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回复: 0

达索系统用3D UNIV+RSES定义未来工业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94606
发表于 昨天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达索系统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一组数字显示6%的营收增长、20%的3DEXPERIENCE跃升、10%的订阅续费增长。其中真正值得凝视的,是数字背后那条正在成形的“新大陆轮廓”。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三个关键信号:


第一,复杂性成为客户共识。制造企业不再追求“优化现状”,而是在重构整个价值网络,从跨国转移、监管重构到能源消耗,每一个选择都像在与遭遇的问题对弈。

第二,平台正在取代工具。3DEXPERIENCE从PLM走向制造现场,进而渗透进法规合规、数据中心、甚至数字主权建设中。它不再是“辅助软件”,而是一种运行环境、一种工业操作系统。

第三,AI已从构想变为现实。AI定义的生产、AI驱动的法规验证、AI加持的能效优化,正在以“沉默革命”的方式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底层逻辑。

就像iPhone当年把电话、音乐、互联网封装到一块玻璃屏后,今天达索系统正在把设计、仿真、制造、运营塞进一个统一的数据宇宙3D UNIV+RSES中。
达索系统CEO Pascal Daloz所言:“客户面临的复杂性挑战前所未有。”这种复杂性在三个维度爆发:

第一,物理世界的数字化镜像需求

欧洲正在建设自主低轨卫星星座,Thales Alenia Space选择达索系统的3DEXPERIENCE平台,以将卫星年产量从几十提升至数千颗。这不仅仅是“画图工具”的升级——虚拟孪生技术让卫星从设计、仿真到在轨运维的全生命周期,都在虚拟世界中预先演练。当实体卫星发射时,它的数字副本已运行了数百万次模拟任务。

第二,合规性成为创新枷锁

航空器认证需要满足上万项要求,制药企业的新药申报材料超过10万页,银行每年因合规问题支付140亿美元罚款……传统人工处理这些海量文档的时代已经终结。达索系统的AI虚拟孪生技术,正在将合规性从“成本中心”转化为“竞争优势”——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自动解析法规条文,通过知识图谱关联设计参数,实现“合规即设计”(Compliant by Design)。

第三,能源与算力的悖论

仅美国AI基础设施就需要新建100座核电站——这个数字揭示了AI繁荣背后的黑暗秘密:我们正在用19世纪的能源架构支撑21世纪的计算需求。达索系统在核电站设计、数据中心能效优化领域的系统级解决方案,恰恰击中了这个痛点。

复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驾驭复杂的能力。解决之道不在于“做得更多”,而在于“看得更深”,并在此基础上“做得更好”:不是为每个问题开发一个软件,而是构建一个具备认知、连接、验证和演化能力的平台去解决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问题集群”。这正是3D UNIV+RSES的意义。
达索系统在这条革命性的行业演进路线上,其角色不再是一家软件公司,而是进化为复杂世界的操作系统提供商。这种定位在三大业务领域已显现出惊人的颠覆力。
实现生成式设计革命:通过“Magic SOLIDWORKS”界面,AI自动生成符合DFM(可制造性设计)的零部件方案,将设计周期压缩90%。

数字主线(Digital Thread):蔚来汽车借助3DEXPERIENCE平台,将新车研发时间从传统车企的5年缩短至3年,实现“研发即生产”的无缝衔接。
无图建造:中南建院采用“一模到底”技术,实现从设计到施工的PLM全数字化链条。

城市操作系统:整合交通流量、能源消耗、人口统计等数据,形成动态优化的城市级虚拟孪生体。
虚拟心脏计划:为患者定制心脏虚拟孪生体,AI生成手术方案并预演,已获FDA认可用于加速医疗器械审批。

药物研发加速器:Medidata平台支持中国绝大多数PD-1抗癌药物的临床试验,将新药上市时间缩短40%。
当欧洲决定摆脱对星链的依赖时,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Thales Alenia Space)接到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将卫星年产量从几十提升到数千颗。
传统卫星制造如同中世纪的手工作坊——每颗卫星需要18-24个月的生产周期,80%时间耗费在物理原型测试上。而达索系统的3D UNIV+RSES技术带来了三个根本性改变:

虚拟在轨验证:在虚拟孪生体中模拟卫星在复杂太空环境中的性能衰减,将实测试验减少70%。

AI驱动的故障预测:通过历史数据训练AI模型,提前识别设计缺陷,使首颗卫星的可靠性达到传统方法第10颗卫星的水平。

跨洲际协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工程师在统一虚拟环境中实时调整设计方案,冲突检测效率提升300%。

“我们不再制造卫星,我们只是将虚拟世界验证过的真理打印到太空中。”——泰雷兹项目总监的这句话,揭示了制造业的未来。
日本心血管设备龙头Nihon Kohden面临医疗行业的终极困境:如何在确保100%可靠性的前提下,将创新速度提升十倍?

达索系统给出的答案是:从实验室到量产的无缝数字主线。

虚拟生物学模型:将患者CT扫描数据直接生成心脏电生理模型,AI自动优化起搏器参数。

合规性自动化:系统自动生成符合日本PMDA、美国FDA、欧盟MDR的申报材料,将审批时间从12个月压缩至3个月。

量产即研发:临床试验数据实时反馈到生产线,实现工艺参数的动态优化。

这个案例证明:当生命科学遇上3D UNIV+RSES,每一次心跳都能被转化为算法优化的数据点。
在基础设施领域,一个清晰的趋势是主权基础设施的兴起。其中,数据中心作为AI时代的“新基础设施”,其重要性日益凸显。AI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要巨大的算力,而这背后是惊人的能源消耗。

仅在美国,支持AI发展就需要近100座新的核电站,但当前的建设速度远不能满足需求。
达索系统的系统工程方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其“系统之系统”方法,3D UNIV+RSES能够连接数据中心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从单个机架到整个设施,通过持续的模拟和优化,可以显著提升能源效率、冷却性能和系统韧性,从而减少能源消耗、碳排放和水资源使用。这不仅关乎成本控制,更关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长远发展。
合规问题曾经是企业的痛点。冗长的文档、重复的验证、繁复的审计……这一切如同数字时代的“卡脖子”问题。

但现在,它正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

在航空航天行业,存在3-5年认证周期、上万条的设计约束;

在制药行业,提交的审批材料动辄达十万页,任何延迟都是百万美元量级的损失;

在银行业,2024年全球罚款高达140亿美元。

达索系统通过AI与虚拟孪生,将法规嵌入设计流程,实现“compliance by design”。原本几个月的验证周期被压缩到几分钟,合规成为创新的加速器。
如果说监管合规是AI在“上游”的应用,那么软件定义生产(Software-Defined Production)则是AI在“下游”——制造环节的革命。

收购Ascon Qube那天,我仿佛听见在慕尼黑工厂的一位老技师的一声叹息:“终于不用再为XXX的PLC写梯形图了。”他的感慨背后,是整个制造业权力的转移:当AI能自动生成产线控制代码,硬件巨头的护城河开始崩塌。就像iPhone让诺基亚的键盘失去意义,软件定义的生产系统正在让传统自动化设备变成“可替换的插座”。

但真正的革命发生在更深层级:当生产逻辑被抽象成可复用的算法,制造业将从“资本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

宝马的工程师不再需要调试机械臂,而是训练AI如何识别焊点的微观裂纹;制药厂的QA经理不再抽查药片重量,而是设计AI如何在100万片里找出那0.01%的异常。

这种转变的残酷在于,它奖励的不是拥有最多机器的人,而是拥有最丰富“工业语料库”的人。而语料库,恰好藏在平台的每一次仿真、每一次迭代里。
传统工厂自动化高度依赖于硬件。复杂生产线需要大量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传感器、执行器,以及昂贵的专业服务来进行编程和维护。这使得生产线变得僵化,难以快速适应产品设计的变化或市场需求的波动。

达索系统收购的德国初创公司Ascon Qube Technology看到了这一痛点。他们专注于利用软件来驱动工厂自动化,让生产线变得更加灵活、高效和可追溯。

通过将AI和虚拟孪生技术应用于生产系统,我们可以创建“生产系统的虚拟孪生”。我们可以在数字世界中对整个生产线进行设计、仿真、优化,甚至在物理产线建成之前就预测其性能瓶颈。生产线的控制逻辑可以通过软件进行定义和快速调整,而无需对硬件进行大规模改造。
达索系统最被低估的战略,是将十二个品牌(CATIA、SIMULIA、DELMIA等)整合为统一的3DEXPERIENCE平台。这称得上是一次工业创新的范式转移:

工业软件的历史是一部孤岛史:CAD、CAE、PLM、MES、ERP各自为政。传统工业软件形成的数据孤岛,如同中世纪城堡的护城河。而平台化架构让设计数据、工艺知识、供应链信息在价值链的全流程自由流动。达索系统用3DEXPERIENCE把它们熔化成一条数据河流,任何节点都可以实时访问任何数据。空中客车通过这种架构,将飞机机翼设计的跨部门协作时间从6周压缩到72小时。
达索系统近期推出的“AI虚拟助手”角色(Virtual Companions),预示着更深刻的变革:

设计助手自动生成符合DFM(可制造性设计)的零部件方案

合规助手用红色实时标注设计偏离法规区域

供应链助手模拟地缘政治风险对物料采购的影响

这种深度集成AI的能力让3DEXPERIENCE平台逐渐演变为工业界的“神经系统”——既能准确感知物理世界的运行状态,又能高效输出优化决策的智能信号。

更重要的是,3DEXPERIENCE平台是“AI原生”的。这意味着,AI不是作为一个附加功能被集成到平台中,而是从设计之初就被深深地嵌入到平台的每一个角落。平台的架构、数据模型、用户界面,都是为了最大化AI的效能而构建的。这使得AI能够更自然、更高效地发挥作用,从自动化重复性任务,到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再到驱动整个系统的自我优化。
从达索系统的Q2季度财报中,我们可以读出未来十年的制造业剧本:

趋势1:主权基础设施的黄金时代

俄乌冲突暴露了欧洲对星链的依赖,催生出对自主卫星网络的高度需求;AI算力竞赛引发各国建设主权数据中心浪潮;能源安全推动新一代核电站设计……这些“主权需求”正在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而达索系统在太空、能源、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布局,恰好站在了技术制高点。

趋势2:工业元宇宙的落地路径

与消费级元宇宙的噱头不同,工业元宇宙需要回答三个现实问题:如何降低试错成本?如何加速知识传承?如何实现跨地域协同?达索系统为Thales Alenia Space构建的卫星虚拟孪生,或是为宝马提供的虚拟工厂调试系统,都是“解决问题优先”的务实路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5-10-18 17:27 , Processed in 0.08069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