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4|回复: 4

酒店业这回彻底嘎屁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9033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接说吧,某呈内部已经启动裁员了。
裁员小组早已经悄悄成立,摸底、裁员名册都已经做完了。
小范围已经摊牌了,会摊到多大范围,看接下来的发展。
总部职能部门至少裁掉三分之一的编制;其次是开发岗位,最少三分之一;运营线(含店长)优胜劣汰,估计要裁掉20%-25%。
赔偿方案据说很统一,0+1。
那些入职多年,跟着公司磕磕绊绊走到今天的老人们,能不闹嘛?
很多人会很惊讶,怎么就突然大裁员?怎么会是他们家?
不是风传他们在IPO辅导好几年了吗?
特别是在今年,某呈在流量端和公关端不断在发声。前段时间还和考研大V张雪峰联名直播拉流量;最近在《环球旅讯》《迈点》上做了一系列在营酒店翻新的公关传播。

外向看起来,一切欣欣向荣。
实际上,草蛇灰线。某呈、某美这些第二梯队的酒店集团,虽然都得到了外部资本助力,前者美团龙珠,后者洪泰基金。内部积弊已久,乱象丛生。
现在的磨底周期里,消费市场降级再分级,他们都增长乏力,摊大饼式的人海战术,人效过低,越难熬越消耗,撑不了多久。
坦白说,这个时间点。要不突破,要么收缩。
实质还得是降本增效,组织升级。

事实上,某呈在2019年就启动的全国核心城市扩张战略,处处碰壁。叠加2020年的后疫情,其实内部已经大换血过了。
换血原因,是总要有人对市场扩张不力,对报表负责。但难堪的是,越换越不给力,全身无力了。
抓住了时代红利,能走到今天这个规模,老板肯定是有几把刷子的。
但仔细留心观察一下,你会发现某呈某美不仅像孪生兄弟,更像同样被下了魔咒一样。
不管外衣如何如何,本质上都是家族企业。
铁打的内亲国戚,流水的管理团队。高薪挖来头部流出的管理人员,都呆不了多久,要不水土不服,要么杀鸡取卵,要不所挖非人,最后又回到开始,继续家族化。
民企的老板,创始人就是企业(小社会)的天。同样也是企业和团队的天花板。
成功,源于老板勤奋拼搏,牛逼+吹牛逼;困境,源于老板见顶了。认知到顶,运气到顶,心力到顶,能力到顶,团队到顶……

近年中国经济不好,消费降级,人们打造出多种“穷游”方式。其中日行数万步,花最少的时间和费用,游览最多的景点,被称为“特种兵式旅游”,“特种兵”多为大学生群体。今年“五一”进一步流行的自带帐篷旅游的游客,被网民称为“野战军”,他们不订酒店,也不住民宿,而是相约自带帐篷和用品,到了景区后就安营扎寨。
5月3日,有博主发视频说,出门时发现景区马路边上到处是搭帐篷的人。“搭帐篷超级多。我还纳闷为什么搭帐篷?最后才知道为什么,旅游景区酒店平时一两百元一间,现在涨到个七八百,两三百的涨到千把块,涨得比较厉害,经常出来玩的人聪明,都带个帐篷睡外边省个千把块,那么多人搭帐篷原来如此,都是高手。”
5月1日,山东日照的万平口景区也出现“帐篷潮”,游客在沙滩边上搭起帐篷安营扎寨。
一位博主发视频感叹:“海边火了,人也不少,就是不消费,大家都带着帐篷、锅碗瓢盆,就为省钱。今年做民宿真难!价格上不去不说,游客都不大消费!你看海边,全是帐篷,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锅碗瓢盆样样齐,真就把海边当自己家了!”
博主说,“盖帐篷的人越来越多,这怎么带来经济?他们在当地买好食材,在帐篷里坐好了,吃好了,玩好了,晚上在帐篷里睡觉,把垃圾留给我们,你说怎么办?没办法,只能做好服务。”
5月3日,四川一位酒店业博主发视频说,他在位于四川乐山的大瓦山旅行,发现很多人都住帐篷、住自己的车里,不住酒店了。“这对酒店的人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我估计五一节后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又说今年出行人数又实现了多少个百分点的增长。但是酒店人的感受可能并没有像统计局的数据增长。”

交通运输部称,5月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逾3.4亿人次,5月2日是2.9亿人次,5月3日是2.8亿人次,均超过去年同期。官方还称,“五一”假期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14.2亿人次。
官方的所谓人次,表示某活动的若干次人数的总量。比如游览长城,1个人游览3次是3人次,3个人游览1次是3人次。
5月4日,从事酒店行业15年的博主“杨六郎”表示,今年五一假期官方公布的出行数据说再次创下新高,达到14亿人次,看上去非常惊人,甚至让人质疑其统计方式。他调侃道:难道每个人都出门一次?还是来回各算一次?特别是他所在的城市,官方数据称比去年增长了25%,有点不可思议。
官方宣称多地酒店爆满。比如,“五一”假期前两日,湖北省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76.90%,假期第一天,南京市星级饭店和部分品牌酒店平均入住率达91%。多家大酒店爆满。云南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26%,等等。
博主“杨六郎”指出,虽然出行人数数据看起来很亮眼,但对他们酒店业者来说,并没有感受到这样的增长。可能杭州、成都、西安、洛阳这些热门的旅游城市会好些,但对于大部分的城市而言,拉个平均数跟平常差很多。对于酒店人来讲,这种五一没什么意义?
从事酒店行业的博主“酒店军师”表示,五一假期的第一天的时候,他观察平台的数据,竟然发现大部分的城市的满房率非常低。比如像成都,平时可订的酒店有44,839家,可是到五一当天竟然没有一家酒店是满房的。当然有一些酒店仅剩下高价房了,但是仍然没有满,也就是说今年整个五一期间,高溢价能力的或者高消费的客群还是相对乏力的。
该博主还说,现在越来越多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年轻人选择“野营式”露营度假,避开人潮与高消费,这也对传统住宿业产生分流效应。
一位四川成都的博主说,五一长假的第三天,应该是流量的高峰,现在看来有点一般,整个市场大盘量不如预期,酒店只要稍微提高价格就没有订单,有些酒店已经开始差评,这个五一比预期差得多。
这位博主还说,五一假期第一天各大平台的数据显示退订现象明显,整体入住率不理想。他从事酒店行业11年,第一次看到五一黄金周这么冷淡,许多酒店经营者原本期望靠这几天回本,但现实却令人失望。

5月3日,酒店投资人朱新疆发表视频指出,可以预测到的是,今年出行人数继续创出新高,但人均消费还会继续下跌。
他分析说,每年五一、十一长假就动不动爆出哪里又有天价房,酒店生意好的假象,又会诱使一批投资人杀进酒店市场,但每年的小长假酒店的房价就在不断地下跌。
朱新疆说,大家都知道,长假前后是一地鸡毛,收入最终只能拉平,并没有什么增长。每年的长假到处都是人,高速塞车、景区滞留、酒店就等过节卖个高房价,也总被投诉,本来是想促进消费的,最后不但不能促进消费,反倒是资源的浪费。这种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放假的模式是劳民伤财。中国人应该拥有自己自由支配的带薪休假时间。
三年疫情清零政策取消后,中国民众虽然屡屡出现爆发式出游,但人均旅游支出的显着下降,以2023年端午节假期为例,人均国内旅游消费仅352元,2019年端午则为410元。另据彭博社和高盛分析中共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2024年“十一”假期期间,大陆游客每次国内旅行的支出比疫情前的水平减少了2%左右。
实际上,中国人旅游就在那几个长假,平日旅游的机会不多。一位网友披露实情:“我来说一个原因:我有家人在大型国企和央企上班,他们平时根本不允许以任何原因休年假,即便生病了也不能请假,除非你下不了床,这是维稳的一个重要因素,限制了你的时间,也就限制了你的自由心!你要是胆敢请一天假、就扣你全年奖金!

经济持续疲弱,在普通消费者的消费力下降而纷纷捂紧口袋之际,官方也因财政困难而针对公务员及国企下达“禁酒令”,民营企业则因负债沉重、资金紧张而祭出严格的“差旅令”,都对中国酒店业造成了沉重打击,在原本的暑期旅游热季,酒店业的业绩却断崖式下跌。
“很诡异,从上周开始,酒店生意突然就冷下来,现在都接不到几个预定订单了。”华中新一线城市一位酒店老板日前受访时向陆媒吐槽,“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现在暑期的房价还不如平时周末,比去年跌了两三成。”
上述不愿公开姓名的酒店老板透露,往年这个时候正是暑期旅游高峰,但今年几乎是高考结束第一批出游的客人游完后,暑假就已经提前结束了。
她表示,最初自己还以为是酒店流量出了问题,后面找了几个平台的业务经理打听,才知道大家的生意都不好。
另一位酒店从业者也表示暑假第一周的业绩目前最好的一周,“截至目前,浙江区域的(酒店业绩)下滑幅度在15-25%”

而摩根士丹利最新的研报数据显示,在今年暑期第一周(6月29日至7月5日),中国酒店的每房收入(RevPAR)同比下降了8%,入住率下滑是主要影响因素。
不仅暑假,今年以来整个酒店市场一直都处于“四面楚歌”的状态:今年一季度全国酒店的收入同比下降了5%;进入第二季度就遭遇了官方下达的新一轮“禁酒令”。随着各级政府执行的层层加码,全国的酒店餐饮业经营备受打击。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也面临债务负担沉重、资金短缺的困境,纷纷收紧企业的差旅及会议管理,使得商旅市场也很疲软。
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蚂蚁集团为了“降本增效”,前不久发布了十分严格的“差旅令”,要求职级16以下员工非必要不出差,必要出差每人每月不超过5天,出差成本前10%的员工将直接进入集团的审计名单……
华东地区某高端酒店业者B总表示:“今年很多民企、外资企业、港资企业客户,集团老板下达的任务都很直接,就是会议成本要下降20%到30%。”
公务接待锐减,企业商旅需求下滑,消费者也捂紧了口袋。陆媒称,“在多方利空的现状下,今年许多酒店都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生存压力。”
为了“活下去”,包括五星级酒店在内的不少原先主打高端消费的酒店,近期纷纷把菜盘子端出来摆起了地摊卖盒饭,“五星品质,地摊价格”的宣传口号都登上了互联网社交平台的热搜榜。
一位酒店总经理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既然大家不走进来,那酒店只好走出去,面子不值钱,活下来才重要。”
对于中国酒店业面前的窘迫处境,网民也媒体相关报导下留言热议:
“是经济太差了,钱不好赚了。”
“禁酒令把最有消费能力的一批人禁了,你说有没有影响?”
“失业率居高不下,收入持续缩水,好点的工作也难找,谁还敢轻易请长假陪孩子出游?”

今年以来,广州、深圳、佛山、天津、杭州等地的不少老牌酒楼相继倒闭。包括广州的竹溪荔湖酒家、渔民新村杨箕店、鸿星艺都海鲜酒家;深圳的中菜食府翠园益田假日广场店、万象城店;顺德的太和庄龙江店等等。
这些倒闭的酒楼中,经营时长短的接近10年,长的则有超过30年,几乎每一家都是见证了餐饮行业的变迁。
但如今,这些传统酒楼却接连闭店,悄然淡出大众视野,令人唏嘘不已。
设备1折甩卖、门店转让无人接手……
在广州,单单是近几个月里,就有近10家老牌酒楼接连停业。
2月,在广州荔湾湖公园开了十几个年头的竹溪荔湖酒家突然贴出公告,因合同到期、政府回收自用等原因,决定于当月14日正式停业。
同样在2月,位于越秀区侨光路的鸿星艺都海鲜酒家也贴出告示,称门店将于2025年3月5日完全停业。至此,这家开业于1996年、陪伴广州人走过29个春秋的海鲜酒楼,也成为了历史。
3月往后,传统酒楼撤店节奏还在加快:
于2015年开业的香港富临皇宫五月花店宣布,门店于3月31日起停止所有营业活动;
经营超10年的和苑酒家时代店于3月31日起闭店;
开了13年的高端经典粤菜酒家喜客·喜宴宣布停业;
4月底,渔民新村杨箕店发布公告,因租约到期,5月15日完全停业。至此,这家有着8年经营历程的门店按下了暂停键;
开业已有30多年的食为先酒家宣布,将于6月1日合同期满后结束营业。
广州老牌酒楼的困境并非孤例,在深圳、佛山、天津、杭州等城市,也有相继传出老牌酒楼闭店的消息。
在深圳,美心集团旗下中菜食府翠园益田假日广场店于今年2月正式结业;3月31日,品牌在深圳的最后一家翠园深圳万象城店,也闭店了。
在佛山,始创于1993年的顺德太和庄(龙江店)曾是当地最旺的酒楼之一,承载着几代人的结婚宴、生日宴等人生大事,却在今年2月突然宣布停业。
在天津,经营二手设备回收生意的斌哥透露,其同行以1折价格拿下一家开业10年,面积高达2000平米的酒楼。该店开业时,仅后厨设备就投入了超百万元。
在杭州,餐饮商铺招商经理肖义超向红餐网透露,当地一家经营超十年的酒楼老板,过年就放出去低价转让的消息。肖义超还表示,该店总面积超800平方米,整店打包转让仅需10余万元,但即便如此,3个多月过去,门店依旧无人接手。

成本飙升、收入锐减……
传统酒楼已被年轻人“抛弃”
传统酒楼曾是城市繁华的象征,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回忆。
过去数年里,城市中的大型酒楼,曾承包了当地人的婚宴、生日宴、家宴、毕业宴等等,很多人的重要时刻几乎都是在酒楼度过。以前想要预订高端酒楼,可能需要提前几个月甚至是大半年。
但如今却逐渐走向衰落,缘何至此?这背后有着多方面复杂且相互交织的因素。
首先是运营成本的飙升。抛开食材、人力等成本不谈,高昂的租金可谓是传统酒楼头疼的首要难题。
以渔民新村芳村店为例,去年1月该店闭店。彼时,红餐网从该店所属物业方——广州市怡正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门店拖欠了两个月的租金和管理费,共计270万余元。大概估算,渔民新村芳村店一个月的租金会超过130万。而这还不包含人工、食材等成本费用。

还有广州的大濠点酒楼富力广场店,今年3月也被物业管理方贴出了欠费处理通知书。根据该欠费通知,2024年7月至2025年1月,叠加违约金、管理费、租金违约金、管理费违约金等,大濠点酒楼欠下的费用金额高达170万多。
总体来看,这些传统酒楼动辄都是500平起步,门店面积大,租金成本也不低。再加上,很多酒楼又处在繁华地段,租金连年上涨,成本负担越来越重,最后就压得很多传统酒楼“喘不上气”。
其次,客源减少导致酒楼的收入锐减。如今,传统酒楼赖以生存的宴请业务,包括商务宴请、婚宴、满月宴等需求都在不断减弱,这已动摇了酒楼的基本盘。
以婚宴为例。从数据上看,近年来,中国的结婚率在持续走低。
民政部发布的《2024年民政统计》数据显示:与2023年相比,2024年结婚登记数量减少了157.4万对,同比下降20.5%;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同比分别减少15.9万对,降幅8.1%,创同季新低。
而且,即便是办婚宴,酒楼也不再是很多年轻人的首选。小型精致婚礼、主题婚礼、户外婚礼等形式的兴起,早已分流走了不少传统酒楼的婚宴业务。

商务宴请方面,传统酒楼因场景和服务老旧,对高端商务人士的吸引力也在逐渐走低。以天津市场为例,斌哥告诉红餐网,近两年,天津涌现出一批宴会艺术中心,这些场所规模庞大,小型的设有5个厅,大型的则多达8-10个,它们不仅占据更有优势的地理位置,装修风格也更趋时尚,还可能会推出海洋系、森林系等多样化主题空间,满足了商务宴请的个性化需求,也分流了传统酒楼的部分客源。
“许多传统酒楼长期承接不到订单,即便投入高额装修费用升级门店,也难以扭转经营颓势,最终只能选择关店止损。”斌哥如是说道。
诚然,酒楼本就是重资产经营,无论是房租,还是人工,投入都不低。再加之,现在的消费需求减弱,酒楼的收入不断减少,双重压力下,酒楼想要生存,就愈发艰难。
最后,传统酒楼自身也积弊已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酒楼的发展。
2023年6月,#6000元一桌的婚宴超7成都是预制菜#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曾引发广泛争议,也一度激发起大众对酒楼菜品的质疑。如今,再翻看各大传统酒楼门店的评论区也可以看到,不少消费者吐槽,传统酒楼菜品质量有变差,性价比越来越低,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跟不上……
当餐饮消费愈加务实和理性,传统酒楼的这些短板就会被放大,在激烈的餐饮市场竞争中,一些传统酒楼被淘汰出局也就在所难免。

8月8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显示,其中住宿业1613家单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3%,利润总额5980万元(人民币,下同),降幅高达92.9%。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邢海洋称,平均到每家企业利润不到4万元,这刚好是半年里企业为一位员工支付的费用。一家数十数百人的企业,后厨或者大堂多雇用一名员工就可能亏损,这是何等“如履薄冰”的经营状态。
不只北京,全国其它城市酒店业务也骤减。截至2025年,大部分酒店的会议业务营收远不及2019年水平。往年京郊度假村的千人大会已成历史,甚至无锡、常州等地酒店连会议室场地费都难以收回。
支撑高星级酒店的三大营收支柱的是客房、餐饮和会议。继五星级酒店送外卖、摆地摊之后,“会议经济”的崩塌已成为高星酒店行业的普遍现实。
早在2007年,北京国际饭店会展部仅靠年终会议就能进账500万元;2012年国内会议市场还在高速发展,其中公务会议占比达23%。
然而,从2013年起,会议经济开始下滑。2019年至2022年,受疫情和政策影响,年会、经销商会、产品推介会等一系列会议取消,让行业遭受重创。

会议经济下滑的原因,一是与商业圈大幅缩减成本密切相关。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金融、互联网、房地产、医药等行业严格管控预算,降低差旅成本成为普遍选择。
例如,2024年,字节跳动发布差旅住宿标准违规通报,暴露大厂“体面”不再。进入2025年,蚂蚁集团启动“史上最严差旅令”,禁止职级16以下员工非必要出差,每人每月必要出差不超5天,高成本员工直接进入审计名单。
金融界亦不例外,2024年中国金融企业差旅预算降幅超30%,30家券商中23家压降差旅费,中金公司上半年差旅费同比降40%。
整体数据显示,2024年A股上市公司人均差旅费用同比降2.9%,较2019年下滑近15%。同程商旅《2024—2025中国商旅管理白皮书》显示,2024年全国72.93%的差旅为“当日往返”,国内差旅市场预算下降5%~30%。
企业严控差旅的原因在于其占运营成本10%~40%,隐性成本(如人力时间、审批报销、票据核查)远高于显性成本(如交通住宿)。调查显示,差旅报销中加油费、餐费等项目占比达31%,难以有效管控。
一位电商平台CFO内部数据显示,若每间夜节省700元,全年50万间夜量可节省3.5亿元。目前,超60%企业降低差旅预算,国内大交通中机票占比从45%降至41%,火车票升至59%。
此外,线上会议的兴起加剧了对高档酒店行业的冲击。2024年全球云视频会议市场规模达200.9亿元,预计2031年超6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7.3%。腾讯会议一年为腾讯节省5.7亿元,53%员工每月节省差旅1~3次。
企业严控成本和线上会议兴起,受冲击最大的无疑是酒店行业。STR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中国内地酒店年度RevPAR、ADR和OCC分别同比下滑6%、4%和2%,ADR连续三季度下降,高星酒店商旅客源占比从60%降至50%以下。
各种迹象表明,高星酒店面临生存挑战。《2025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酒店总数34.87万家,房间总数1764万间,其中四星级2.1万家、五星级0.5万家。
但会议室荒芜让高标准设施成负累。“CEO视界”调查显示,恒温泳池使用率仅18%,年维护成本120万元;行政酒廊使用率23%,年耗资80万元;宴会厅使用率31%,年损耗150万元。万豪旗下杭州某万怡酒店已永久关闭行政酒廊。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酒店RevPAR同比降8%,预计夏季更严峻,这一趋势源于中国国内经济放缓和过剩供应。专家警告高星酒店可能面临“三分之一关闭”的风险,除非加速向中档转型。
仲量联行(JLL)在2025酒店投资市场报告中分析,地缘政治变化和全球挑战导致酒店销售下滑18%,平均房价降19%,但奢侈酒店表现优于经济型,显示高星酒店需聚焦高端国际客源以弥补国内会议缺口。
Brand Finance数据揭示,中国酒店品牌价值2025年来到26亿美元,同比降19%。权威人士一致认为,“会议经济”消亡是结构性转变,酒店业需从被动等待转为主动创新,否则将面临更大挑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84

帖子

836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68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活该,节假日翻倍三倍,自己把自己做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6441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降35-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6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718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年,在下直接要求注销会员,积分清零也不在乎。耍小聪明没前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

帖子

19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6
QQ
发表于 前天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饭店摆地摊,消费力不足啊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8-16 05:20 , Processed in 0.09211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