
为了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团队采用了人体虚拟孪生技术。这种技术基于数字模型,可以模拟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各种情况。例如,自行车的座椅高度、把手的角度,甚至是骑行时的舒适度,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调整。通过这种方式,团队能够确保最终的产品不仅性能优越,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除了关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NatureFibreBike项目还着眼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优化。从原材料的选择,到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再到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每一个环节都被仔细考虑。团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未来的制造业树立一个榜样。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有限的世界里,如何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团队还在探索一些新的技术,比如增材制造和智能复合材料的应用。增材制造的好处是可以实现高度定制化,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辆完全符合自己需求的自行车。

而智能复合材料则可以通过嵌入传感器,实时监测产品的状态。比如,如果你的自行车某个部分出现了裂纹,系统会立即提醒你进行维修,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坏。
此外,团队还在研究如何将这些技术整合到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中。这个生态系统被称为“基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可持续产品生命周期”。想象一下,有一个平台,可以把设计师、制造商、用户甚至回收商都连接在一起。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共享信息,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就是3DEXPERIENCE平台的目标之一。通过这种方式,团队希望能够推动整个社会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这个项目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参与其中的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最新的技术和工具,还可以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他们需要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合作。这种能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因为无论是在哪个行业,跨学科的合作都变得越来越普遍。
下一步,NatureFibreBike项目计划扩展到一个新的教学楼中,建立一个所谓的“学习工厂”。这个工厂将作为一个智能工厂演示器,用于展示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这些新技术。同时,它也将成为一个教育平台,帮助更多的学生了解智能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更是为了推动整个社会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虚拟工厂规划和人体工学工作站设计。通过虚拟孪生技术,团队可以在计算机中创建一个完整的工厂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同时,团队还探索了大规模定制的可能性,使得每一件产品都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
总的来说,NatureFibreBike项目展示了未来制造业的无限可能性。它证明了,通过创新的技术和跨学科的合作,我们可以创造出既环保又高性能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它提醒我们,技术的发展不应该只是为了追求效率,而是要真正服务于人类的需求。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的突破,更是一次对未来的深刻思考。

DeltaOrbit 位于德国慕尼黑,致力于开发可持续且高效的太空推进系统,为人类迈向星辰大海提供技术支持。通过3DEXPERIENCE平台,他们利用虚拟孪生和尖端仿真技术加速创新,并在发射前不断完善设计。这是一场关于科技与想象力的旅程,而这场旅程的起点,正是我们脚下的地球。
DeltaOrbit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财务官Jan Beushausen 和他的团队正在解决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让太空推进系统更高效、更环保。
当人们谈论太空推进时,往往会联想到像《星际穿越》这样的科幻电影,其中主角驾驶飞船在宇宙中自由穿梭。然而现实中的太空推进技术远比电影复杂得多。在真空环境中,传统的燃料储存和点火机制面临巨大挑战。过去,科学家们倾向于选择易于储存和点火的燃料,但这些燃料的效率却远远不够。如今,随着太空物流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这些传统燃料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DeltaOrbit开发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既解决了燃料储存的问题,也优化了点火技术。他们的目标是使用最高效的燃料,同时确保整个系统的可持续性。这种创新不仅提高了推进系统的性能,还为未来太空任务的长期可行性奠定了基础。
当前使用的许多燃料具有高度毒性,尤其是氢气。虽然毒性是一个重要问题,但更紧迫的挑战在于太空资产的单次使用特性。目前,大多数卫星和其他设备在完成任务后会变成太空垃圾,漂浮在轨道上,威胁着其他航天器的安全。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是建造类似“拖车”的装置,将废弃的卫星回收或引导其脱离轨道。更好的做法是直接对其进行回收利用。而这正是DeltaOrbit 的太空运输器能够实现的功能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DeltaOrbit依赖于3DEXPERIENCE平台的强大功能。该平台在三个层面上发挥了关键作用。首先,它被用于设计组件,例如燃烧室。工程师们可以通过平台与供应商讨论布局方案,并进行多次迭代,直到最终生产出成品。其次,虚拟孪生技术使团队能够在数字世界中测试和验证每一个设计细节。最后,平台帮助团队将所有数据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无缝的工作流程。这种基于虚拟孪生的方法不仅节省了时间和资源,还显著降低了开发过程中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DeltaOrbit并不仅仅局限于硬件设计。他们还利用MODSIM(建模与仿真)工具来预测系统在真实环境中的表现。通过对推进系统的动态行为进行仿真,团队可以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加以解决。这种方法类似于人体虚拟孪生的概念——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复制复杂的物理现象,从而实现精确控制和优化。
此外,3DEXPERIENCE平台还支持跨学科协作。无论是结构设计、热力学分析还是材料科学,所有领域的专家都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共享信息并协同工作。这种无缝的体验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创新能力。正如Jan 所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工具,我们的进展速度可能会慢得多。”
除了技术创新,DeltaOrbit还注重环境保护。他们深知,人类在探索宇宙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地球家园的责任。因此,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并努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从最初的概念设计到最终的退役处理,无不体现出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DeltaOrbit 的成功离不开背后强大的技术支持。例如,CATIA和SIMULIA 等工具在工程设计和仿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软件不仅提供了高精度的建模能力,还允许用户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极端条件下的系统表现。与此同时,ENOVIA则帮助团队管理海量的数据,确保每个决策都基于最新的信息。
DeltaOrbit 的目标不仅仅是改进现有的推进技术,更是要彻底颠覆人类对太空旅行的认知。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下一代太空探索者铺平道路。想象一下,在不久的将来,太空运输器将成为宇宙中的“清洁工”,负责清理轨道上的垃圾;或者它们可能成为“加油站”,为长途航行的飞船补充燃料。这一切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的情节,但DeltaOrbit 正一步步将其变为现实。
Jan 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如果把太空探索比作一场音乐会,那么推进系统就是乐器,而我们则是调音师。只有当每一件乐器都达到最佳状态时,整场演出才能完美呈现。”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 DeltaOrbit 的使命——用科技和智慧,在3DEXPERIENCE平台上谱写属于人类的宇宙乐章。

在未来的建筑工地上,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将成为主角。它们无需人类操作,却能精准地完成复杂的任务。这种场景并非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而是现代科技正在实现的愿景。韩国的HD Hyundai XiteSolution(HDX)正是这一领域的先锋。这家公司专注于建筑设备的研发与制造,通过整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自动化技术,为建筑行业描绘了一幅智能化的未来图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HDX采取了大胆而系统的策略。它不仅希望设计和制造出先进的建筑设备,还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为此,HDX选择了达索系统的3DEXPERIENCE平台作为其全球产品开发管理系统的核心。这个平台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它将设计、工程、制造和供应链管理无缝连接起来,从而提升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在过去的几年中,HDX旗下的两家子公司——HD Hyundai Infracore(HDI)HD现代工程机械(原斗山工程机械)和HD Hyundai Construction Equipment(HCE)HD现代建设机械——各自使用不同的软件解决方案来处理设计、分析和生产。这导致了数据孤岛问题,团队之间难以共享信息。然而,随着3DEXPERIENCE平台的引入,这种情况得到了彻底改变。根据KHL发布的《2025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Yellow Table)》,HD Hyundai Infracore以30亿美元销售额位列全球第21位,HD Hyundai Construction Equipment则以25亿美元销售额排名第25位。斗山工程机械(Doosan Infracore)
韩国斗山集团旗下核心子公司,1937 年创立,原名“朝鲜机械制作所”,2001 年从斗山重工独立并更名。2005 年收购美国 英格索兰(Ingersoll Rand) 工程机械业务,整合为 斗山山猫(Bobcat) 品牌;2021 年被 HD Hyundai(现代重工) 收购,2023 年更名为 HD Hyundai Infracore。
现在,工程师们可以在CATIA中同时访问和编辑同一个3D模型,而无需担心数据不同步的问题。这种协作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并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
不仅如此,HDX还利用ENOVIA的功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零件库。这个库可以被所有员工访问,确保了产品规格的标准化和公司范围内的信息一致性。以前,设计师需要手动保存修改、同步并检查物料清单(BOM),而现在,单一的BOM系统直接集成了CATIA的数据,使设计变更管理变得更加顺畅。这不仅减少了重复劳动,还让设计师能够将更多时间投入到核心工作中。
DELMIA的应用进一步扩展了这些优势。例如,在制造过程中,数字预装配变得可能。材料分配可以提前配置,任何潜在问题都能在实际生产之前被标记出来。这种基于虚拟孪生的技术使得HDX能够在设计阶段就验证生产和装配流程,并在最早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进行调整。
此外,DELMIA Apriso用于制造运营管理(MOM),帮助HDX的两个生产基地——乌山校区和群山工厂——实现了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功能。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平台查看车间活动,分析并优化制造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防止生产错误及其相关成本。
HDX的转型之旅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规划和实施。他们采用了达索系统的Value Engagement框架,分为四个关键步骤:价值评估、价值定义、价值承诺和价值交付。在第一阶段,HDX与达索系统合作确定了其关键业务需求。随后,双方共同制定了GPDM系统的开发计划,帮助HDX理解技术的能力和潜力。
接下来,达索系统协助HDX定义了实施新设计、PLM和BOM功能的路线图,并最终顺利过渡到数字化制造。整个实施过程仅用了六个月,显示出该平台的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
除了提升内部效率外,HDX还希望通过这些技术推动行业的整体变革。在未来,他们计划进一步整合电气设计流程到GPDM系统中,并利用CATIA的3D数据推进智能工厂的发展。集成建模与仿真(MODSIM)将成为整个流程的核心驱动力。
与此同时,HDX还在探索如何使用SIMULIA进行仿真过程和数据管理(SPDM),以及如何通过DELMIA全面拥抱虚拟孪生的力量。这些虚拟孪生不仅仅是数字模型,更是真实世界操作的复制品,可以帮助企业在设计审查、教育和培训、服务和销售等多个领域发挥3D数据的价值。
HDX的终极目标是打造“Twin Xite”——一个面向建筑行业未来的数字孪生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将复制建筑环境,并支持完全自动化的工地运作。从远程控制的机器人到自动驾驶的建筑机械,再到基于虚拟孪生的全链条决策支持,HDX正逐步迈向这一宏伟蓝图。他们的努力不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也是为了引领建筑行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HDX特别注重用户体验和技术的可扩展性。无论是工程师、采购人员还是生产工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角色获得适当的权限,参与到设计评审和其他重要环节中。非设计师也可以通过3DPlay小部件轻松查看和操作3D数据,从而更快地发现问题并改进质量保证。这一切都建立在严格的安全机制之上,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特定的数据。
对于HDX来说,这项转型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效率的提升。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一种以数据驱动决策为基础的创新方法。正如HDX的一位高级经理所言:“我们希望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来推动设计自动化和优化,降低成本,并增强我们的市场竞争力。”这种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使得HDX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HDX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成功地整合了两家子公司的设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和BOM管理能力,消除了冗余和复杂性。展望未来,他们将继续深化与达索系统的合作,进一步挖掘3DEXPERIENCE平台的潜力。无论是开发自主工业车辆,还是完善现有的建筑设备,HDX都在朝着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方向迈进。

Computed Wing Sail(CWS)公司通过将风能与船舶推进系统相结合,为海事运输开辟了一条更加环保的道路。在这场绿色革命中,达索系统的3DEXPERIENCE平台及其相关工具,如SOLIDWORKS和SIMULIA,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柱。
CWS的故事始于法国圣纳泽尔的一家工厂。这家公司的目标是解决海事行业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以及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他们的创新之处在于设计了一种可折叠、自动化的翼帆系统。这种翼帆不仅能够在低风速条件下产生推力,还能根据风向调整角度,从而实现持续的动力输出。
这一切的背后,是CWS团队对空气动力学原理与海事技术的巧妙融合。他们希望利用风能这一可再生资源,帮助航运业实现脱碳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CWS采用了虚拟孪生技术。这是一种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无缝连接的方法。通过使用SOLIDWORKS,工程师们创建了翼帆的详细3D模型,从翼帆本身到控制其运动的机械系统,每一个组件都被精确地呈现出来。这种方法让团队成员能够专注于特定的部分,同时轻松地与其他成员分享进展。例如,在设计翼帆顶部的铰链时,3D模型清楚地显示了液压系统所需的空间。这种协作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确保了每个组件都能完美地融入整体设计。
然而,仅仅拥有一个精确的数字孪生并不足够。CWS还需要确保其设计能够在实际环境中经受住考验。为此,他们使用了SIMULIA进行仿真分析。这些仿真帮助工程师测试翼帆结构上的负载和应力,从而在重量与耐用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每一种材料的选择、每一种形状的设计,都经过了反复的虚拟试验。通过这种方式,CWS不仅优化了翼帆的性能,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其重量。这种轻量化设计对于减少船舶的燃料消耗至关重要。
CWS的翼帆系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无论是油轮还是集装箱船,都可以从中受益。更重要的是,这种系统不仅可以安装在新船上,还可以对现有船只进行改装。这为运营商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使他们能够在不更换发动机的情况下显著降低碳排放和燃料消耗。翼帆的紧凑设计和折叠机制使其占用的甲板空间极小,这一点在空间有限的船舶上尤为重要。
在开发过程中,CWS团队不断改进其设计。过去十年间,他们通过虚拟和物理测试,逐步提高了翼帆的坚固性和性能。例如,复合材料工程师尼古拉斯·巴尔达奇提到,他们通过分析仿真数据并与材料特性进行比较,不断优化模型。最终的目标是创造一种既轻便又足够坚固的结构,以应对海洋环境中的严苛条件。
除了技术上的突破,CWS还致力于成为可持续航运领域的关键参与者。他们计划在2026年开始交付翼帆系统,并正在完成首个全尺寸、适航的原型。与此同时,CWS利用详细的3D模型进行虚拟展示,向潜在客户展示翼帆的所有功能。这种数字化展示不仅节省了时间和成本,还为市场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CWS的成功离不开其技术合作伙伴的支持。AvenAo公司在CWS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协助CWS配置了服务器集群环境,并帮助团队熟悉达索系统的解决方案。展望未来,CWS对3DEXPERIENCE平台充满期待。这个平台将设计、仿真、工程和制造能力整合到一个单一环境中,使团队能够基于数据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CWS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创新的案例,它还展示了如何通过跨学科的合作来解决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虚拟孪生和仿真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加速了产品开发周期,还降低了物理原型的需求,从而减少了资源浪费。CWS的经验表明,当科学与技术携手并进时,人类可以找到通往可持续未来的道路。
随着CWS继续扩展其技术能力和行业影响力,他们也在参与一些开创性的项目。例如,他们正在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首批零排放集装箱船。这些船只将配备甲醇燃料发动机和CWS的翼帆系统,标志着航运业迈向净零排放的重要一步。CWS的首席参谋阿加特·卡隆表示,AvenAo的支持对于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达索系统的解决方案则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WS希望将其技术推广到更多的船舶类型和航线中。他们相信,通过利用风能这一古老而永恒的力量,现代航运业可以实现真正的绿色转型。

瑞士Centre Neuchâtelois de Psychiatrie(CNP)是一家精神病学中心。这家机构承载着一个重要的使命:为纽沙泰尔州的心理健康政策提供支持,并为患者提供从门诊咨询到危机住院的全方位护理服务。
每年,大约一万名患者在这里接受治疗,而这一切都由650名员工和52个不同职业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完成。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纸质流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疗的需求。CNP意识到,数字化转型是必然的选择。
于是,他们选择了Iterop——一款来自达索系统的BPM(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作为迈向未来的关键工具。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他们的工作方式,也为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提升。通过这一工具,CNP成功地将15个自动化流程投入生产,覆盖了临床、财务和行政等多个领域。这一过程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堪称效率与创新的典范。
故事的开端是由两位关键人物推动的。一位是Éri Veya,他负责机构的制度指导办公室;另一位是Philippe Courvoisier,他主管临床质量办公室。他们意识到,CNP需要一种简单且无需编码的工作流解决方案,以便让非技术背景的人员也能轻松上手。这种需求的核心在于解决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不良事件的报告与处理。在精神病学领域,不良事件包括攻击行为、跌倒、药物错误以及自杀企图等。这些事件的及时报告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改进临床实践和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关键。
然而,传统的报告方式存在严重缺陷。纸质表格常常填写不完整,信息传递缓慢,甚至可能丢失。这些问题使得报告的价值大打折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CNP团队与医生和护士紧密合作,重新设计了报告表单。他们不仅优化了问题的设计,还增加了许多具有临床相关性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大部分答案被设置为结构化和强制性填写,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这些改进不仅提高了报告的质量,还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可重复使用的宝贵数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流程逐渐显现成效。完整的报告、更短的传递时间以及更具临床意义的数据,成为了现实。这使得CNP的临床实践审查委员会能够提出更加精准的改进建议。与此同时,管理者也能够实时跟踪流程进度,识别潜在的瓶颈问题。这种透明性和可控性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满意度。
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深度参与。从一开始,团队就致力于更新和规范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分工。当概念清晰后,团队便开始测试流程,并根据反馈不断优化,直到最终投入生产。整个过程中,协作的力量得到了充分体现。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行政人员,每个人都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流程的应用范围远不止于临床领域。它们还惠及了财务部门及其秘书处,为整个机构的运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在3DEXPERIENCE平台上,CNP实现了对实践的深入分析,并明确了各环节的责任归属。这种基于虚拟孪生技术的解决方案,为每一步操作提供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能力。管理层会议也因此变得更加动态和互动,讨论的重点围绕着仪表板展示的数据展开,从而加速了决策过程。
CNP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一场文化变革。它教会了人们如何利用科技来改善医疗服务,同时也展示了虚拟孪生和仿真的巨大潜力。在达索系统的支持下,CNP正在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安全和人性化的医疗环境。这种环境不仅关注患者的健康,也关心工作人员的福祉。
CNP的成功证明了,即使是在复杂且敏感的医疗领域,也可以通过创新的技术手段实现质的飞跃。而对于未来,CNP还有更大的愿景。他们希望通过进一步整合如CATIA、SIMULIA和MEDIDATA等工具,探索更多可能性。比如,借助人体虚拟孪生技术,他们希望能够更早地预测患者的健康风险,从而采取预防措施。此外,他们还计划利用GEOVIA和NETVIBES等平台,增强对地理和社会因素的分析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SaaS模式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无论是Iterop还是其他达索系统的产品,都以其灵活性和易用性赢得了用户的青睐。尤其是对于像CNP这样规模庞大且多学科交叉的机构来说,云服务的引入无疑是一项明智之举。它不仅降低了维护成本,还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和扩展性。
CNP将继续探索新的方法,以进一步优化患者体验。例如,他们正在考虑将MBSE(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和MODSIM(建模与仿真)融入日常工作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医疗挑战。同时,他们也在积极研究如何利用AURA和GEN 7等新兴技术,打造一个更加智能化的医疗生态系统。

2025年大阪世博会的主题“为我们的生命设计未来社会”,法国馆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现了法国的文化、科学和社会创新精神,还通过达索系统的虚拟孪生技术,为建筑设计和展览策划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法国馆的设计团队由Coldefy与CRA-Carlo Ratti Associati两家建筑事务所共同领导。他们利用达索系统开发的Teleporteam软件原型,创造了一个沉浸式的虚拟环境。这种虚拟体验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呈现,更是一种协同工具,使建筑师、场景策划师以及项目运营人员能够在建筑完成之前,深入探索并优化设计方案。更重要的是,这种技术还能够将公共和私人合作伙伴纳入早期阶段的讨论中,从而确保项目的透明性和多方参与性。
虚拟孪生技术的核心在于其能够将数字模型与物理世界无缝连接。通过Teleport 1/1平台,设计师们进入了一个高度仿真的环境。这种环境不仅能够反映建筑的外观,还能展示内部结构、材料质感以及光影效果。例如,在虚拟环境中,团队可以站在真实的尺度上感受空间的比例和布局,甚至发现潜在的设计问题。
正如一位设计师提到的,当他们在虚拟空间中观察花园中的水池时,意识到水池的高度略显不协调。虽然在图纸上看起来合适,但在真实尺度下却显得过高。这种即时反馈的能力使得团队能够迅速调整设计方案,并验证改动的效果。
达索系统的3DEXPERIENCE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该平台整合了CATIA、ENOVIA、SIMULIA等多个模块,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3DEXPERIENCE,设计师不仅能够创建高精度的虚拟模型,还可以进行深度仿真,预测潜在的问题。例如,在虚拟环境中测试建筑的安全性、功能性以及用户体验,可以帮助团队在施工前发现并解决许多隐藏的风险。此外,平台还支持人体虚拟孪生技术的应用,使设计师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与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技术尤其适用于公共建筑的设计,因为它能够确保最终的空间既美观又实用。
法国馆的虚拟体验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本身,它还延伸到了展览内容的策划与呈现。通过虚拟环境,团队能够在早期阶段测试展览的叙事逻辑、观众流线以及互动装置的效果。这种提前介入的能力使得展览的设计更加精准,也更能满足公众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种技术还为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参与的机会。无论是公共机构还是私人企业,都可以通过虚拟体验深入了解项目进展,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种透明且开放的合作模式,不仅增强了项目的可信度,也为其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虚拟体验基地位于巴黎的Chaillot山丘上,这里是许多世界博览会的发源地。选择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点,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展望。达索系统的Teleport 1/1实验室正是在这里扎根,成为探索虚拟现实新应用的前沿阵地。实验室的目标是推动虚拟技术在研究、教育、专业用途以及公众传播中的广泛应用。通过这种方式,虚拟孪生技术不再仅仅是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工具,而是成为了连接科学、艺术和社会的桥梁。
法国馆的虚拟体验是对未来城市的一种预演,它展示了如何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公众参与融为一体。在这个过程中,建筑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正如Carlo Ratti所说,城市不仅是居住的地方,更是孕育未来建筑和展览的摇篮。而达索系统的虚拟技术,则为这一愿景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7-21 21:38 , Processed in 0.09978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