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要说起司马迁的《史记》了,司马迁在记载越王勾践的时候,他曾说了这么一句:“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但是,司马迁也没有在里面记载和传说中卧薪尝胆一样的故事。
直到后来,文学慢慢发展,人们也开始了想象和夸张。然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也就慢慢传开了,人们也慢慢以为这就是历史,这就是事实。尤其是在明末冯梦龙所写的《东周列国志》,在里面,他详细的描写了勾践卧薪尝胆的事情,也大力的渲染。同时,也有专家说,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是真实存在的。只是说,这个卧薪尝胆和我们所了解的卧薪尝胆不一样,和一直流传的卧薪尝胆更是不一样。 他没有在硬柴上睡觉,没有用此来激励自己。而是他本身就有病,“卧薪”是眼睛遭受了折磨,而不是在硬柴上睡觉。当然,因为历史毕竟是历史,这段历史离我们又远,所以这件事还是一个谜,越王勾践到底有没有卧薪尝胆?估计只有回到过去,回到那个年代,我们才会知道。越王勾践向吴国复仇的举措春秋后期,越国遭受吴国重创,勾践知耻后勇,发愤图强而成就了一番事业。
易教授曾直言“勾践不是个东西”,他还建议以后少给孩子们讲什么卧薪尝胆,勾践就不是个正面人物。易教授是个对历史颇为了解的学者,他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是从勾践的人品上来考量的。事实上,关于勾践的人品,众多史学家们其实都颇有微词。
首先,是关于勾践为了麻痹夫差用的伎俩。勾践除了带了大量的金银去“孝敬”夫差,还送上了不少美人,其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西施。夫差大败后,作为功臣的西施结局并不好。总之,从咱们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你自己卧薪尝胆是可以的,但赔上这些女子的一生,显然谈不上什么大丈夫所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