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回复: 0

两边各一个类型联轴器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91344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梅花型联轴器通过弹性体(如聚氨酯)实现扭矩传递,具有较好的径向/角向偏差补偿能力(径向≤0.5mm,角向≤1.5°),但其核心问题在于:
​弹性体在频繁正反转或高加减速场景下易发生疲劳变形,导致传动间隙扩大。例如,某用户反馈在往复运动模组中使用梅花型联轴器,运行3个月后弹性体出现裂纹,同步误差从初始的±0.05mm增至±0.2mm。
​其额定扭矩通常为同规格双膜片联轴器的1/3-1/2。例如,某型号梅花联轴器(Φ50)的额定扭矩为150N·m,而双膜片联轴器可达450N·m。若模组负载波动较大,梅花型可能成为传动链中的薄弱环节。
双膜片联轴器通过金属膜片的弹性变形传递扭矩,扭转刚度可达10^6 N·m/rad级别,传动误差≤±0.01°,适合微米级同步精度要求的场景 。
​金属膜片寿命可达10^8次以上交变载荷,且无需润滑维护。例如,某半导体设备厂商在晶圆搬运模组中使用双膜片联轴器,连续运行2万小时无故障。
​可承受6000rpm以上转速,且动平衡等级可达G1.0(ISO 1940标准),显著降低振动幅值(较梅花型降低40%-60%)。

双膜片联轴器的扭转刚度(约500N·m/rad)远高于梅花型(约50N·m/rad),导致传动轴两侧受力不均。西安交通大学的实验表明,刚度差异超过10倍时,传动轴应力集中系数将增加2-3倍,可能引发疲劳断裂 。
​在阶跃运动指令下,双膜片侧的响应延迟(约1ms)显著低于梅花型侧(约5ms),可能导致两侧皮带模组出现相位差。某案例显示,这种差异在高速往复运动中可累积至±0.5mm的位置偏差。
梅花型联轴器在1500rpm时的振动加速度可达2.5m/s²,而双膜片型仅为0.8m/s²。这种差异可能导致模组整体噪声增加5-8dB,长期运行可能引发轴承过早失效。
梅花型联轴器每6个月需更换弹性体(成本约500元/次),而双膜片联轴器5年内无需维护。若模组设计寿命为5年,梅花型的维护成本将是双膜片型的8-10倍。
除非能证明两边儿的工况不一样,但是这个得向供应商咨询,你跑鸡窝上问来有什么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9-1 11:34 , Processed in 0.08484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