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95|回复: 0

面向装配式建筑的3Dexperience BIM解决方案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76639
发表于 2017-12-16 18: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IM技术自从2003年引入中国之后,经过前期几年的铺垫,从2009年之后才普遍被行业认可,现在已发展成为建筑工程行业最热门的信息化技术。然而,在早期的爆炸式发展之后,近年来的BIM应用水平似有陷入停顿之感,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而当初行业创新者对BIM的畅想,到现在也还远远没有实现。其中既有软件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行业自身的原因。
以目前国内BIM应用的水平现状而言,最显著的几个特点是:
1) 应用BIM的项目中,绝大部分都是CAD/BIM并行模式(通常称为“后BIM” ),而非“BIM正向设计”。
为什么建筑业要用2D设计完了之后再翻成3D呢?究其根本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 3D建模的效率不如2D:一些在2D绘图中可以很快画出来的内容,精确的3D建模需要更长时间。
  • 3D模型不适合出图:建筑业的现状仍然要求2D图纸交付,这也是实际情况。

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出图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大量项目其实还是用传统方式设计,只是包了一个BIM的皮而已,也就可以理解了。
2) 设计与施工脱节的状况没有改观。
从BIM理念刚诞生之时开始,“衔接设计与施工之间的信息断裂”就是作为BIM的重要价值之一而提出。然而,现在的BIM工具真的做到这一点了吗?在设计师创建BIM的绝大部分项目里,施工方并没有参与模型的创建过程,因此常常听到施工方反馈设计方给出的BIM模型并没有多大用处,有很多施工需要的信息在模型中并没有得到体现。而在实际工作中,设计方给出的图纸(即便是用了BIM之后)在很多情况下也不能真正达到“按图施工”的水准,施工方和预制方还是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大量的深化设计
3) 缺乏项目全流程的协同管理。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从行业层面来说,与制造业的高度机械化、自动化不同,传统的建筑业生产流程中大量工序是由工人在建筑现场手工完成的(例如绑钢筋、支模板),因此便于携带、查看的图纸就显得必不可少。但随着装配式技术的应用,实际上对图纸的需求是与以前不同的。对于装配式建筑(包括现在的幕墙、钢结构项目)而言,我们可以把用于预制生产的加工图(英文称为shop drawing)和用于现场组装的安装图区分开来。前者的用途是精确描述构件细节以便于制造产品,只要满足生产要求,随着数控技术的进步,完全可以像先进制造业一样实现不用图纸的全3D数控生产。后者仍然是提供给工地现场的,但应着重于描述结点连接方式、安装方法等信息,而无需过多描绘构件本身的细节(因为构件已经作为实物提供给工地了)。因此,前者可以逐步被3D技术所取代,而后者虽然不会消亡,但其关注的信息和表达形式应当与传统的施工图有所不同。
从软件工具层面来说,传统的BIM软件基本上都是由建筑师开发的,虽然满足建筑师习惯的流程和做法,但面临建筑行业的流程变革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很多传统的BIM软件都不具备一些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重要功能:
1)以制造级别的高度精确和可靠性来描述构件的几何形体和空间位置。
(2)以不同的颗粒度来描述构件的组成结构和装配关系。比如一个幕墙面板单元可以拆分成几十个不同的零件,每个零件都要分别制造、编码,最后精确装配起来。这样的层级分解结构在很多传统BIM软件里面是不存在的。
(3)通过模型来记录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
(4)连接上下游、不同企业的网络协作平台。
作为制造业最高端的产品全生命期管理(PLM)解决方案供应商,达索系统在进入建筑工程行业时选择了一条和传统BIM软件厂商不同的道路:把装配式建筑作为我们的发展重点。达索系统的建筑工程行业解决方案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基于物料清单(BOM,Bill of Materials)的数据管理;
(2)制造级精度的3D正向设计;
(3)设计与施工的集成仿真;
(4)流程与数据结合的协作平台。
为了实现不同的业务流程,达索系统在3Dexperience平台上集成整合了不同的软件应用,包括用于3D建模设计的CATIA、用于施工仿真的DELMIA、用于协作管理的ENOVIA,并且根据建筑工程行业的独特之处进行了专门增强,形成了“设计制造一体化”、“优化施工”等行业解决方案。因此,要通过BIM来促进装配式建筑的普及应用,实现建筑工程行业的全面转型,一方面需要行业有识之士推动行业的流程和标准改变,另一方面也要研究从制造行业产生的全生命期软件系统,而不是抱残守缺地沿用现有软件。
(1) 基于物料清单(BOM)的数据管理
在制造业,使用的是“基于BOM”的工作模式。对于一个大型产品,首先用逻辑结构树将其分解为子部件,每一个子部件还可以继续分解,如此一级一级展开,直到最基本的零件为止。当需要部件信息时,就在结构树上找到相应的对象结点,从其中可以获取部件的3D模型、设计参数、采购信息等所有数据。而部件之间的层级结构、逻辑关系等信息则通过结构树的组织体现出来。——建筑物同样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例如将一栋大厦分解成主楼、裙房和地下,每个部分进一步按楼层分解,每个楼层中再包含梁柱门窗等构件。针对每一个构件对象,我们都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实体来单独管理它的设计参数、访问权限、历史版本等所有数据。同时,设计师还可以根据工艺需求决定每个部件是否需要进一步拆分、如何拆分(例如一个门可以拆分成门框、门扇和合页),并生成构件清单、加工图、材料统计表等。
对于大型协作性项目,对象结构树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专业之间的参数共享。每个专业都可以把需要对外共享的设计参数发布在结构树上,当下游专业需要引用上游专业的对象或者参数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结构树上实时引用。一旦上游专业的信息发生了变更,系统就会自动通知下游专业并且自动更新,从而保证设计信息的一致性。而传统的基于“外部参照”模式的设计协同是无法实现这一点的。正是因为CATIA模型中包含所有的准确信息和逻辑关系,使得设计师能够洞察全局,对所有信息都了如指掌。正因如此,在飞机、船舶等大型制造业都使用CATIA。
(2) 制造级精度的3D正向设计
与传统的BIM软件相比,强大的3D参数化图形引擎也是CATIA的重要优势。无论是复杂的装配结构,还是连续、精确的空间曲面,在CATIA里面处理起来都相当轻松。此外,依靠强大的参数化技术,CATIA还可以通过编程创建“计算出的建筑”,从而实现用人工方式很难完成的任务。
今天的方案设计人员常常使用Rhino在前期进行造型设计,并与一些渲染工具连接生成绚丽的效果图,但它只是纯粹的造型工具,不包括任何BIM信息,也很难和生产制造系统连接起来。而CATIA和Rhino同样支持强大的NURBS曲面,因此既可以用CATIA创建曲面,也可以把Rhino创建的曲面无缝导入到CATIA里面。在方案造型创建完成后,可以使用达索系统的CATIA建筑方案工具,快速从体量创建建筑、结构专业的方案模型。设计师可以使用预定义的概念级深度(LOD 200)的构件模型(例如门窗、梁、柱等)快速创建方案,等到方案大致确定后,CATIA可以把LOD 200级别的构件模型替换成LOD 300~400级别的精细化模型。设计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添加更多的细节,直到包含预制加工所需的所有信息。在这一过程中,CATIA特有的“知识工程”功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大量繁琐的细节建模,只要能总结出逻辑规律,就可以通过空间骨架线快速定位,然后使用CATIA的脚本语言进行自动化建模工作,从而极大地提高效率,减轻人工负担。
CATIA还提供了丰富的专业建模工具,例如钢结构的节点详细设计、钢混构件的3D钢筋建模、金属面板的钣金设计,都可以直接利用CATIA的现成工具来完成。而设计完的3D数字模型,还可以和数控生产设备结合起来,以自动化的方式制造实物,甚至无需传统图纸
对于已经使用传统BIM软件的项目来说,CATIA也可以通过IFC等格式导入传统BIM软件建立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传统BIM软件的模型几何精度往往较低,同时在导出IFC格式时常常出现数据丢失,因此导入后需要仔细检查。
(3) 设计与施工的集成仿真
当有了包含准确信息的3D模型之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根据模型研究施工方法,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在达索系统的DELMIA中,一方面支持“由上而下”的施工任务分解和进度规划,另一方面还支持对于重点工艺进行“由下而上”的虚拟仿真,严格模拟重点工艺的施工过程,验证其可行性,评估风险,并且探索更好的施工方案。
要实现满足工程真实性的施工仿真,通常要对BIM模型进行整理和重构,将设计BIM模型转换成施工BIM模型。首先,设计构件和施工构件可能是不一样的,有时需要把构件进行拆分(例如设计中的一片楼板在施工中要分段来做),而有时又需要把构件进行合并(例如墙连柱的施工)。其次,施工模型中往往需要增加辅助设施,例如脚手架、塔吊、以及各种施工设备。然后,需要把模型构件和任务进度、设备资源关联起来,从“静态模型”变成“动态模型”。由于建筑模型中的构件数量往往相当多,软件应当能够根据用户给定的逻辑规则和构件的BIM信息自动生成这样的关联关系,而不是让用户进行繁琐的手工关联。一些常用的工艺流程还可以在系统中保存为工艺模板,在以后重复调用。
有了这样的集成仿真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实际建造之前,预先在3D软件里以虚拟的方式建造一次整个建筑。在虚拟建造的过程中,可以分析施工计划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可行?设备资源是否存在瓶颈或者冗余?通过这样的工作,可以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使每一个施工人员都了解他们将要完成的任务,从而提高现场的操作效率,降低风险,并且节省成本和工期。
最后,施工仿真的输出成果应该是准确可靠的施工组织计划和工艺指导,而4D动画只是次要的伴生产品。
(4) 流程与数据结合的协作平台
达索系统的CATIA和DELMIA是强大的BIM建模与仿真工具,但要真正把设计、施工、业主等人员衔接起来,光有模型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跨越生命期上下游的协同平台。如果没有协同平台,BIM模型中的信息再多也没法利用。因此,我们通过3Dexperience平台上的ENOVIA,保证各方都能随时从单一数据源获得最新的准确信息并进行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有三个核心要素:质量、时间、成本。达索系统ENOVIA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把质量、时间、成本这三个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对项目各要素进行全面的管理。假想一个典型的建筑综合体项目,设计负责人可以把它划分成塔楼、裙房、地下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指定建筑、结构、设备等不同专业的负责人,分配工作任务并制定进度计划。每个专业的设计人员都将接收到任务信息,还可以在自己的任务节点下进一步细分子任务,并且进行建模工作。项目经理只要通过任务链接就可以查看到各个专业的模型成果。同时,由于所有模型都集中在同一个服务器数据库中,只要有相应的权限,每个专业设计人员都可以随时获得其它专业的模型成果。所有人在一个集成模型上以实时协同的方式开展工作,从而保证信息的准确一致性。通过访问权限和版本控制,设计师也可以决定是否允许业主、施工方登录到系统来查看最新的模型成果。如果允许其它参建方进行在线评审,那么他们就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标注发现的问题,并且提交给设计师进行检查。一旦提交反馈意见,系统还可以自动通知相关设计师,并追踪反馈……值得一提的是,3Dexperience平台是基于构件数据库而不是文件来管理操作权限,因此可以针对每个构件去设置其访问权限、历史版本等信息,从而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更重要的是,使用基于构件数据库的模型,可以方便的用于管理构件生产、物流、安装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信息是很难用图纸进行管理的,需要部署基于物料清单的制造执行系统(MES)和施工管理系统,而这恰恰是来自制造业的达索系统擅长的地方。
对于构件预制方,不仅可以直接从达索平台获取准确详尽的构件信息用于生产工艺,还可以使用构件清单用于生产管理,例如编制生产进度计划、实际进度的跟踪对比、统计资源与材料用量、风险管理等等。项目经理可以在系统中了解每一个构件的当前状态:是正在生产,还是已经在物流途中?是由哪台设备生产的,质量检验文档在哪里?工厂经理也可以了解:本月需要生产多少个构件,每种规格各有多少?为此需要准备多少原材料和设备资源?如果某个构件出现质量问题,是否能追溯到当时的生产设备和责任人?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把ENOVIA与物联网系统进行集成,以便实时跟踪每个构件的准确状态。
对于施工安装现场,ENOVIA同样可以用于现场的施工计划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和风险管理。同时,它提供了丰富的集成接口,可以与其它IT系统(例如ERP系统、物流系统、以及现有的项目管理软件)非常方便的进行集成。
正如同“淘宝”平台可以支持消费者和卖家在一个系统中完成信息对接、在线下单、物流跟踪、确认付款等购物全流程一样,“3Dexperience”平台也可以支持建筑项目各方在线完成方案沟通、协同设计、集成校审、进度跟踪、数据交付、生产管理等全过程。因此,如果说“淘宝”提供的是电子商务的购物体验,达索系统提供的则是基于3D数据的建筑全生命期业务体验。如果我们能用制造业的方式去建造一艘航空母舰,那么也应当能够用制造业的方式来建造一栋建筑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4-12-26 22:15 , Processed in 0.09300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