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俺干过一年汽车轮毂造型,那是俺从不发钱还加班的军工厂逃走后的第一份工。 给保加利亚裔的德国老板打工。 其实那时候真没考虑什么轮毂强度,凭经验设计壁厚,应力薄弱点,不会出问题。而且轮毂的要求是如果遇到超过安全极限的冲击,要求轮毂碎掉,而不是大范围塑性变形。 但是优化设计,想用更轻的轮毂跑极限,做不到,老板、客户也不需要。因为你想要做到这点,要付出更高的设计、铸造、测试等等成本代价。 而应对“更轻”这样的需求,老板只需要用镁合金轮毂代替,就能轻松大范围突破你在铝合金轮毂上做的一切优化设计咯。 市场决定了,凭你大概齐的经验,不会出大事,就马上干,一个月,半个月,一周从模具厂到低压铸造线就要换完。 另一个相似的故事。 80年代初,俺初二暑假,去老厂4连车间里学磨钻头,问老师傅,“后角磨多少度?横刃俺磨的忽大忽小,咋办?” 回答说,“什么多少度,不碍事就行了呗。横刃,你总不会磨得比中心孔还大吧?!有点就行了呗。” 这样俺看的刀具书都白看了,因为那时候,他们加工的材质不多,手里的机床,企业的效率,没有对他们提出所谓“市场”的需求。 所以,他们磨的刀,不咋样,而且20年连续不咋样。 直到俺上班了,开了德国的数控床子,才感到,俺需要更好的刀。学习、琢磨,也就2、3个月的事情,国产刀具,自己手工磨的钻头、球铣刀、斜度铣刀周齿、镗刀、车刀已经到头了,车间也不需要俺进一步提高效率了。 而逃跑后到了德资厂,一水的日本刀瑞士刀。 偶尔粗扒,德国工艺师自己磨钻头磨球刀,那尺寸标准的简直是一绝,有了好刀、好机床、好工艺、好计算机,配套齐全,自然效率极高。回去给老厂的人讲这边德国鬼子的效率,没有人相信。 市场需求,牵扯到吃饭挣钱了,才是技术进步技术提升的最大推动力。老板们自然会找到当前最合适的成本点来平衡整个利益链条。 其他的,从中小型企业级技术进步的应用角度来说,现在的国内,如果完全靠人的自身理想推动,99.9%都没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