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高端机过多的硬件堆料,并不一定能真正提高产品力和性能,反而招来更多用户的吐槽。比如,去年的小米11出现机身发热、主板烧坏、突然黑屏重启等多重问题,引发大量“米粉”的不满和维权,也对小米的还未完全建立起的高端形象,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问及对国产高端机机的期待,一位安卓老用户脱口而出“希望少一些bug,不要只会堆料,高端机缺的不是性价比。”面对突然打开的高端市场缺口,谁都不愿意任由苹果“垄断”高端市场。硬件堆料,是安卓玩家们进军国产机的最便捷打法。可惜,各家自身的技术底蕴和研发能力有限,无法分到“大块蛋糕”。
小米OV等国产手机长期共用芯片、屏幕,各家产品的差异性和最大卖点只能集中在影像能力。不过与苹果的A系列芯片和iOS系统相比,国产高端机型的竞争力,明显弱了一头。小米OV走向高端的另一个阻碍是曾经的性价比路线。之前国产厂商主打中低端机市场定位,在用户心中过于根深蒂固,难以摆脱。小米董事长雷军在两年前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就忍不住吐槽,“干了十年,大家觉得小米还是中低端,我挺郁闷的。”实力不足、产品体验差、消费者信任下降、品牌认知度低……小米OV在冲高端的路上,仍有很多烦恼。而发展高端产品不是短期之功,小米OV需要足够的时间,慢慢解决。
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的大环境下,与小米OV此时选择砍单相反,苹果传来部分产品线增产的利好消息。据韩国媒体The Elec报道称,苹果将第二季度的iPhone 13系列生产计划,在原先的目标上又增加了1000万部。其中,iPhone 13 Pro从原来的100万部增加到700万部,iPhone 13 Pro Max由原来的300万部增加到600万部。为何在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下滑的大环境下,苹果能逆势而上?苹果手机的市场认可度较高是主要原因。“现在的国产高端手机,贵却没有贵出自己的道理,”一位苹果老用户对连线Insight坦言,“同样花大价钱,不如买苹果。”
更让国内手机厂商难受的是,如今的苹果已不满足于高端市场,还通过间接发布小屏手机和老机型降价,进军中端手机市场,大举进军安卓腹地。比如,今年春季发布会推出的iPhone SE 3,成为苹果落地中端手机市场的重要产品。摩根大通分析师去年在一份分析报告中指出,苹果仍希望可以通过iPhone SE 5G新机,吸引中高端安卓手机用户的部分群体。一边是问题频发的安卓旗舰机,一边是“加量、降价”的苹果,中高端消费者不钟爱国产机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了。除了芯片、系统上根本差异性,苹果在供应链端的优势,也让国内一众手机厂商望其项背。